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俊慕 《新理财》2003,(5):36-37
算盘和珠算术被称作中国贡献于世界的“第五大发明”,正如原国务委员王丙乾指出的那样:“中国是珠算的故乡,像‘四大发明’一样,珠算自它诞生起,千百年来,对我国乃至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直到现在,美国仍将它视作“新文化”加以引进。而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的前园村,也因其“中国第一珠算村”的神秘殊荣而成为海内引慕名参观者的探访热地。  相似文献   

2.
程大位是一位关乎两项世界发明的中国历史名人:一项是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算盘和珠算,由于他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的风行宇内”而使中国算盘与珠算得以普及提高并走向世界,世人皆称他为“珠算宗师”;另一项是世界上第一只卷尺雏形丈量步车便诞生在他手中,世人又称他为“伟大的发明家”。最近,程大位故居纪念馆相继被黄山市和安徽省列为首批市级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内外瞻仰参观者更是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探访这个神秘而非凡的珠算宗师诞生的地方。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大位故居纪念馆坐  相似文献   

3.
珠算资料馆     
珠算资料馆江志伟中国第一座国办珠算资料馆设在屯溪珠算宗师程大位故居覃思堂里,馆藏古今中外算盘与资料令海内外游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沿着大位路走近大位先生有算盘漏窗在古墙上迎宾跨过覃思堂徽派门坎石阶有珠算宗师投来明代的笑声沿着展柜从今到方从古到今唏嘘声惊...  相似文献   

4.
江志伟 《新理财》2003,(11):32-33
程大位,我国著名的珠算家和发明家,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人。他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集珠算算理算法之大成,成为“海内握筹持算之士,莫不家藏一编”的畅销书,畅销时间竟长达300多年。程大位被珠坛誉作“珠算宗师”;又因其《算法统宗》“且传播东瀛,开彼邦珠算之先河”,而被日本称作“算神”。他在大量丈量田地的实践中创造、发明的“丈量步车”,成为世  相似文献   

5.
珠算历史名人的研究应该是我国乃至世界珠算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不仅是因为从某个角度来审视 ,一部珠算文化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珠坛历史名人的求索史奋斗史和成就史 ;而且更因为对于这些珠坛历史名人的研究 ,可以增强我们珠算文化研究的科学性认识 ,激励我们的研究热情 ,从而推陈出新 ,做好继承、研究基础上的发展和拓进工作。而被中国誉作“珠算宗师”、被世界誉作“算神”的明代著名珠算家、发明家程大位正是这么一位值得好生研究的珠坛历史名人。问题的提出由于珠坛历史名人的研究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几乎成为…  相似文献   

6.
本刊1996年第一期王忠伟同志题为《珠算技术水平发展及现状概述》的文章发表后,先后收到李新、晁金泉、高平、孟利宁同志等不少读者的来信。来信认为,文章综合分析了中国珠算协会成立以后,我国珠算技术水平发展提高的三个阶段,走上了世界领先地位,很受启发和鼓舞。但也提出了作者本人在文章中“自中国珠协成立起,即主管鉴定、比赛等技术工作”;“亲自  相似文献   

7.
江志伟 《新理财》2004,(2):40-41
或许由于程大位是一位最具世界意义的中国珠算家的缘故吧,很多外国学者也把研究的笔触伸向这位中国的与世界的珠算宗师。甚至当利比里亚1999年决定发行《中国算盘》邮票的时候,最后的邮票图案设计还是采纳了该国学者的意见,将程大位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  相似文献   

8.
“诗选”发行海内外 ,古律新韵走天涯。世人弘扬龙文化 ,“雕虫小技”拿大雅。珠算文化一奇葩 ,信息时代闪光华。宗师刘洪程大位 ,闻知展眉绽心花。七律 贺《中华珠算诗词选》国内外发行@迟荣瑜$东北财经大学珠协!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珠算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世人视为瑰宝,并将珠算和我国其它“四大发明”相提并论。于是,珠算成为世人公认的中国的一大发明。因此,近来或在文章中、或在书籍中、或在重要讲话中常常出现“珠算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之说。笔者愚见,此说不妥。由个珠算经历了长期受歧视受压抑的历史,对珠算究竟起源于哪个国家也尚有过较长时间的争论,经过反复论证才得以确认,珠算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而且珠算对于人们的积极作用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虽然珠算是第五个被世人公认的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但也决不能说“珠算是中国第五大发明”或者说“珠…  相似文献   

10.
发扬刘洪的胆识和业绩光大珠算事业迟荣瑜珠算宗师刘洪(公元129—210年)是山东蒙阴城西北龙眼官庄(现遗址归召子官庄行政村)人,是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奠基人,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还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数学家,是珠算的祖师爷。后汉书中有“邕能著文...  相似文献   

