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以及进出口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引入企业创新机制效应检验中间品进口多样化的工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多样化、企业创新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进一步考察企业的出口状态、所有制结构及企业所属地区差异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对出口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及企业创新对工资分布高分位企业的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传导机制检验,认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通过节约成本、提升生产率及企业创新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利润共享机制存在。在控制成本效应及生产率效应两种机制之后,企业创新成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作用于企业工资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进口竞争、企业退出和进入与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水平逐渐提高,贸易自由化引致的进口竞争成为影响企业退出和进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首先,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进口竞争对企业退出和进入的影响,发现进口竞争较大程度促进了低生产率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退出,而没有显著地影响企业进入;其次,考察了进口竞争和企业更替对存活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竞争和企业更替均显著提高了存活企业生产率;最后,基于对总量生产率变化的DOP分解,分析了进口竞争对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竞争通过引致企业退出显著促进了总量生产率增长。文章认为,无论从微观还是总量层面看进口竞争对淘汰低效率企业和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研究》2019,(12)
与大规模中间品进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仍然较低。文章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揭示出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总的样本来看,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促进效应,而资本品进口产生抑制效应,二者调节不利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2)区分产品差异化后发现,同质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更大,且同质中间品与异质资本品进口交互存在显著的负面调节效应。(3)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最强,而资本品进口对民营企业的抑制效应最强,且中间品与资本品进口交互对三类企业都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正是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结构失衡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才导致中国在大规模进口中间品的同时却出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处于低位现象。据此,在强调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的同时,需要区别重视、克服其通过资本品进口产生的不利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进口竞争能否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中国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的进口贸易自由化。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要激发进口潜力、主动扩大进口,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在整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CEPII-BACI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构造行业进口渗透率指标,系统分析和检验了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抑制了其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竞争虽然促进了其创新投入,但并未获得规模效益,表现为创新效率的下降。另外,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国际化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大。文章结果还显示,要素市场扭曲会强化进口竞争对创新效率的负向作用。文章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6.
近几年,通信行业经历了一系列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之路,各运营企业的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信市场新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并预示着通信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作为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分营重组改制而来的通信公司,只有立足管理创新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管理已不仅局限于对原有管理模式、方式的强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4—2021年中国行业贸易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美国进口竞争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增加发明专利,但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不显著。美国进口竞争对低融资约束企业创新促进明显,尤其对国有企业创新促进显著。与此同时,面临进口竞争冲击的企业会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提升创新质量是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阐释了企业最优创新的经济学原理,在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角度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测度指标,从构建多元化的税收优惠体制、完善财政补贴、优化促进创新的政府采购方面提出了促进创新质量提升的财税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天津市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管理产品能力和差异化的中间投入品,对Kugler and Verhoogen(2012)的模型进行了扩展,认为加强创新保护通过提高中间投入品质量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且互联网化引致的管理产品能力提高能加强创新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我们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研究发现:加强创新保护本身及其通过激励企业使用高质量的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这种提升作用因企业自身贸易方式、行业竞争程度以及地理区位不同而不同,对一般贸易、竞争程度较大行业和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此外,企业互联网化活动有利于发挥创新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激发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潮。然而,由于缺少对沿线投资国竞争情报的研判和规避,常使一些对外投资存在风险,甚至导致投资失败。文章试图把竞争情报融合到对外投资各个阶段中,提出适用于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确定环境下投资竞争情报模型。该模型在投资的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融入不同的竞争情报需求和约束条件,能系统地弥补投资阶段情报的不足,并为规避风险提供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3.
扩大中间品进口被认为是促进国内供给体系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但由此引发的竞争冲击将对国内同类中间品供应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从定价变动入手,文章尝试结合中间品投入产出背后的供应链联系,探究中间品进口竞争对国内供应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竞争趋于抑制供应企业的成本加成率;该抑制效应来源于国内供应企业在下游中间品采购市场份额的收缩,采购商之间因进口成本下降产生的竞争挤出以及进口中间品对国内产品的替代构成收缩的主因;供应链联系下中间品进口竞争还存在不断蔓延的传播效应,增加了抑制作用的强度和范围;但结合结构分解发现,间接冲击更弱使得其对加成率的影响将随着供应企业距下游行业距离的增加而弱化。文章丰富了从全球生产分工视角对进口作用的分析,并对双循环发展背景下探究如何引导国际循环反哺国内生产体系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管理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秦陇一(兰州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兰州,730020)一、管理创新的内涵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企业创新”包括企业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等内容。笔者认为,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它将企业的各种创新活动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15.
策略竞争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非合作博栾的分析框架,说明了垄断优势既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从而修正了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从理论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投资主导型和全球竞争的现代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保有其市场份额的策略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寻租行为,发展中国家对海外投资的扶持是一种双赢策略:既增加了本国跨国公司的利润,又增加了本国的净收益。 相似文献
16.
17.
18.
论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演进与创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形成的竞争优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文章对竞争优势的动态演进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转型期企业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是:在产业转型、超级和动态竞争以及越来越不确定的动态环境下,由于竞争空间变化、竞争模仿、创新替代及路径依赖等多方面原因,单项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本土企业必须采取以“创新突破”为主的应对策略,以实现竞争优势的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研究》2016,(10)
文章采用2002~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借鉴Harrigan等(2011)的方法测算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质量指数,实证分析中间产品进口与企业出口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进口中间产品与企业出口质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进口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通过将进口来源地划分为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中间产品都对企业出口质量存在显著促进提升作用,而从低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对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更大,即产品多样性互补效应的作用更大。另外,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研发营销、企业规模与企业出口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资本密集度与企业出口质量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按照行业要素禀赋和贸易方式划分的分样本回归结果验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