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TO《解决争端谅解》(DSu)对司法解释有明文规定.总则第3条第2款说得很清楚:"WTO解决争端机制是为这个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保障和可预见性的中心环节……它可用来保持成员方在各涵盖协议中的权利与义务,并根据国际公约按解释的习惯规则来阐明这些协议的现有规定".第17条第6款:"上诉限于专家组报告中包括的法律问题,以及专家组所作法律解释."  相似文献   

2.
论WTO对人民币汇率争端的管辖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们在WTO对人民币汇率争端管辖权的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一般管辖权规定看,WTO对人民币汇率争端行使管辖权并不存在实质性障碍,而GATT第15条也无法构成阻碍这种管辖权的有效法律基础。WTO争端解决机构有可能将人民币汇率机制解释为"与贸易有关的外汇措施",而对人民币汇率争端行使管辖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作者参与WTO工作,特别是争端解决工作的经历,解释了为什么提出"WTO是模范国际法"这一观点。本文认为,WTO有一套规则体系,而且这套规则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此外,中国在WTO中有丰富的法律实践和深远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国际国内普遍存在的对WTO的"误解"、"虚无"和"漠视"现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有鉴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条约制定屡遭挫折这一事实,WTO现行法律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能够成为判断并纠正单边环境立法行使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的有力救济。在判定碳关税是否构成隐形的"绿色壁垒"时,GATT第20条(g)款以及前言部分的规定最有可能成为争端解决机构运用的根本性指标。要获得WTO环境保护条款的豁免,碳关税在设置和实施过程中需符合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要求。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在遭遇发达国家碳关税壁垒时,亦可根据该条款有针对性的质证该措施的立法动机和具体实施环节。归根结底,中国应积极运用WTO法律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本国出口产品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5.
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环境与贸易案件的解释来看,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相同产品"概念的解释和"直接竞争或替代产品"概念的解释都朝着扩大解释的方向迈进,这有利于人们将环境保护议题纳入WTO规制之内。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对GATT第3条产品标准的扩张解释,逐渐认可了环境保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合法地位,承认了作为国内税收措施和政府规制措施的环境税在WTO规则中的合法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3月3日,美国常驻WTO代表团根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4.4条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WTO代表团和WTO争端解决机构主席提出磋商请求,磋商全文如下。根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1条和第4条,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22条之规定,我方当局授权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府就有关金融信息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某些措施提起磋商请求。  相似文献   

7.
邓旭  谢冰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6):32-34,38
本文分析了WTO反倾销争端解决领域内的欧共体“床单案”,发现WTO专家组在解释《反倾销守则》第15条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时,明确把“放弃对发展中国家征收最终反倾销税”排除在优惠发展中国家的措施之外,这样一个判决对我国入世后反倾销争端解决的实践具有不可忽视指导意义,如果将来我国就其他国家对华反倾销措施诉至WTO争端解决局,在专家组面前引用《反倾销守则》第15条有关发展中国家优惠规定,主张它国撤销对华征收反倾销税时,这种主张很难为专家组所支持。  相似文献   

8.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的条约解释通则已经在WTO的争端解决案件中得到普遍适用。专家组在解释条文中争议用语的通常意义时,往往以词典释义为基础,结合条约解释通则来确定和澄清争议用语的含义。词典释义作为文本解释的一种具体方法有其适用的正当性。司法实践中,WTO争端解决机构对于词典种类、品牌和版本的选用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导规则。结合WTO有关TRIPS争端中的词典释义的实践进行分析,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在国际贸易中作用凸显,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1995年以来WTO争端解决机构裁定的五个TBT典型案例,尤其是2012年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从WTO争端解决机构对TBT协定附件第1.1条、2.1条、2.2条和12.3条的解释和适用,对"技术法规"、"非歧视义务"和"不必要贸易限制"等关键条款进行分析和厘清,分析TBT协定适用趋势,为我国运用国际规则应对有关TBT贸易争议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按"习惯规则"解释--WTO司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解决急端谅解》(DSU)在标题作“总则”的第3条第2款规定:解决急端机关要“用按国际公法对解释的习惯规则来阐明WTO各盖协议中的已有规定”。国际法的习惯规则,又称“国际习惯”,是指在调整国际关系实践中形成的为世界名国公认(其中包括默认)的,有约束力的一般国际法规则,最初这种习惯国际法大都是不成文的,后来陆续被编篡成用文字表术,如1964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9年维人《外关关系公约》,1958年《领海公约》等,相对而言,它与国际条约只约束其缔约国不同,习惯国际法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国际社会的每个国家都有遵守它的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11.
王燕 《国际经贸探索》2012,(10):102-112
碳关税源于碳减排国家维持竞争力和减少碳泄漏的需要。作为气候贸易措施,碳关税应符合WTO涵盖协定及气候公约"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从而减少多边贸易治理和气候治理的分歧,维护南北国家在贸易体制下的权利义务平衡。该原则在碳关税争端中适用是可行的,它为WTO可持续发展原则一定程度地反映,亦可为TBT协定、GATT第20条引言所兼容,DSU对司法解释的规定和争端解决实践亦证实外部国际法原则可被纳入环境贸易争端中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实践中贸易规则的目的解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争端解决机构否认在目的解释与其他条约解释方法之间存在位阶关系,主张各种条约解释方法之间应保持统一和整体性;二是通过目的解释明确了世贸组织法律规则与一般国际法之间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强调世贸组织规则与其他国际法部门规则间的相互协调;三是通过目的解释方法的运用,完善和发展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程序性规则,强化了争端解决机制的功能。目的解释的正当性决定于它能否被争端当事方及世贸组织成员普遍认同与接受。  相似文献   

