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是要积极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还必须更加重视就业质量的探索,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的质量.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该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个人发展前景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整个社会的就业创造能力出现回缩迹象,给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问题源于我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人才培养结构等问题。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的对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与完善体制,改善就业环境;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大学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参加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即将参加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经验。实习专业对口状况将影响大学生验证自己的职业抉择,因此实习期间专业对口与否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十分重要。为此,文章通过对西藏大学生实习专业不对口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变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和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就业情况大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契合度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本文基于对长春市几所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调查,从在校生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的专业对口程度、薪资期望水平与实际水平的契合度、职业发展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国贸专业学生就业契合度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文振 《商业时代》2006,(17):96-96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对大学毕业生分配政策也开始转向“双向选择,自主就业”,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同时也带来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的下降。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女大学生所占比例从1995年的36.7%提高到2003年的44%.因此.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市场随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就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变得越来越完善和规范。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以及学校在之中起到的媒介作用,也使得大学生就业路径越来越完善。但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问题时有发生,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诚信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表现;二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不诚信表现根因分析;三是构建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部分会计专业在校生、毕业生都存在着是否按专业对口就业,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一直都是社会新闻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假如大学生把握好企业需求和社会价值取向,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有针对地规划职业生涯,基本上就能顺利就业,在会计专业领域有所成就。本文就会计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论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会计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并建议和指导会计专业大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职业规划,使其在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能够在心态、知识、技能三方面做好准备,顺利展开职业生涯,实现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和谐社会构建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亟待解决,目前,女大学生存在就业成功率低,就业水平不高,社会歧视以及自身不足等问题,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就业歧视的原因,相应的提出一些的对策,希望能为缓解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信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就业信心透视大学生就业状况,利用职业的竞争度和个人竞争力来分析和解释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利用厦门大学2002届毕业生调查问卷的资料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从侧面反映和解释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验证提出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而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之一。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分别从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以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运用社会学的一些理论,包括社会运行论、人的现代化理论、组织管理形式、文化失调理论等,论述了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就业信心透视大学生就业状况,利用职业的竞争度和个人竞争力来分析和解释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利用厦门大学2002届毕业生调查问卷的资料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从侧面反映和解释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验证提出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从2002年以来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与此同时,在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风暴影响的加剧、蔓延,使得我国大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当前困境出发,试图在政府监管的框架下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莹 《中国市场》2014,(5):127-128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驱使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极大的变化,促使其心理朝向亚健康的状态发展,除技能是社会对大学生选择的标准以外,健康的心理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分析,探讨一下其心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彬 《商场现代化》2010,(7):176-176
全球金融危机的来临,使我国的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对教育的影响有多大,特别是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场世界性的严峻挑战等问题,客观的分析大学生和理性的思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十分紧迫。从大学生择业的角度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置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希冀对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于一可 《商》2014,(47):25-2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趋势,尤其是1998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仅仅在毕业前夕从就业形式、求职技巧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已经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鉴于此,本文在阐述相关理论概述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完善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旨在为我国大学生以及高等院校进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未来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6)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趋势放缓,我国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下降,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进一步提升,而我国每年大学生毕业生都会有数百万流入就业市场,这对于社会稳定和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下,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本文就从大学生就业新形势、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指导工作的若干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旨在能够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到更好。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4,(7)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国政府为了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定了较多的政策,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便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本文就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类型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优化措施,以便有效的提高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9.
由于初次就业质量不高,企业提供的发展空间有限,且薪资福利偏低,造成部分大学生频繁跳槽,结果让多方受损。要改变这种现象,高校应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初次就业质量;企业应完善用人机制,给大学生员工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大学生自身应积极调整好心态,更好更快地融入组织。  相似文献   

20.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呈现收入比较低,工作环境比较差、专业对口度低,对工作满意度低的特征。本文在分析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的原因基础上,认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应以高职院校为突破口,重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切实为高职生提供全程就业服务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