11.
华(印椿)老离井我们已经数年了。他从年青时代起,就热心于珠算的教学与研究。本世纪60年代初,曾与几位珠算界同志发起组织全国珠算座谈会,后上书教育部,筹建中国珠算协会,编写了珠算教材多本。晚年用了14年时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论述珠算史的《中国珠算史稿》(以下简称《史稿》)。生前曾任中国珠算协会顾问,为国内外珠算专家,被誉为“珠算泰斗”。《算学宝鉴》水平是比较高的华老生前曾详细阅读过明代王文素编著的《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以下简称《算学宝鉴》)。他评价说:“明代珠算已流行于民间,……此时珠算已取代了筹…  相似文献   

12.
鲜为人知的算圣剧始末一部《算圣》刘洪八集电视连续剧诞生始末。我国反映珠算历史的电视剧《算圣》是第一部。它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宣传讴歌珠算的作用和价值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在财政部、中国珠算协会和省、市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以及省、市文化部门的密切配合下 ,在蒙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 ,由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文化局、珠协共同组织创作的八集电视连续剧《算圣》 ,终于在 1 994年由“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完成。中央电视台连播三次。而后地方电视台多次播映。在全国取得较大反响。都说 ,这部电视剧 ,既弘扬了珠算 ,又…  相似文献   

13.
从《珠算代数》到《珠数学》(五)——论珠算是中国算学的优秀代表和对它完善基础教学提高数学教育的积极作用郭启庶第五,《珠数学》中引入“珠数学”概念,明确建筑在珠算基础上的数学称为“珠数学”。这比“珠算就是中国数学”,或“珠算体现着中国数学的特点”,或《...  相似文献   

14.
珠算是中国独创的文化遗产,象"四大发明"一样,自它诞生起的千百年来,对我国乃至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算速度快,适用范围广,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珠算是一门应用技术,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独创的科学文化遗产,欧美学者曾把它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从明代传入东南亚诸国,被视为瑰宝。 在方圆仅697平方公里的大洋洲岛国——汤加王国,国王在日本购买了1000架算盘发给人民,并亲自讲授珠算课。 堪称电子计算机故乡的美国,设有“美利坚珠算教育中心”,把珠算作为“新文化”进行研究。此外,美国、墨西哥等国家,还进行珠算硕士、珠算博士学位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眼看就要跨入 2 1世纪了 ,珠算科学事业受到了电子计算技术的严重挑战。有一位金融专家开玩笑地把珠算事业比喻为“隧道里的蛇”———没有发展的空间。然而 ,我们认为 :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竞争与发展 ,人类活动参与的结果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珠算是人为的真正地运算过程 ,电子计算技术把这个过程省略了 ,操作它只不过是抄录了原储存在内的数据而己 ,这种复制得数根本不可能在人脑中形成系统的“影象” ;而珠算的全部程序皆需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反映 ,对增进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各种人类“基因”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1 论珠算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追溯算盘的足迹伴随时代的变换映现着算盘的经历记录着算盘的业绩“重本抑末”历史长①算盘跟着遭了殃贬珠算为“雕虫小技”说算盘登不了大雅之堂讥算盘为“商贾贩鬻”所用“行贾,大夫贱行”民间喜闻乐用珠算书文不提扔一旁达官贵人与学士惧怕讪笑不敢讲宗师刘洪有胆识授...  相似文献   

18.
珠算的坎坷史──兼论珠算之起源李新(一)珠算是否中国独创?珠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它根本不是外国传入,而是中国独创。然而,这一认识,日本珠算家提出异议。具有“珠算博士”头衔的山崎与右卫门先生,在五十年代,著有《东西算盘变迁及发展史...  相似文献   

19.
一个被日三奉为“算神”的中国人江志伟日本民间把每年8月8日定为“算盘节”,人们在这一天都要抬着大算盘和被他们尊奉为“算神”者的画像上街游行、集会纪念。这位被日本奉为“算神”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国人安徽屯溪的明代著名珠算宗师程大位。程大位何许人也?日本...  相似文献   

20.
钱元石 《新理财》2003,(8):38-38
中国珠算协会在1984年以第7号文件公布《珠算鉴定标准》贯彻执行了19年。参加珠算等级鉴定的达3000万人次。这是人类从3000年前发明珠算以来取得的史无前例的成果。 在1991年7月5日中珠协承办“海峡两岸首届珠算学术交流暨少年珠算观摩赛”期间,确定从第二年起,在每年的五月份举办“海峡两岸珠算通信比赛”,迄止2002年5月已成功举办了11届比赛。11年来,仅大陆参赛的已达287万人次。由于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