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营 《现代经济》2009,(6):45-45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许多国家与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为减轻或避免此类损失,必须对各构筑物、尤其是重要建筑物及其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各种可能威胁场地安全的灾害进行科学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本文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甘肃地区大陆地质、地形和气候环境的变化,甘肃地质灾害成生的主导性自然环境,以及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活动特点。同时,讨论了人文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与甘肃地质灾害分区。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崩滑灾害的研究深入,伴随高速滑坡的一种新形式的地质灾害-崩滑碎屑流已愈来愈引起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界的关注。特别自我国近十几年来典型崩滑碎屑流出现之后,人们发现碎屑流与滑坡在其形成条件、运动形式、流动速度及防治措施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本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认为碎屑流是一种高速松散固体流,不存在滑移面,并受三个基本条件的控制,即固体物质条件,边界限制条件及潜在聚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崩滑碎屑流的类型划分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滑坡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发生率最高的地质灾害之一,是全球性的地质灾害。为了了解位于S206线省道东南侧正山滑坡的滑坡机制,基于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数据,结合滑坡区域的地形地质、气候环境特点,对某滑坡的破坏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主体为粉砂岩风化残坡积土层,富含亲水矿物,遇水易软化,且层面产状与边坡相近,顺倾。坡体发育两组不利结构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整体性,且充当水分进入边坡的主要通道。同时因路堑挖方使坡脚地带形成了高陡的临空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原有平衡状态,降低了坡体的抗滑能力,滑坡后缘发育弧形裂缝。在持续降雨情况下,裂隙和滑面充水软化,诱发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5.
地质环境的恶化(即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冀、京、津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东移的重要开发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貌特征差异较大,是我国历史上地质灾害类型较为齐全、灾害频繁、损失巨大的地区之一。本文指出:该地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地裂缝、泥石流、土地沙化、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灾害。形成这些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地质-地理自然环境;二是人类工程及经济活动的诱发,且以后者更为重要。作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展该区的社会经济,就必须正确认识与评价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对工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不可违背自然而盲目地进行过度开发。文章还对冀、京、津地区的地质灾害及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地震滑坡危险性作出准确评估,将融合权重信息的偏序集引入到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中,提出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判别方法,为滑坡灾害预防与减灾提供新的思路。以偏序集理论为模型基础,以地震滑坡危险性Hasse图为识别工具建立偏序集评价模型。根据地震滑坡形成机理,选取岩石风化系数、地震烈度、断裂带密度、河网密度、相对高度、>25°山坡面积分数6个指标作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并确定其危险等级划分标准。应用偏序集判别模型,通过Hasse矩阵绘制Hasse图,以图的形式呈现各样本之间的传递关系、结构关系、聚类情况,并根据高度值计算结果,最终判定各待评样本危险等级。结果表明,10个待评样本具有不同程度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各地震滑坡危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样本A3、A8、A4、A9、A5、A7、A10、A2、A6、A1。预测结果与滑坡灾情吻合,该模型应用于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中...  相似文献   

7.
以川渝管理处江津站YC030-300处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反演了滑带土的强度指标,结合滑坡区的地质环境、滑坡基本特征及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影响因素,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判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体的中上部在自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体中上部易沿土岩界面发生蠕滑变形,将对输油管线造成破坏。同时,在充分考虑勘察区内的保护对象的基础上,基于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科学的选定了滑坡防治工程的关键部位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环境地质经济学,是根据当前在环境地质学与经济学等交叉领域开展的研究,提出并试图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论述了建立环境地质经济学的必要性、研究对象和内容,最后概述了环境地质经济学的特点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环境地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环境地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发展必须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地质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地质灾害及防治中的经济问题、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经济问题,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应用经济手段对地质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关地质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制定等问题。环境地质经济学以其边缘性,应用性为特点,以其研究范围的特定性与其它有关学科相区别.  相似文献   

9.
2018年10月11日,中国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沟发生滑坡碎屑流事件。经滑坡区域地质、滑坡基本地质条件及色东普沟历时遥感影像分析,认为滑源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滑坡区地层岩性是形成色东普沟滑坡的基本地质条件,沟谷冰川融水和2018年10月集中降雨是诱发色东普沟滑坡的主要因素。色东普沟滑坡-堵江事件演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冰崩、岩崩阶段;滑坡阶段;碎屑流阶段;堵江阶段。文章提出了沟谷型地形地貌的"漏斗效应",研究成果对今后青藏高原防灾减灾、滑坡及其它地质灾害连锁反应的早期预判和成因分析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汶川黄岩不稳定斜坡一旦失稳,将直接危及国道213延长线、滑坡前缘的灾民安置点和杂谷脑河道,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通过调查,查明了黄岩不稳定斜坡的地质条件及变形破坏特征。以室内土工试验成果为依据,利用C、φ反演的方法并参考其它相似滑坡,获得了此滑坡的计算参数。采用极限平衡的传递系数法,选取剖面对斜坡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和暴雨工况下,该斜坡将有可能失稳。由于该斜坡位于汶川地震带,在雨季,遇到大地震和暴雨,该斜坡将有可能失稳,应针对引发斜坡失稳的主要因素进行工程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贵州省开阳县为研究区域,综合当地滑坡灾害在各种因素下的分布统计情况以及现场实地踏勘对研究区的整体了解,选取坡度、工程岩组、斜坡结构、道路、采矿、高程、降雨、坡向、地质构造、水系、地貌及坡型等12类评价指标,将层次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起来,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合成权重,建立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从而对研究区滑坡危险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高危险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9%,滑坡灾害比例却为72.16%,说明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此评价结果可以为当地的滑坡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邯郸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露天开采矿山的矿种主要包括铁矿、灰岩矿、砂岩矿、粘土矿等.大规模露天矿山的开发导致了多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灾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对矿山环境、矿山地质灾害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重视地质灾害的恢复和治理...  相似文献   

