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莹 《财贸研究》2012,23(2):92-99
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微观收入数据,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进行测算,研究其动态变迁,并计算收入两极分化指数,结果表明:1988—2005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与之伴随的是两极分化程度不断提高,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深;长期来看,城镇内部两极分化的增速高于农村内部两极分化的增速;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内部聚集程度的加深进一步扩大了收入两极分化程度。要缓解收入两极分化,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关键是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培育稳定的、规模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和消费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纪瑞 《消费经济》2005,21(4):17-21,26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政治上、经济发展上、分配关系上和扩大社会中间阶层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产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异同,指出国内对如何界定中等收入者群体认识不同、标准不同,抽样调查样本分析的结果差别很大。认为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核心标准是人均年收入多少及家庭年收入多少,并估算了相应数据。分析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特征,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谈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结构呈现高收入者少,中间收入者少,低收入者多的"金字塔"结构,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文章指出,提高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扩大消费、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政治文明和文化进步,最终实现社会和谐.而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必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倡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证明了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促进消费有很大意义。知识、资本、技术(技能)、能力在中等收入者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使广大农民有能力、有机会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农民工、私营企业者、个体工商户、农业大户是农村中最有希望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群体。为此,应该从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户籍一体化、加强教育和培训、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特色金融等方面入手,带动更多的农民进入中等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收入分配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财产性收入快速增加并在居民收入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由于财产分布的极度不均衡,短时期内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拉大我国收入差距.但长期看,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中等收入者的崛起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并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应予支持和鼓励.同时,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保障低收入者生活,并最终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正在崛起, 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目前, 我国中等收入人数比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过小,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应采取必要措施,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以稳固小康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纵观发达国家社会阶层的发展状况,"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当前主流模式,而中国却是典型的"金字塔型"的社会阶层结构,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只占22%左右,这严重限制了转型时期中国扩大内需的消费。文中利用数据调查的方法对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突出扩大内需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最后给出建议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等收入者在国家所占比重越大,国家和社会就越稳定。新形势下我国扩大内需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表明当前我国正力图改变财富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郭航 《商》2014,(1):288-288
本文以研究如何持续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作为研究主题,首先,对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随后,对持续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重大现实意义认真进行了梳理,最后,从五个方面对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提出了积极建议。期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业内专家及学者提供积极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南方周末》6月1日刊登记者专稿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召开会议。此次会议提出的总体措施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11.
最近政府一系列有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举措成了一个牵动各界神经的、最引人注目的话题。“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会议上提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表明中国正力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改变财富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这也将成为中国未来30年从国富到民富转型的起点。同时,减税而非增支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3.
黄华绮 《商场现代化》2006,(10):258-25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低收入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社会中间阶层规模太小的“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为“橄榄型”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实现这一转变的重点是增加非农收入。  相似文献   

14.
李伟 《中国物价》2014,(1):94-97
在分析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化的作用机理后,发现两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均决定于中等收入者划分标准在居民收入密度曲线上的位置。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31省份城镇居民收入密度曲线,验证了以上结论。对大部分省份的中等收入者比重变化而言,收入增长具有正效应,而且贡献度逐步上升,收入分配正逐步由正效应向负效应转变,而且贡献度逐步下降。结合分析结论,文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作为经济强省的浙江,中等收入群体已进入较为富裕阶段,但社会贫富差距较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对于今后浙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强有力的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还能在政治民主化、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等非经济方面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等收入者群体素质高,消费特征明显,对国内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增加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消费需求,需要政府、企业和中等收入者三方的共同努力,其中企业是主体,政府则必须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带来了国民收入水平和福祉提升,但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选取辽宁为对象,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角度构建收入分配差距评价指标,从全省内部、城镇及农村内部、城乡、地区及行业间6个维度掌握收入分配格局,找出辽宁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实现通过缩小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严控高收入群体比重,让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18.
陈彬 《中国物价》2024,(1):108-112
近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功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有所下降,且城乡之间收入分化程度差异明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未富先老”、社会流动性约束仍存、居民负债水平偏高、资本无序扩张等问题将阻碍我国成功稳定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需要从“稳住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三方面着手,夯实中等收入群体的增收基础,促进低收入群体增强向上流动能力,防范脆弱群体因各种原因返贫,确保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部署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任务时,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对收入分  相似文献   

20.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报告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中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一个新的提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中产阶层,但比重很小.要扩大其比重必须以邓小平"先富、后富"理论为指导,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进一步放宽政策,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结果是改善我国社会结构,实现这一目标要靠扎扎实实的工作,切忌大搞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