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业革命无疑对管理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每一次工业革命意味着技术范式的重大改变,也将带来企业新的管理模式的变化。在四次工业革命对应的管理理论中,可以将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代,即前两次工业革命时代管理理论的"学习者"、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管理理论的"丰富者"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管理理论的"贡献者"。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学研究特色的形成,未来还有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管理理论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智慧工厂把虚拟世界的制造服务方式带到现实社会,为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世界经济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互联网也提出了更智能化、更自动化的"3.0、4.0时代",但是,我国农业机械行业仍然堆叠在传统的"1.0时代"。我国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生产步伐,农业机械装备也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重要研究开发领域。我国农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迅猛发展,成为其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时,德国更是率先提出了“工业4.0”,即全面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一体,被称为人类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呼之欲出。同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旨在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把中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借鉴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发展经验,对促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基于此,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剖析了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问题及转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许正 《商界》2013,(1):56-57
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技术正在欧洲迅速地推广,和传统工业结合的智能化生产以及能效管理技术已在美国和日本蓬勃展开。但是在中国怎样呢?依我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还没有真正地到达我们这个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度。第一,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立意的核心——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和发展,在中国还需要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因为当下集中式的发电和能源的集中管理,依旧是中国能源领域里最重要的模式。中国今天虽然也是全球的风电设备和太阳能设备制造大国,但是这些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全球已经完成了三次工业革命,当下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革命都是一场大洗牌,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占领了“制高点”,谁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高端制造无疑是工业革命的必争之地。具体到农机工业,我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农机装备使用和制造大国,产业规模首屈一指。  相似文献   

6.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袭来,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为了促进船舶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向智能制造迈进,笔者参观学习了宝马车身车间生产现场,了解到宝马铁西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与应用情况,铁西工厂的管理思想、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制造工厂,如何重塑客户体验?制造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受其影响的组织数量日渐增多。借助先发优势,不少企业成功抢占先机。世界经济论坛于2018年携手麦肯锡启动了全球“灯塔工厂”网络项目,在使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推动工厂、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转型方面,该网络中的制造商均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基于切实可见的成果和用例,全球多个行业的1000多家公司得到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比较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两部战略,二者既有相似点也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二者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生产力发展,制造业的升级成为了各个国家的热点话题。近年,我国学术界针对制造业出现的人才、管理、工匠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本文通过研究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推进作用,引申出管理人才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的核心表征,从管理人才的输送方和使用方提出工匠精神职业素质培养建议,构建中国制造2025计划、管理人才和工匠精神职业素质三者的有机联合。  相似文献   

10.
声音+数字     
《中国海关》2012,(8):4
前两次工业革命,中国没有赶上趟,结果是落后挨打了上百年。俗话说,事不过三。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不应该,也承受不起再次被甩的后果。——国务院参事汤敏说,中国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25"战略下,社会关注热点之一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的推进必定会使中国制造业发生巨大变革,就要求成本管理与时俱进。文章介绍了"中国2025"提出的背景和智能制造的内涵,并介绍了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价值链成本管理,然后以海尔为案例企业,介绍了海尔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措施及成效,说明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需从战略层面,更加科学全面精准地进行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十分成熟的今天,物联网的耦合作用也十分明显,伴随着物联网的影响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制造企业间的联系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供应链关系基本确立。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当前在经营发展上都面临着很大压力,制造企业也往往结合着自身业务开展实际需求进行了供应链伙伴的选择以及供应链关系的确立。制造企业在享受供应链带来的各种"方便"时,其也需要进行对应的供应链管理,本文将对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如何更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德国工业4.0迅速窜热的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呼之欲出。"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程院启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的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亲自挂帅,组织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开展调研,提出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同时,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国资委正在联合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望2015年年中出台,为把我国打造成现  相似文献   

14.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美胜 《商场现代化》2007,(26):100-101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美国沃尔玛公司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来探索对中国零售企业的可借鉴之处。本文对沃尔玛所采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来四条经验。第一,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第二,将供应链管理与流程再造结合起来;第三,和供应商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第四,依靠领先的信息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提出与实施,制造业将逐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因此加快发展现代教育,培养能胜任现代制造业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而如何抓住机遇及时变革,在新形势下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机械类实训基地是当前亟待探索的课题。为此,对当前大多数机械类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新形势下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定位、建设内容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国务院5月19日印发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就《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记者:对于"中国制造2025",请您为中国制造勾勒一个形象。未来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您的信心源自哪  相似文献   

17.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加快推进,新型技术持续突破与融合创新为新旧动能转换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新一代工业信息化,是以工业3.0为基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对我国建设新型制造业,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影响着高职机械类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在论述"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背景和基本方针的基础上,从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精细化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三方面解析了"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机械类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对大国竞争格局的必然选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风险叠加、传染途径更加复杂,供应链安全面临微观需求偏好转变、中观经济新业态新趋势、宏观地缘政治等多重新挑战。而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有益于精简供应链工作流程、提升上下游合作水平、改进运营管理水平,为提升供应链安全水平奠定了技术支撑。本文在分析数字化对供应链安全的作用机制,总结我国供应链数字化的发展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应依托头部企业,建设安全高效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增强一致行动力,建设多方协同的供应链治理体系;动员创新主体,强化供应链数字化的技术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虽然理论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初露端倪还是渐入佳境持不同的意见,但是大家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趋势判断是一致的.对比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不难发现本次工业革命有别于前两次的几个显著特征.分析这些特点,对我们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或机遇非常重要. 首先是时间.目前公认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瓦特发明改良型蒸汽机为标志,从1802年到1840年,持续约40年.实际上从1712年开始,蒸汽机始终处于不断的改良之中,只是瓦特的发明更具有实用价值.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为标志,从1866年到19世纪末,大约也是40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