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段时间,人民币升值进入"快车道"。应该说,此轮升值周期,主要并非因为外贸形势改善所致,市场对贸易数据的质疑,就说明了并未对外贸形成一致乐观预期。就周期对比来看,本论升值周期,和2008年、2011年的一季度十分类似。遥想在2008年的一季度,人民币开始进入"6时代",季度升幅高达4.3%;2011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6.63急升至目前的6.54。这两次的持续升值,其最重要因素在于通胀高企、经济有过热迹象。  相似文献   

2.
<正>疫情以来,在货币超发、财政刺激、供给冲击、需求扩张、劳动力供需失衡等多因素共振下,美国经历了四十年来最严峻的通胀周期。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开启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陡峭的加息周期。展望2023年,美联储政策路径仍是牵引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变量,而通胀亦是美联储政策考量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陈婷 《理财》2008,(1):20
2008年债券市场何去何从?我认为主要还是看宏观经济热度如何,以及通胀风险和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如何执行. 首先,债券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大,而利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通胀预期.目前市场上部分观点认为,物价水平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回落.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于一个通胀大周期中,而目前通胀的成因极为复杂,不仅仅是短期因素,更不能把中国的通胀问题完全归结于货币超发和输入性因素。这轮通胀反映了中国经济内部的深层次矛盾,比如经济泡沫化和制造业局部空心化倾向,这是经济长期不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如果增长方式不尽快改,结构不及早调整,这个局面就难以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正>在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同时,日本央行在通胀问题上则面临两难境地。从短期看,日本的通胀压力一直存在不小的隐患。但从长期看,日本央行又在为通胀无法持续确保达到2%目标而担忧。展望2024年,日本央行仍将押注外部通胀压力回落,以及美欧货币政策周期的转向,从而降低本国通胀和货币贬值压力,由此脱离目前的两难局面,并为财政营造低利率环境。2023年上半年,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强劲复苏,其中二季度GDP季调环比折年率增长4.5%,超越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6.
数据表明,在温和通胀阶段,周期性行业普遍表现要强于大市。而随着通胀预期不断加强,部分行业有望"提早"获益,因此"早周期"行业有望再度逞强。  相似文献   

