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文从《虹》、《恋爱中的妇女》及《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小说分析论证了劳伦斯关于男女两性和谐关系的探索思想,认为劳伦斯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机械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及对两性关系的异化,表达了两种理想的两性关系状态:灵与肉的相一致与个性的独立完整。最后指出,劳伦斯的那种建立在形而上的和谐两性关系尽管让人心驰神往,但实质上只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世界而已。因为,人性的自然本性——性爱,是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病的。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的小说《虹》被公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文章以这部作品中布朗温家族三代人的爱情线索为基础,分析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劳伦斯式的两性观及爱情观。首先,在两性关系中,劳伦斯赋予性爱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他崇尚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提倡男人和女人都要保留自己的特异性。小说通过人物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探索,寻找着人与人交往以及人与社会相处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3.
现代地球科学的整体发展,特别是现代人-地关系所揭示的地球和地球科学的新特征,揭示出地球科学的新思维-地球运动形式。地球运动形式是地球物质客体基本矛盾关系即人-地关系的现代反映,是现代地球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哲学依据。提出地球运动形式具有深刻的哲学依据,它是现代地学哲学在关于地球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中最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被誉为英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她的一生致力于研究小说写作的形式与技巧,不但在写作中将意识流写作技巧运用得十分得体,而且张扬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她能对人物的精神世界运用娴熟的技巧进行巧妙地描写,在二十世纪意识流小说流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伍尔夫早期创作的意识流短篇《墙上的斑点》就是一篇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本文将从这篇小说中解读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语篇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使得他们主动地建立起语言形式和社会语境之间的联系,真正能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并融入各种场景中。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到语篇的意义和解码语篇,透过语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语篇中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由此加强对语言和社会的认知,更加适应更复杂的商务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Halliday的人际功能理论和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分析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片断中的人物角色之间的权势关系,通过对小说中词汇资源的研究,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作者对人物及事件的态度,明确了小说人物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势关系,此研究有助于对小说人物的理解及欣赏。  相似文献   

7.
《死者》是《都柏林人》的压轴篇,也是对精神瘫痪这一基本主题的归纳与总结。乔伊斯运用“精神顿悟”的技巧来揭示主人公对人生与社会现实瞬间的感悟。使“精神顿悟”这一技巧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最精彩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伍尔夫和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两人的文学创作的主题和手法迥异,但都在探寻和谐理想的两性关系。伍尔夫的"双性共体"理论对女性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劳伦斯的"双星平衡"原则却令世人褒贬不一。本文将从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工业文明的影响及两性关系的内涵三方面解析伍尔夫与劳伦斯两性关系视角的差异,揭示两种理论对现代两性关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批评语言学的方法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上。它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而往往视而不见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本文首先采用了汉语政府通知作为研究语料,用批评性语篇分析关注的三个方面的关系来揭示政府通知中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性.然后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学的有关方法对政府通知语篇进行简要的语篇分析.通过对其语言运用的分析,揭示这种官方文书中反映的一些社会问题,旨在使读者对批评语言学的方法论能有一个更为详细、具体的认识,以提高更多人对语言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劳伦斯一生都在向世界质询并传布爱之道。文章认为,在他的小说中深入剖析了现代社会的婚恋危机,指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血脉联系,导致两性关系扭曲异化,使现代婚恋世界危机重重、生机黯淡。  相似文献   

11.
语旨是指交际活动所设计的人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关系,体现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层上,体现在语气、情感系统及表达态度意义的词汇的不同选择上。小说《傲慢与偏见》片断中人物之间对话的语气、情态和词汇选择,揭示了会话双方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的《雨中的猫》和《白象似的群山》这两篇短篇小说运用了相似的象征手法,揭示了共同的主题。通过对这两篇小说中象征手法的分析,挖掘其"海面下的八分之七",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词汇、句法、语篇、叙事视角和修辞层面对小说《伊芙琳》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语言要素和文本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她著述的小说多以女性的视角考量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多年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她养成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习惯,所写的都是对英国文化和英国政策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她的小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视角独特,整体质量高,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在2007年正式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本文结合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对其小说的叙事张力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检讨学术界在研究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上存在的方法论缺陷入手,立足于人的生存状态,阐述了效率与公平的内容和形式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发生的变化,揭示了效率与公平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的不同方式,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与公平的具体复杂内容和解决这个课题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学燕 《全国商情》2009,(16):140-141
芭芭拉·金索沃是美国70年代以后的畅销书作家,她的作品深入普通女性的生活,揭示了她们在男权社会诸多不平等中艰难的自我成长的历程.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解读她的代表作小说<柴藤>中的泰勒·格雷亚等主要女性人物,揭示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表达了新一代美国女性反抗传统束缚的心声和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小说展现给读者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两性关系,同时他还特别关注自然和女性,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深入解读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将对劳伦斯及其创作有一个整体的、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18.
《在冰上里》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一篇较为优秀的短篇小说。她将对哲学的思考融入文学世界之中,展示社会的丑陋及表象背后人的存在与价值。本文试图运用存在主义理论,从"世界的荒诞性"、"人的自由选择"及"对‘真我’的追寻"这三个方面对文本中的存在主义因素进行探讨,为这篇小说的解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在明代拟话本小说中不仅数量大,内容也极为丰富。在拟话本公案叙事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就是在叙事中加入"梦",情节的发展都因"梦"而展,因"梦"而转。"二拍"中公案小说共有25篇,其中涉及梦的就有6篇。就表现形式而言,这些梦主要有顺叙、插叙、倒叙三种形式,在小说中分别起到了预示、提示、解释等作用。这些梦不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丰富了话本小说的叙事艺术,而且往往作为破案的直接证据,体现了民众对法律另类的解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七十年代人",尹丽川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决定了她的写作策略。她把小说变成了"说故事",不管在小说、诗歌还是随笔中都写了赤裸裸的性,以个人化的、边缘化的语言消解了小说刻意制造的深度,反抗着现存的文化机制,在情理欲三方面都开始背离传统的价值观念,强调日常情理,用贴肉的笔触,写出了她所感觉到的社会生活,不经意中真实地传达了现代人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