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高校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认知力、实践力、创造力,从而有利于高校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与发展。高校学科竞赛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从课程体系建设、双创平台搭建、平台管理制的制定、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基于学科竞赛培育高校“双创”人才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东营市人社局围绕“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课题,深入实地调研,发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政策资源统筹不到位、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此,赴广东、浙江等地考察,借鉴经验,形成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东营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全方位培养体系持续完善。率先在全省建立渤海工匠学院,实现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评价一体化推进。创新“东营工匠”学制班培养模式,累计培养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1901人。探索政企共育培养路径,实施专项技能提升行动,通过项目制方式培训企业职工70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超11万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育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西北院)坚持党建引领,以“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大力实施“五个100”计划,加快培育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锻造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激活创新发展的“新活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校企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高技能人才的产生不同于学术人才、管理人才,它需要更多的操作技能仿真训练,它需要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实际工作锻炼。加快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要调动院校、企业和培养对象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为数众多的培养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更需要借助于高职院校这块“人才高地”,采取“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职动漫教育存在种种问题,要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职动漫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符合动漫行业需要的高职动漫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文章提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工学结合”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围绕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这一科研课题,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进行的主要工作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索如何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链接:2009年底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科委命名了首批10家“首都职工创新工作室”,2010年,全市又相继建立100个。这些企业一线的自主创新团队,在发挥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领军人带动职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传承技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史秀梅职工创新工作室”就是这样一支奋力攻关的职工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洲上海、宁波、无锡三个地区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方面所做的措施的比较研究,得出从倡导正确的高技能人才价值导向、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平台、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收入分配等各种福利政策、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和证书互认平台建设等五个对策来缓解长三角洲地区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找到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工匠精神”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分析影响“工匠精神”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双创”育人的各个环节,构建涵盖“双创”导向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网络课堂平台、课堂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应用技术工作室建设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课程育人。  相似文献   

10.
李红路 《活力》2005,(4):19-21
一、哈尔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 根据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哈尔滨市发展目标定位是:用五至十年时间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一座名城”。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不仅需要具有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而且更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能够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目前,从哈尔滨市高技能人才的分布和结构看,  相似文献   

11.
铁路高职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连峰 《企业导报》2011,(4):221-222
铁路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铁路职业院校目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亟待进行改革。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构建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与构想,重点从培养模式、课程模式、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试图探索一条以校企合作为主、具有可操作性的适应铁路发展需要的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东方企业文化》2024,(1):70-72
<正>他是医卫用非织造材料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先后获“湖北省仙桃工匠”“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获得专利技术102项,其中34项为发明专利。他就是恒天嘉华非织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曹仁广,他领衔的“曹仁广创新工作室”被评为湖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近三年,他培养高技能人才50余人。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铜陵市出台了《关于实施“制造铜陵”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的意见》。铜陵市将通过切实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力度、探索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构建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等措施,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技能人才评价、收入分配等体系,力争每年技能培训不低于3万人,考核鉴定不低于1万人次、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不低于3000人。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是劳动保障部确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城市之一。几年来,我们坚持创新,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3月,中央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合调研组对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广州市这项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建设有重大突破,为全国改革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去年,我市被评为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突出贡献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三个创新”。  相似文献   

15.
物流产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物流人才。文中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技能物流人才体现了供需矛盾突出、人才流动频繁、企业内部培训不足以及行业性不明显等特点。还从岗位分析入手,提出了高技能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从产教结合,共同开发物流岗位技能标准;校企合作,改革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丰富手段,加快物流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机制,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技能物流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转型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技术要求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成为竞争的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型,现代学徒制产生了。随着高职院校的飞速发展,学校和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既要注重人才的技能培养,更要兼顾人文素养教育,然而职业院校“重技能轻人文”的观念根深蒂固,语文课程形同虚设,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深化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迫在眉睫,本课题组大胆尝试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开展高职语文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晓雯 《河北企业》2023,(10):123-126
阐述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对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十三五”以来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进展及成效,阐明“十四五”时期基层水利人才的发展目标、形势及面临的问题,从提高政治素养、完善监督机制,提升意识理念、树立科学人才观,培养高技能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健全人才发展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十四五”时期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药技能传承发展,成为当下中药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核心平台企业,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药)针对中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痛点问题,探索创新“1+2+6+X”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推动中药技能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技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动态的调整与变革。本文在阐述数字化时代相关概念,分析了高技能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通过胜任力模型分析了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最后总结提出了高职院校高技能会计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佟攀 《现代企业》2022,(7):21-23
<正>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持续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在技术研究、技术攻关、技术技能创新和传帮带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BZ单位通过持续深化工作室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