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璐 《海南金融》2016,(9):63-67
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的触发点是跨境资本流动的突然趋势性逆转.本文分析了新兴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脆弱性的原因和表现,对多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跨境资本管理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我国管理跨境资本流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迫切需要完善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管理法规和管理架构,以合理引导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维护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本从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差异性入手,分析了短期资本跨境流动产生的原因,流动方式及其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从利用外资政策,调控短期资本正常流动的各种手段以及发挥管理部门职能等方面,提出一些规范和完善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措施建议,以期对短期资本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揭示了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机制,并以美国为外部经济代表,基于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波动主要来自短期资本流动波动;分类看,其他投资波动较大;方向上看,流入波动要大于流出波动。(2)利差、汇差、资产价差(股指变动差异和房价变动差异)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汇差和资产价差对短期资本流动影响尤甚。(3)内外部金融周期差异变动对资本流入的影响比对资本流出的影响更明显。(4)近年来,利差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减弱,汇差和资产价差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增强。结果说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要关注其他投资资本流动大幅波动风险,同时注意防范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共振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跨境资本无序流动容易诱发金融危机,相对于平常流动,极端流动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测算,短期资本是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对短期资本极端流动进行有效管理。本文进一步测算了我国短期跨境资本净流入的极端波动情况,运用累积分布函数模型分别分析影响激增和急停发生概率的宏观因素,同时通过回测验证了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短期跨境资本极端流动实施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本开放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迈入快车道,关于资本开放的利弊之争再度兴起。本文从资本项目开放利弊出发,梳理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数据分析我国当前短期资本流动现状,理论分析资本开放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影响,合成跨境资金流动综合稳定指标,实证分析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与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关系,基于历史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资本开放会加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因此,目前我国尚未完全具备资本开放条件,应稳步审慎开放,以防风险。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出压力日趋增大,资本外流风险不断加剧,资本短期内大进大出更是加大了跨境资本流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此背景,本文运用间接测算法估算出近年来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并对影响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新常态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问题的再认识及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潜在风险的系统分析,设计了跨境资本流动状况的监测指标,并提出了有效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分析我国近年跨境资本流动情况,编制汇率市场化改革指数并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预期汇率升值能促进短期跨境资本的流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不断提高;利率政策引导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时,需要依趋势而定;短期跨境资本成为趋势性的大幅流入或流出时,国内经济增速对其影响相对微弱;国内良性的资本市场对于引导短期跨境资本合理流动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从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夯实跨境资金流动的经济基础、加强跨境资本监测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 WTO后,迫切需要完善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管理法规和管理架构,以合理引导国际资本跨境流动,维护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本文从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差异性入手,分析了短期资本跨境流动产生的原因、流动方式及其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从利用外资政策、调控短期资本正常流动的各种手段以及发挥管理部门职能等方面,提出一些规范和完善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措施建议,以期对短期资本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美元周期纳入中国金融周期测算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和评价,并运用TVP-VAR模型分析金融周期不同阶段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时变性,同时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模型。研究表明:(1)200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金融发展呈现三个周期;(2)金融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具有一致性,金融周期上行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入,而金融周期下行则可能引发跨境资本流出;(3)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呈现倒"U"特征,伴随金融周期指数的不断提升,跨境资本净流动先上升后下降,且三次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4)纳入金融周期后的监测预警指数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为有效应对顺周期金融风险,需建立逆周期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网络关联性特征在全球金融冲击中的作用,本文构建了2000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网络,分析网络关联性特征对全球金融冲击负向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网络关联性特征在全球金融冲击对各经济体银行跨境资本流入的影响中产生“倒U型”调节作用。全球金融冲击会加剧银行跨境资本流动网络的区域化特征,进而影响各经济体银行跨境资本流入水平。面对全球金融冲击,各经济体实施的资本管制政策能够起到“倒U型”调节作用,因此需要关注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政策的实施强度。各经济体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网络关联性特征的变化,及时采取适度的监管措施,以防范全球金融风险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开放程度显著提高,特别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进一步冲击国际资本市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加剧,对宏观审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了巴西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经验,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特点及趋势,并结合巴西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跨境资本流入增长较快的局面加大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过去十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状况,利用间接测算法,估算了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并对2001—2011年的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宏观经济变量季度数据相互关系的计量分析,得出经济指标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以来,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是"严进、宽出",目前学术界则出现了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呼声.但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方针应该是加强和改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而不是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中国236家商业银行微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跨境资本净流动对银行的稳定性产生了负向影响。其中,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产生正向影响,以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并不显著,以其他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稳定性产生负向影响。通过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综合指标与各类跨境资本流动的交乘项分析发现,逆周期调节政策会削弱跨境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负向影响,同时也会减弱跨境直接投资对银行稳定性的正向效应。在应对直接投资流入时,宽松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效果更好;在应对间接投资流入时,紧缩型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一国汇率水平的变动将影响跨境资本流动,但短期跨境资本的较大规模流动也将进一步作用于该国汇率的变动.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明显提高,特别是2017年中关贸易摩擦爆发并多次升级,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愈发复杂与不确定.在此背景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为我国提高应对外部风险冲击能力提供政策参考.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1月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建立VAR模型,探究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关系.结果 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贬值对短期跨境资本负向影响不明显,汇率因素对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程度将进一步弱化.(2)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呈较明显的反向影响,即短期跨境资本净流入(净流出)增加,人民币名义汇率将升值(贬值),但该影响持续时间很短,约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上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认识随着形势发展在逐渐变化。各国为应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出台过大量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IMF等国际组织及部分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分类、梳理、总结,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角度,但不够直观,对业务实践的指导、参考价值还不充分。本文基于政策实施对象、政策针对的业务种类,对各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的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建立各国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矩阵式分类框架,为我国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资本账户开放使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与频次提升,由此可能造成金融风险跨境传染。本文选取2010—2020年中国288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探究“双支柱”政策框架下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资本流动会显著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相对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对城商行和农商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更强;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宏观审慎政策均能够缓解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跨境资本其他投资会显著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但跨境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对银行风险承担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主要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单线控制模式、双线控制模式和多线控制模式。由于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核心传导机制和外围传导机制冲击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因此,中国应借鉴巴西、韩国等国家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的方式,在现有高频债务监测预警系统和市场预期调查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包括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对外债务、外汇交易等四个子系统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形成以多线控制模式为主,单线控制模式和双线控制模式为辅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体系,全面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膨胀,与此同时,由于国际资本大进大出,流向突然逆转引起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尤其是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别于以往通常由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引起的危机,甚至被人冠之以“资本帐户的危机”(Radelet and Sachs,1998)。危机的灾难性后果令国际社会以流动自由化进行反思,对资本跨境流动实行必要监管日益得到了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徐明祺,2001)。在传统金融理论中,资本项目监管往往属于国家监管的范畴。然而,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涉及资金的跨境流动和境内外的交易主体,要对资本流动实施有效监管,显然离不开区域和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本文首先探讨对跨境资本流动监管进行区域和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其次,探讨目前协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协调与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