7.
<正>该文尝试构建全球化背景下的通胀分析框架,分析本轮全球通胀走高原因,研判短期和中长期全球通胀演变趋势。短期看,由运输效率和生产效率紊乱导致的供应链瓶颈可能在2022年二季度后逐渐得到平抑。中长期看,全球普遍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逆全球化、绿色化"等趋势将导致生产成本提升,通胀中枢将趋势性上移。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考察全球产出缺口与国内通胀变动关系的基础上,应用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胀变动的国内外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验证"全球产出缺口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计量结果表明,国内产出缺口、通货预期、原油价格和食品价格都是影响国内通胀变动的主要因素,贸易加权、进口加权、产出加权的全球产出缺口对国内通胀变动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还没有国内产出缺口高。对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通胀变动,不仅要分析国内宏观经济均衡与波动周期,更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9.
《证券导刊》2011,(39):21-21
乍暖还寒 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和通胀的回落增加了政策面回暖的可能性,但是当前出台的政策暖风更大程度上是提振信心,而不是基于通胀明显回落之后的货币政策转向,前者带来的仅仅是反弹,而后者才能带来反转。行业方面,政策回暖迹象促使周期股率先反弹,但从中期看,中国经济未来一两年波动性将明显降低,周期股的中期配置意义降低,在消费品估值具有吸引力之后买入并持有仍是中期内比较轻松获取超额收益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黄佳耿 《海南金融》2022,(12):21-36
自人民币纳入SDR份额以来,跨境资本、通胀风险和汇率波动的联动效应愈加明显,三者间的关系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2005—2019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通胀风险与汇率波动的时变动态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汇率冲击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对跨境资本流入的正效应有强弱之分,而对国内通胀的冲击在不同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具有异质性。第二,通胀风险对汇率的冲击总体上呈现正效应,国内通胀上升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并无明显的负效应。第三,跨境资本流动对通胀的冲击在国内通胀上升周期存在正效应,在通胀平稳或下滑周期更多体现为负效应,而跨境资本流入对汇率的冲击整体上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期,新兴经济体通胀持续高走引起各方的密切关注,各经济体已"各显神通"积极应对通胀.本文在分析新兴经济体通胀形势、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探讨新兴经济体应对通胀措施存在的风险因素.同时分析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形势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不利影响.最后分析我国通胀形势,探析我国通胀加剧主要成因,并提出具体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涛  路思远 《中国金融》2022,(21):84-85
<正>面对快速上升的通胀,在本轮加息周期中,美联储基本放弃了“前瞻性指引”下的预期管理,转而更加“数据依赖”,因为造成本轮通胀的成因既有需求层面的因素,更有供给层面的因素;既有经济基本面的因素,更有政策层面的因素;既有短期变化的影响,更有长期影响。如此复杂的局面导致对于通胀形势的判断变得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3.
券商大看台     
《证券导刊》2008,(13):38-40
申银万国高通胀或近半低增长刚开始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已经接近高通胀低增长的中期,高通胀或许还将持续1年左右,而低增长阶段才刚刚开始。由于部分发达经济体不断降息,能源价格走高,通胀的持续时间或许更长一些,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下滑,通胀将过半是没有疑问的。中国的通胀和增长是世界通胀和增长的一部分,离开世界看中国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国内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通常认为,影响通胀预期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当前通胀水平。通胀具有适应性调整的特点,当通胀预期较高时,会带动真实物价水平上升。而真实物价水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预期是真实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货币政策目标和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1978年以后四次通货膨胀周期下通胀预期形成的基础上,对稳健货币政策下通胀预期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预期货币供给和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最大,并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博览》2021,(7):46-47
01美国通胀存在大幅攀升风险近期美国5年期通胀预期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3月12日,美国5年通胀预期已达到2.51%。从历史数据来看,5年通胀预期通常领先实际通胀水平约5个月。加之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美股犹如"过山车"跌宕起伏不定,由此引发投资者的强烈关注。在多重因素之下,未来美国通胀将显著攀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赵辰昕4月13日表示,从物价运行态势看,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今年2月和3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均在2%以上,有观点认为,中国新一轮通胀有了抬头趋势。赵辰昕指出,自2014年以来,中国CPI涨幅一直在3%以下,这是一个低位运行的水平,当前所谓的高点是在去年较低物价水平基础上的高点。有三个现实因素使中国不具备出现"通胀"的条件。其一,粮食价格稳中有降为价格总水平稳定奠定了基础。中国粮食已经连续12年丰收,库存比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通胀:是预期还是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与工业化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同,中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仍相对健康,但2010年通胀风险依然存在.经济的较快增长、信贷超常增长加大了后续通胀的压力.进口通胀、农产品价格上涨、服务业价格上涨、工资上升可能是导致通胀的原因.但通胀能否成为现实,还要关注2010年上半年信贷增速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邓宇 《中国金融》2022,(1):89-90
<正>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已开启局部复苏(主要由中美两国引领),但拉长周期看,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并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出现新的变化,反而是疫情前所积累的中长期风险不断集聚,新的挑战频现,如复苏不均衡、超预期通胀以及刺激政策退出难题等。  相似文献   

20.
许保罗 《财经》2011,(11):148-149
对于中国经济的一种看法是,中国政府正面临棘手的通胀状况,需要多次加息.当然,决策者在应对通胀风险方面相当迟缓--政府甚至在2010年继续维持宽松政策,加大了通胀风险.2010年下半年银行名义贷款增长率的上升就反映了这点,但扣除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胀因素后更能说明问题(当名义信贷固定时,要素投入价格上涨会使有限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