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炫耀性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始“流行”.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26所高校46专业3500名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消费现象普及化,消费结构多元化,消费行为理性化,消费支付方式单一化;应构建大学生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健全网络消费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的购物网站信用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行为、原因以及心理倾向。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是看中商品丰富性、方便度。大多数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是理性的,高校应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当前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接受前端的教育,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对于消费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如今网络消费已逐渐步入正轨,受到当代大学生极大的追捧,所以当代大学生消费理念和行为也随之出现了新的特征和变化。本文就大学生消费结构及变化,消费行为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为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导进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培养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此,要在社会上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主旋律文化;在家庭中加强独立自主精神的教育;高校要正面引导大学生提高人格思想品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消费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成为了消费行为学和营销学的新话题。女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重要消费群体,是未来网络经济成长和发展的最主要群体。本论文从实践出发,分析女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及影响女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结合女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其消费质量,实施健康消费,从而优化女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刘风 《特区经济》2014,(8):235-236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面存在的误区,提出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要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做好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教育引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消费现象的理性分析与教育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应该说总体是趋于理性、结构合理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和为追求个性发展的时尚消费等不和谐情况,应着力通过国情教育、人生观教育、行为教育等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统筹兼顾的和谐消费观,这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以及互联网对大学生消费观造成的影响展开调研,发现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对网络依赖性过强、消费更加无规划无节制等特点,最后提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财商"等建议,对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美英 《发展》2008,(6):127-128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正面临各种新的消费观念的冲击,如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念教育和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将有可能出现偏差,甚至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在调查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90后大学生的资源节约型消费,对其自身发展,树立合理的消费观,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进行调查,获取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状况和消费理念等方面的信息,分析了这一群体在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等方面提出促进或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吸引了众多消费群体,网购成为潮流并高度融入人们的生活。在大学校园这么一个兼具规模和潜力的市场里,大学生呈现出高度依赖网络、易受网络媒介影响、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享乐主义倾向明显、盲目消费、超前消费、跟风攀比消费等消费行为特征。正是因为大学生这些消费行为特征的影响,催生了花呗、借呗等信贷产品的诞生,大学生对金钱的敏感程度降低,容易陷入循环贷的陷阱。基于此,本文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浅析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趋势及电子商务对其消费观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学生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出发,通过问卷调查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获得大学生在消费领域的有关真实资料。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并就高校教育和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消费责任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华春 《理论观察》2010,(6):119-120
新媒体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一种主流观点,即消费结构不合理,存在盲目消费、高消费等.基于此,文章运用卢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分析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发现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理性消费为主,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城乡差别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影响显著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以手机、网络等移动通讯设备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优势,深受人们的青睐,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诸多方面。在此背景下,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要重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勇于面对挑战,走出一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新媒体的盛行带来的思想冲击需要引起辅导员及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加强管理监督、规范网络行为、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利用网络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低碳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松梅 《特区经济》2012,(5):299-301
低碳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自觉选择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消费行为。通过对青岛社区居民和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意识、低碳消费知识、个人责任意识,及媒体宣传等因素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显著。因此,要加强低碳教育、加大低碳交通的宣传力度、强化低碳产品认证、建立低碳消费反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消费走入大众视野后,在社会,尤其在校园内引发了一系列过度消费问题.大学生在各种消费中满足自己主体需要的同时,也在大量销售手段面前迷失自我,从而陷入过度消费.大学生过度消费表现为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大学生三观不正确、高校及家庭对消费观的引导不足、大众媒体追求利益忽视大学生的消费观导致大学生过度消费.对此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加大诚信教育,大众传媒应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促使大学生控制或改掉过度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直接反应其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极大丰富。大学生的消费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要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探究其形成的原因,科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