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正> 在商品流通领域建立一个计划经济与市场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商业改革的目标和成败的关键。本文拟从改革前的历史经验教训,对此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彦春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4,(8):1-5,19
30多年前我国全面经济改革是从流通领域开始的,带来了整个经济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制化营商环境。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流通领域深化改革做出的战略部署。其改革内容和目标与30年前以及后来所有的改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前的改革都是流通业自身的改革,而这一次提出的改革是整个贸易流通业体制上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制化营商环境的深刻涵义,进而有力地推进改革,真正建设好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5.
6.
7.
8.
论流通主体——再谈流通体制改革几点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实现市场化的前提下,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必须突出主体.流通领域的经济形式要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它是由流通领域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对外开放要以内资为主体,这是维护主权和维护中小企业生存的需要.八亿农民应该成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并要发挥政府职能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发挥城市流通产业的示范和模范作用.商品要坚持以商务部门归口管理为主体,管商品货源,管终端供应,管生活服务,管食品安全,管进出口商品.改造、整合现有的工业品批发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完善以配送为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以此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框架.我国价格体系的建设要以市场价格为主体,国家少管或不管才能搞活经济. 相似文献
9.
10.
一、流通领域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从1979年开始,流通体制的改革,解决了一些问题,提高了流通效率,使资源的合理配置程度得以改善。市场机制初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结构性问题得以缓解。但由于改革处于双重体制并存阶段以及改革不配套等原因,老的问题未完全解决,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形成了新旧矛盾交织的格局:(1)国家计划价格不反映供求,放开管制的价格处于紊乱状态,没有形成一个公正的价格机制,双重价格扭曲;(2)流通的多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正> 我国商品流通体制,经过十年的体制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少环节的流通体制,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看,流通体制改革仍然存在着一些 相似文献
15.
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十年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以来,我国流通领域所取得的发展和成就已为世人瞩目。但自去年以来,经济发展中的缺陷和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冲突在流通领域十分突出地显露出来。客观分析我国流通领域治理整顿中种种现实矛盾产生的原因,无疑是走出困境、深化改革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出发,提出了在政府、农民、城镇居民共同承担改革风险,保障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实行城乡联动、价税联动的改革设想,以期使当前处于严峻局势下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够较为顺利地向深层逐步推进。一、改革农业税制实践证明,现行农业税制已越来越不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粮食商品生产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有计划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杠杆作用,应当考虑改革现行农 相似文献
17.
流通在辽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农村流通业的落后现状都要求根除农村流通体制的弊端,深化改革。为构建起城市和农村、工业品与农产品双向流动、高效、畅通、有序的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目标,辽宁农村流通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流通组织创新、农村流通方式创新、农村流通政策手段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8.
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思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调节功能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宏观调控不能适应新体制的要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一要提高农民的自组织化程度,二要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产品流通主体,三要大力发展信息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四要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农产品流通的社会化、集团化、现代化和规范化,建立起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大开放、大市场、大经贸、大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