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再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概念,利用调查数据比较分析非留守、准留守和留守老人的生存现状,探析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子女的供养水平低、生活水平低是农村留守、准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共同存在的问题,留守和准留守老人更有可能生活在贫困之中.来自子女的非正式支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的正式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廓 《致富时代》2011,(5):34-3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老百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对于在贫困边远农村的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人”,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以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为主体,具体阐述如何有效的构建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吴梅 《商》2013,(8Z):196-196
在新农合制度大力拓展的背景下,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医疗保障现状存在大量问题。如何使这一特殊群体真正实现“病有所医”是建设留守老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从留守老人的健康及生活现状、参与新农合困境着手,为完善其医疗保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理论上分析了农民工返乡的原因以及返乡农民工家庭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4、2016、2018三期调查数据在实证上予以检验,就完善农村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家庭决策下,留守老人健康水平下降是导致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原因,且返乡农民工可提高对父代的家务支持和精神支持,经济支持的变化则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代际间经济支持、家务支持和精神支持对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正向作用,农民工返乡可以显著改善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且高龄老年人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但主要依靠家务支持和精神支持。研究结论表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重点是增强社会对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减少农民工被动返乡,缓解农村家庭收入和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矛盾。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同时我国农村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也更加严重。通过利用在河南省石界河乡的调研数据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进行研究,分别从主观及客观角度分析该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在对农村留守老人及其外出务工子女进行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判断河南省石界河乡农村留守老人的变化趋势,从而结合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现状原因以及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当地农村留守老人问题主要涉及经济方面,是一长期性问题,当地政府应重点解决当地香菇产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小雪 《商》2012,(8):150-150
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但是留守老人的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走向发达的今天,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农村"留守老人"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表现为经济上的低收人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上述养老问题,需要政府关心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整个社会将背上沉重的养老负担。而由于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差异,农村老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形势,他们领着杯水车薪式的补贴,年逾六旬七旬仍不免去地里耕种,留守老人还需独自照顾自己的孙儿辈,部分老人甚至可能遭到自己儿女的虐待和遗弃。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水平,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使用2018年CLASS数据,根据老年人在经济、公益、家庭、政治、学习以及娱乐等活动的参与情况,运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并从个人、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分析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的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可分为经济公益型、低参与型和高参与型。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应通过多渠道丰富老年群体社会参与的活动内容和种类,肯定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价值,提高互联网在老年群体的普及度,从而推进积极老龄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黄卫华  熊亚辉  聂铭泉 《商》2014,(33):69-6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大部分农村人"足不出户",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每年有2亿多农民进城务工。众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引起了农村家庭状况的极大变化。农村许多地区都是一些老人和儿童在留守,这种现象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历史进程中“三农”领域的一个严峻挑战。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把点滴小事做好,以真情真意换得真心。湖北省松滋市通过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以及家庭、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责任网络,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上缺关爱、生活上缺关照、学习上缺辅导、行为上缺管教、健康安全缺保障等五缺问题当地还积极引导外出务工父母回乡创业就业,在发展当地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留守现象普遍存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构成留守家庭。现实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农民传统心理因素是农村留守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加大政策向农民倾斜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丰富留守群体的文化生活;建立健全扶贫政策,全方位实施精准扶贫;提高留守群体和农民工自身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薛龙怡 《市场周刊》2020,(19):0145-0145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突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愈发明显。笔者通过对汝南埠镇进行走访调查,深入分析汝南埠镇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并对如何改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条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天如 《商》2013,(4):267-267
我是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十八大召开后,我们认真学习,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占全国人口的14.8%,其中失独老人、失能老人、留守老人人数最多。十八大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我们在学校积极响应十八大,参加社会志愿活动,去雪浪山敬老院敬老,奉献爱心,深入社区,让老人说说内心话,就是最直接地反映老人们的意愿,了解老人们实际所需,倾听老人意见,共同为解决这一问题奉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商》2016,(7)
改革开放后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D村为个案,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的方式,从生活、精神、医疗这三个方面剖析了D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网络现状,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后存在缺乏照料、经济困难、精神孤独等问题。并提出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利用社区这个平台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完善家庭养老模式,提高社会的养老能力来健全留守老人的养老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5.
陈淑君  李茜 《中国市场》2023,(36):18-21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全民健康,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已经得到基本保障,应更加重视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如何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和老有作为,享有更高质量、丰富的晚年生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哈尔滨市社区老人为研究对象,以积极老龄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哈尔滨现有文化养老现状和老年人参与文化养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哈尔滨市社区文化养老存在问题并提出可行对策,以推动文化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老人是一个很少受到关注的特殊群体,在深入研究蚌埠市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之下,发现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缺乏物质支持、生活照顾需求得不到满足、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以及精神赡养的缺失等问题。基于蚌埠市农村留守老人的实际情况,从提高经济支持能力、发展适合农村的互助养老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重塑农村孝道文化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7.
《商》2016,(9)
当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随之发生改变的是中国的家庭模式,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主流。空巢家庭迅速增多,空巢老人护理问题凸现。空巢老人的护理问题是中国老龄工作中的新问题,加强对空巢老人的护理工作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应重视对于空巢老人的护理工作,积极调整战略策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保障空巢老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也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老年人护理条件和生活环境,使空巢老人护理工作努力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杨勇强  张玉玺  王缙缙 《商》2014,(50):66-6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男性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老人、妇女、孩子被留下,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农村留守妇女的出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中的一个产物,同时也是封建残余的牺牲品,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缩影。本文简要分析了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具体现状及产生原因,运用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已进入老年社会,高龄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高龄老人的养老状况却不容乐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着社会参与不足、服务能力不足、缺少创新、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为此可以发动社会资源,扩大经营主体,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了解老年人需求,并通过提供多样化服务、加强宣传等方法来改善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提出,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规划中的更多获得感。当前,农村留守老年人养老问题已从个体家庭问题发展为全社会问题,农村留守老年人如何养老、如何实现他们的美好生活,更需要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针对当前农村留守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围绕融合特性,提出由内整合农村养老资源,在外联合城乡养老服务,通过返乡子女融合剂作用,营造农村养老好风气,推进城乡一体养老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