13.
王燕 《国际经贸探索》2012,(10):102-113
碳关税源于碳减排国家维持竞争力和减少碳泄漏的需要。作为气候贸易措施,碳关税应符合WTO涵盖协定及气候公约"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从而减少多边贸易治理和气候治理的分歧,维护南北国家在贸易体制下的权利义务平衡。该原则在碳关税争端中适用是可行的,它为WTO可持续发展原则一定程度地反映,亦可为TBT协定、GATT第20条引言所兼容,DSU对司法解释的规定和争端解决实践亦证实外部国际法原则可被纳入环境贸易争端中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根据WTO的规则,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需要通过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的修改,以及对有关规则作出法律约束力的权威解释和对有关规则作出虽无法律约束力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解释。如何使规则的修改完善程序既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又能得到WTO成员的支持,是一个十分难以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法理学角度对条约解释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具体结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3(C)的规定并联系当前国际法规则发展的特点,尝试为在条约解释领域中出现的国际法规则的融合趋势提供法律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葛敬豪 《商业研究》2003,(22):180-181
加入WTO后,我国将面对国际多边贸易争端,熟悉和掌握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文件,了解WTO 争端解决不同于其它国际争端解决的特性,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规则和实体规则以维护国家利 益,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能否根据MEA和一般国际法处理冲突的规则优先适用MEA,并认定一项根据MEA所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不构成对WTO法的违反呢?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先确认,现行WTO法将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规则严格限制于WTO适用协定,即根据其实体管辖权,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专门受理根据适用协定所提起的申诉,不能受理根据MEA或其他实体国际法而提起的申诉。因此,MEA或其他实体国际法不能成为适用规则。其次,通过分析对这一问题的赞成与反对意见,对包括MEA在内的实体国际法的限定性适用,本文提出了支持的观点,认为前者更有利于克服当今世界国际法的"碎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贺小勇 《国际贸易》2012,(11):53-57
WTO争端解决机构(DSB)在处理贸易争端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难题是对WTO涵盖协定的解释问题。在涉及中国争端中,法律解释问题尤为重要。例如,在中国“汽车零部件案”(DS339)中有关关税与国内税的解释,在“出版物案”(DS363)中涉及TRIPS协定第61条的“商业规模”的解释,在中国诉美国“双反”措施案(DS379)中有关《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19.3条中反补贴税应以“适当数额征收”的解释,均由法律解释直接决定案件的胜负。  相似文献   

19.
WTO法律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法律怪圈,非WTO国际法规范在理论上具有适用于WTO案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实践中WTO争端解决机构也曾适用非WTO国际法规范解决成员方的贸易争端。适用的渊源包括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条约,适用的方式包括直接适用和"作为解释的证据和材料"。而中国在中美文化产品案中的败诉凸显出WTO的文化贸易立法不具自足性,无法保证成员有效维护本国文化主权。在WTO现有文化贸易立法之外,存在适用《文化多样性公约》等非WTO国际法规范的可行性。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处于国际文化贸易弱势地位的中国具有另辟蹊径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美出版物市场准入WTO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国限制外国音响出版物进入中国市场违反GATS的规定和中国有关贸易权开放的入世承诺。同时,专家组还否定了中国援用GATT第20条(a)"公共道德"作为例外的辩护。本文在对该案的基本诉求和专家组裁定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对该案中专家组有关GATT第20条分析的法律问题做一评述。论文认为,GATT第20条可以适用于中国入世议定书;应区别GATT第20(a)中的"公共道德"与GATS第14(a)条中的"公共道德或公共秩序"概念;专家组在分析"必需性"时,增加考虑"对贸易权限制影响"无法律依据;专家组支持美国提供的"有更好替代方法"不符合举证责任规则。论文最后指出中国今后在WTO争端解决处理中要适当援引WTO例外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