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2015,(3)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再别康桥》是我国第一部公演的含有真挚、浓郁、隽永情感的小剧场歌剧,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形成了一种别具风格的新兴歌剧形式,与西方"室内剧"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歌曲《一首桃花》选自于《再别康桥》,该曲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曲词,给听众带来深深的震撼。本文将对歌曲《一首桃花》的作品背景、艺术风格进行赏析,分析歌曲的演绎,呈现出该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从外国有名的歌剧想到国内有名的歌剧《苍原》,从成为好歌剧或经典歌剧所需的必要因素想到《苍原》;从音乐和剧情方面入手解析歌剧《苍原》,从序曲到尾声是怎样结合的,探索歌剧《苍原》是如何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美妙时刻即将来临》选自莫扎特(1756~1791)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该作品是最著名和最受人们喜爱的咏叹调之一。是咏叹调宝库中的经典艺术佳作。作品创作于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比较规整,利于声乐学习者声音的训练及艺术修养的提高。歌曲出现在歌剧的第四幕,为了刺激和惩罚费加罗对她们之间真挚爱情的猜疑和不信任,她故意在花园唱了这首恬静优美的咏叹调,有些俏皮,有些得意,有些憧憬,有些向往。文章从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两个角度出发对这首咏叹调的特点及在演唱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赵青青 《商》2014,(45):110-110
舞蹈《夺旗》是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编导老师余粟力精心打造的双人舞,由著名舞蹈演员张傲月、唐靓来演绎。其主要讲述了一次军事演练中一男一女两个侦察兵奋勇挣夺胜利之旗的精彩剧情。本文从舞蹈《夺旗》的创作背景出发,结合舞蹈《夺旗》的创作特征,加入了编导老师独具匠心的创编,不管从创意、构思到编舞均给欣赏者一种强烈的新鲜感,与以往的双人舞形式大不相同,不但遵循了美学原则中的众多流派艺术风格,还通过“,晦界面”的当代艺术风范来阐述其的形象美、韵律美、技艺美和情感美等美学特征。以上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当代中国火热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性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作品的阐释取决于他的期望水准,而读者的文学能力则决定他认识一部作品的视角,并打上自身文化深深的烙印。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那里将产生不同的意义。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是多个读者从多个角度来阐释的经典作品。本文则从接受美学出发,对各个角度的阐释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归类,以此探求西方文化和西方文论发展的轨迹,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6.
7.
符腾 《消费导刊》2014,(9):193-193
电影《墨攻》的思想核心是墨家的“兼爱”、“非攻”等思想,但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古装电影,从客观上亦展现出暴力之美,但电影实质上是通过暴力元素来反对暴力。  相似文献   

8.
《托斯卡》是歌剧大师普契尼的经典作品,男主人公卡伐拉多西展示出了英雄主义形象和对美好爱情追求,是全剧人物形象最为丰满、感情最为复杂的角色该文在对《托斯卡》剧情简介的基础上,从抒情音乐、情感旋律和音色等方面对卡伐拉多西这一角色的演唱风格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销售与管理》2007,(12):92
随着《42街》在中国8个城市的巡演,中国观众将陆续欣赏到《猫》、《音乐之声》、《歌剧魅影》等顶级百老汇音乐剧的演出。将原汁原味的百老汇经典剧目搬到中国,在中国培育一个欣赏百老汇音乐剧的消费群体,是北京东方百老汇国际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市场目标。而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成为东方百老汇首个演出季的指定用水。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何以为家》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一则令人动容的故事。影片以赞恩的儿童视角回忆了赞恩的悲惨经历,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导演娜丁·拉巴基将镜头对准了嫩巴黎难民营中的中东妇女和孩童,以怜悯和仁爱的态度对他们的生存环境进行了质疑和披露。电影没有提及难民一词,但依旧把大众的眼光聚焦于难民问题上,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11.
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是系统研究中国藏书家事迹的开山之作,此书特点是著述体例创新,内容、评注精详,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白月 《消费导刊》2013,(9):153-153
樋口一叶文学代表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的过渡,她的作品记录了那个东西文化相互碰撞、日本社会新旧交替的明治时代,深刻揭示了日本下层民众尤其是女性的苦闷与彷徨,在引导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实现自我价值方面具有社会意义。《十三夜》正是这样一部关注女性悲惨命运、述说女性苦闷彷徨、围绕“女性离婚”这一主题展开的作品,也是作家“奇迹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本文试通过对一叶晚期代表作《十三夜》的女性形象分析来探讨作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两部作品糅合了不同的美学质素,实践了这位文学巨擘的艺术雄心.人生的错位、人性的恶俗和人格的分裂,包括基于此而产生的怀疑态度和离别情怀,共同促成了小说中精神生态和美学的联姻.以精神生态理论为视角,探讨作品中的荒诞之美、意象之美、悖谬之美,启迪人们关注现实社会的精神失衡问题,凸显了文学艺术干预生活的实践意义,也为小说的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于2005年3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已投入使用。该教材的结构安排比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材内容时代感强,呈现方式多样化。但该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新课改理念的把握不够准确,章节之间的逻辑性不强,引用的部分材料不恰当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时代背景、题材、人物形象,音乐特性等方面对歌剧《茶花女》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各种人物在不同场景时的艺术处理及采用的相应的演唱方法,探索演唱的技术技巧在具体作品和具体人物中的运用。从而研究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特征、本质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闫志强 《中国报业》2012,(12):223-224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具有自然生态意识的文艺作品,体现着文艺的生态性和人文的内在美。新闻学对人文的关怀,是新闻学和美学的结合,新闻作品不仅仅具有最客观的真实性,对人和事的白描叙述,而且还是对人类的反思和对生命的深层思考。新闻要实现最大意义的传播价值,就应该满足受众的接受心理,为读者提供一份精神食粮,使其在新闻接受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新闻与受众产生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谢园 《成功营销》2009,(11):58-59
"我们在运作《图兰朵》的时候,不是把它只当作一个歌剧来做,我们是把它当作一个文化品牌来做。"叶迅总结说。按照国际演出惯例,演出本身的投入成本占60%,营销推广占40%,《图兰朵》的营销投入达到了48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4)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国际合作持续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向世界各国宣传中国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翻译美学角度,语言、超语言两个维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英译本,揭示翻译美学对法律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1)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舞蹈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出现了大量的题材重复现象。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表现形式,会使人产生完全不同的艺术感受,但,归根结底,还是对人内心情感的打动。所以无论是荧幕上细腻、连贯的故事情节;还是舞台上活灵活现的肢体,能够深入人心的情感,才是所有艺术门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