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冬  刘月 《理论观察》2023,(3):132-1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书自发行以来,就被译成多种版本并为多个国家所欢迎。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热度较高,本文便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对其翻译方法作了简要分析,在分析时,主要以中国特色词汇和典故为主;此外,本文对其三个治国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和“人民至上”进行了阐释。在文章最后,对其价值影响提供了本人的见解并提出了在对外传播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传播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和解读中国的治国理念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对外传播加快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速度。  相似文献   

2.
胡波 《重庆与世界》2016,(26):82-87
以定量分析的方法,统计了《魁北克民法典》和我国《民法通则》英译本中出现的4个情态动词,即shall,may,must和should。结果发现,民法条款中shall和may使用较多,而must和should使用相对较少,我国《民法通则》英译本中不分具体的情境,出现过度使用shall的情况,may可以等同于汉语中的情态动词"可以",在否定意义中则表示"不得"。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拥有恒久的艺术魅力,然而与此同时也给其翻译带来极大考验。本文运用诗歌翻译中的"三美"理论(意美,音美,形美)对家喻户晓的中国古诗《寻隐者不遇》的九种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只要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多加考量、挖掘和探讨,是能够保持古典诗歌各个方位美感的。  相似文献   

4.
李霜 《魅力中国》2013,(23):281-281,230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论语》是反映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本文简单介绍了《论语》的主要英译本的特点及其在西方的接受和影响,指出了《论语》的各种英译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亲英 《魅力中国》2014,(12):236-236
《活着》是当代小说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关于生存与死亡的悲剧小说。此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好评,并被译为多种语言向世界推广。这部作品的英译本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博士白睿文(Michael Berry)翻译的。英译本中运用了生态翻译学的思想,使得其成为翻译界中的典范。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切入点,对白睿文《活着》的英译本进行研究,力求揭示翻译的本质,希望能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借助语法隐喻的语气隐喻理论,对比分析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人物语言的翻译,旨在表明语气隐喻理论对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并为文学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翻译者们应在翻译时尽量保留各种文化的原汁原味。本文从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种《红楼梦》英译本的部分译例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分析译者的文化背景等因素来阐述文化因素对于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语萌 《魅力中国》2014,(12):66-66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含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本文将从鬼魂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菜根谭》的两个英译本。  相似文献   

9.
淦婉妮 《魅力中国》2010,(5X):91-92
我国唐初杰出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英译本颇多。许多学者已对众多译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从诗歌意象,诗题着手,用词汇学中语义分析法为工具,对《登幽州台歌》四种不同英译本进行用词的分析,试找出出彩与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0.
《聊斋》作为一本文言小说集,句式十分灵活多样,而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其产生了独特的文学性和节奏感,本文以《聊斋志异》几个英译本为分析、比较对象,分析翻译活动中不同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造成的句式翻译差异,以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张亮  王晓丽 《理论观察》2023,(3):137-141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中的态度资源的总体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通过分别使用判断资源、鉴赏资源和情感资源,《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英译本向世界表明中国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共进,共同努力开创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全球治理新局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郝文新 《魅力中国》2013,(8):339-339
本文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说起,介绍了闻一多先生关于新诗的“三美”理论,分析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分别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鉴赏评价。  相似文献   

13.
余欢 《魅力中国》2010,(23):281-281
文化身份观已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引入翻译实践中。本文试图立足于文化身份观概念,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文化身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他们的《红楼梦》英译本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和翻译,探讨了译者的文化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由中、美、加、意、英等八国学者携手研究完成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利用75个指标对全球110个城市进行了计量与评估。其中国人选的两个中西部城市成都和重庆分别排在94位、108位。相差无几的排名不仅凸显了成都和重庆在西南地区域并驾齐驱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两个城市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竞争。随着1997年重庆市成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5.
一这是全国几千名作家艺术家用爱心构筑而成的一个书屋。1996年开始,曾以《山道弯弯》、《风雨山中路》、《美仙湾》、《桥》等中、长篇小说驰名全国文坛的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到湘中娄底挂职深入生活,再次扑人这块曾哺育过他文学创作的热土;1997年,谭谈和他的两位作家朋友走访了湖南省21个县的一百多个贫困村。两年的农村基层生活,历时三个月、行程两万里的贫困山区之行,给谭谈心灵一种巨大的震颤:山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扶助,更需要文化上的扶助!春节假日里,紊绕于谭谈心头的仍是文化扶贫的事。他的脑海里,总是晃动着贫困山区那…  相似文献   

16.
西溪 《中国经贸》2013,(21):90-93
伊斯坦布尔,最早是出现在我看过的电影里。例如.《东方快车谋杀案》里.有一幕火车从水边缓缓驶出的镜头,那两座举世闻名的建筑--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在眼前一闪而过。相比之下,诗人和音乐家似乎更喜欢美和宁静,因此,我们才有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叶芝的《驶向拜占庭》。  相似文献   

17.
《枫桥夜泊》以其对江南水乡夜景的描绘和诗人愁思的抒发成为流传至今的名作,知名的英译本目前有近30篇,其中汪榕培教授的译本因其"传神达意"之美而独树一帜。从"传神"的角度来看,汪译在翻译过程中以原作艺术意境为准则,注重对意象深层含义的把握和原作精神的总体领悟。从"达意"的角度来看,译诗最重要的莫过于传递总体的情怀,而不是单个字词的咬文嚼字。汪译《枫桥夜泊》堪称古诗翻译的典范之作,也是汪榕培"传神达意"理论的完美实践。  相似文献   

18.
酷博     
《中国经济快讯》2012,(41):78-79
军火狂热:全球武器出口达冷战后最高水平 美、俄两国,便超过全球武器出口贸易份额的一半以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联合国193个国家在今年7月关于控制武器贸易的谈判大会上,终于形成了《武器贸易条约》草案。  相似文献   

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整体上看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讨论美和美学的著作,但在著作中马克思以人类生产实践为中心。以认识"美的规律"为基础,以满足"两个尺度"为出发点,较为全面的阐释了人类劳动创造美及美的本质等多方面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冬  谢露 《理论观察》2022,(12):121-1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中国政治话语的代表作,它的出版受到了世界的瞩目。在该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运用中国古诗词,成语典故,谚语俗语等典型性的互文性手法,充分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以及民族精神。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的出版有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听到中国声音。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析这些互文现象在外宣中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今后中国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更好地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