13.
论文根据刚果(金)某铜钴矿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钻探地层调查资料,分析了矿区内采矿边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并对矿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初步分区评价。采用地质调查、钻孔揭露、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对某铜钴矿区的地层岩性分布、断层分布进行了详细调查,获取了该铜钴矿区岩体的不同等级结构面分布特征,并对Ⅳ、Ⅴ级结构面进行了详细的井下电视扫描,获取Ⅳ、Ⅴ级结构面分布特征,同时对该铜钴矿区进行了初步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依据工程地质分区研究,该铜钴矿区主要受Ⅱ级断层结构面和Ⅳ、Ⅴ级结构面的影响,并初步分为三大工程地质分区,对相关采矿工程的边坡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滑坡是山地丘陵地区发生最频繁、危害性最强的地质灾害之一。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对于人们进行土地灾害评估和减轻滑坡相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开发了许多种模型用于滑坡评估和易发性分级,但这些模型大多数并未考虑数据的空间结构信息,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研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风险因子后对四川雅安芦山地区震后滑坡使用贝叶斯空间逻辑回归进行建模,并与普通未考虑空间结构信息的逻辑回归建模结果进行比较。贝叶斯空间逻辑回归的AUC值为0.931,在传统逻辑回归的基础上提升了近14%,为滑坡易发性评价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矿区的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资料,分析了矿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并对矿区的工程地质进行分区评价,对各工程地质分区的岩体质量进行分级。采用地质调查、钻孔揭露、水文试验及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对SICOMINES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矿区结构面分级、岩体质量评价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工程地质分区研究,SICOMINES矿区的各工程地质分区主要受到断层和岩体结构的影响,划分了不同的工程地质分区,可将其分为四大区,并对各大区内的岩体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对于相关采矿工程设计及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信光缆和油气管道交叉敷设,是目前国内外管道建设中应用最为主流的做法。本文结合眉县至陇县天然气输气管道干线实际情况,先分析了油气管道及光缆交叉施工的可行性,然后从管线交叉穿越施工流程,开挖穿越已建油气管道、光缆施工,顶管穿越已建油气管道、光缆施工三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施工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开挖穿越已建油气管道及光缆施工技术,既能全面系统地监控油气管道运行情况,确保安全性,还能节约土地资源,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地质科学在保护人类环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地质科学对有效管理环境的重要性,在论述人类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地学在防治城市问题、地面沉降、边坡处理、围海造田、海岸侵蚀、水土流失、滑坡与洪水、采矿环境等八个方面论述了地质科学的作用, 进而论述了地质学家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关系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溪洛渡村滑坡是超深层特大型古滑坡,为确保坡体上居民的安全,需对古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为制定滑坡防治方案提供依据。通过勘察查明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古滑坡结构特征,分析河谷地貌演化与滑坡形成过程,总结出溪洛渡村古滑坡形成的主控因素为软硬相间的地层结构、陡峭的地形及高角度岩体结构面,随着金沙江河谷的演化,坡脚易软化岩层受江水侧蚀浸泡,坡脚岩层软化强度降低,使上部岩体变形加剧直至优势结构面贯通,出现切层错落滑移。滑坡形成后,经历溪洛渡沟的侧蚀及后缘崩塌加载,发生了再次滑动,之后经历了漫长的重力、洪水及人为活动的改造,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坡面形态。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地质经济评价,是笔者根据近年来对城市环境地质的研究,提出的根据环境地质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运用地质经济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的新概念。本文在概述城市土地地质经济评价的地质因素:岩土地基、地震、河流与洪流、地下水、地形地貌、崩滑和泥石流、海岸环境及地面变形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城市土地地质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将指标体系划分为地质因素费用指标和地质经济分析指标两大类,其中前者相应地质因素有8个指标组和16个具体指标;后者包括土地地质环境适宜性指标、土地地质环境费用效益指标和地价地质指标三个指标组。共11个具体指标,在对地质环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这些地质经济指标对城市土地进行地质经济评价,可以清楚地反映不同土地单元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需翼的环境地质费用、适宜程度、地质环境开发费用效益以及地价地质指数分布情况。这对于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以及土地价格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野县小谷村地区是日本有名的滑坡灾害多发区之一。1994年6月日本ACE直升飞机株式会让在该地区进行了航空电磁法和航空磁法等航空地球物理综合测量,以开展滑坡灾害调查与研究工作。通过对航测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滑坡既发地的研究,获得了不同地质环境下滑坡地的视电阻率分布特征和航磁异常特征。滑坡处于25Ωm视电阻车等值圈附近,这是A区和B区的共同点:C区滑坡发生在地表浅层视电阻率为37~200Ωm。的相对低阻区。结合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初步建立了AB型和C型两种滑坡形成机理模式。应用这两种滑坡模式在该地区预测了12片潜在滑坡危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