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河流分类是认识河流形成、发育、演变、发展规律以及开展河流系统保护、治理及修复的基础。针对河流系统研究的具体目标,过去已经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河流分类方法。随着人们对河流系统认识的深入,在新的历史时期亟需面向生态的河流分类方法。本文结合河流分类的现有成果,基于对河流生态系统形成背景和结构特征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河流综合分类方法体系和多尺度编码方法,从河流的纪、系、统、类、型、境、群多个层次探讨了不同时空尺度上影响河流行为的环境因子及其生态响应关系,系统地阐述了现有分类方法在综合分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目前各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合适的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探讨了典型生境条件下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为指导河流系统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流纪、系、统、类、型、境、群的分析深刻地反映了河流发育地质历史、地理气候条件、河水补给来源、地貌过程、平面形态、生境特征及生物群落等对于特定级别的河流在特定河段上的类型归属及其生态表现。河流综合分类层次结构中各空间尺度环境因子决定了不同的生态效应,其中地理气候和地质地貌是决定淡水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方面,而河水补给形式和河流平面形态则对个别物种的丰富度和分布具有一定影响。结合已有国内外研究资料,可以按照河流综合分类方法的层次递进分析对各类河流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对其生态特征,如水生生物群落(大型水生植被、藻类、底栖动物和鱼类)组成和分布状况进行系统说明。本文通过对生物群落中部分广适种、气候种和典型地方种的辨识,将生态特征至少在“属”的水平上详细刻画,从而为河流的快速分类和生态修复提供“生物基准”。  相似文献   

3.
河流综合分类及其生态特征分析Ⅱ: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作者提出的河流纪、系、统、类、型、境、群的综合分类方法,在该体系的层次结构中,各空间尺度的环境因子共同决定了河流生态特征,其中地理气候和地貌条件是决定淡水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方面,而河水补给形式和河流平面形态则对个别物种的丰富度和分布具有一定影响。结合已有国内外研究资料,可以按照河流综合分类方法的层次递进分析对各类河流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对不同类型河流特征河段的生境条件及其水生生物群落(如大型水生植物、浮游藻类、底栖动物和鱼类)组成和分布状况进行系统说明。本文通过对生物群落中部分广适种、气候种和典型地方种的辨识,将河流生态特征多数在“属”的水平上详细刻画,从而为河流生境的快速识别、分类和生态修复提供“生物基准”。  相似文献   

4.
王武 《水资源保护》2016,32(S1):141-142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河流河段的不同健康状况,提出了4个大类、18个小类的河流生态治理恢复保护新模式,形成了一整套河流生态治理恢复保护模式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河流分类分级分段等展开了充分研究,但缺乏系统分析及统一认识。基于流域、水系和干流河道河流形态3要素,提出了独立与非独立河流分类方法;对世界范围内55条独立河流与长江非独立支流水系分别进行了分类应用研究和综合排序;初步构建了河流形态学。研究成果包括:(1)独立河流遵循河口优先原则,河流形态复杂性可划归为复合流域水系与复杂干流河道;基于河长与流域面积约0.5次方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流域特征长度、流域综合面积和河流弯曲指数3个河流形态特性指标。(2)流域综合面积排序世界前十位的河流是亚马孙河、尼罗河、刚果河、鄂毕河、叶尼塞河、长江、勒拿河、密西西比河、尼日尔河、阿穆尔河;归纳总结的长江流域河流水系“谱系”河流数量为1,4,9,24,49,63,374,581。(3)河流形态学包括河流分类、分级及分段“基石”研究和干流河道形态研究。研究河流分类及增设河流形态学可填补河流地貌学与河床演变学之间的研究空白,逐步形成河流“几何(河流形态学)-运动(河床演变学)-动力特性(河流动力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水电站大坝下游河道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天然日流量特征出发,基于月中值流量和月内典型特征流量绘制了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作为水库下泄生态流量的确定依据。基于此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建立了判断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的7 d流量偏差率、7 d生态需水保证率、月均生态需水适宜度及基于此3个指标的生态需水综合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的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河流生态流量特征图符合各时段河流天然流量的基本特征,可作为指导水库生态泄流的依据;所建立的生态流量评价方法能够反映实际下泄流量与天然流量的变化程度,可用于评价河流的生态流量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7.
河流廊道是包括陆地、植物、动物及其内部河流网络的复杂生态系统,它作为一个整体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人类在河流沿岸以各种方式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水文条件和地貌特征,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胁迫作用,破坏了其原有的动态平衡,导致河流水质恶化,季节性淹没区减少,天然湿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文章还介绍并分析了芬兰等西方国家河流生态修复实践的几个典型例子,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8.
河流生态修复的适应性管理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适应性管理方法是保证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成功的关键环节。文中对适应性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关键环节进行了论述,对河流生态修复适应性管理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为加强适应性管理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连续点源离岸排放条件下,从考虑河流纵向移流、横向扩散的简化二维方程解析解出发,对基于环境扩散的宽阔河流探讨了污染混合区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污染混合区边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无量纲形式;分别给出了离岸系数0≤η≤2和η2两种类型污染混合区5个特征点各参数及面积与离岸系数η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离岸系数η作为判据的分类参数和临界条件。给出了河流岸边、离岸与中心排放的分类判别准则:(1)当0≤η≤0.7时,简化为岸边(近岸)排放类型;(2)当0.7η2.3时,称为离岸排放类型;(3)当η≥2.3时,简化为中心排放类型。对河流离岸排放提出了达到全断面均匀混合距离的计算公式,比现行公式有所改进。为河流排污口位置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排污量计算提供了分类、简便、快捷的理论方法,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水文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河流生态水文学作为其一个重要分支,在河流生态恢复中被寄予厚望,以协调河流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从河流生态学理论、河流水文情势生态效应评价方法、河流生态流量及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河流生态水文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河流类型的划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文和水利化区划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浙江省的河流类型曾作过一定的划分,但这些划分都没有定量的指标,分区范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配合国土规划工作的进行,本文提出一个反映浙江省河川径流年内分配特点的新指标——峰量比,以此来划分河流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河流河型分类及其形态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干流全长1800公里,流域面积80万平方公里,支流众多,其一级支流和集水面积在0.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2条。依据河道平面形态特征,将其河型划分为顺直型、弯曲型、蜿蜒型和分汊型河道。表达河流型态指标的主要因素有;河宽B,步长L,转折角α。根据B/L与α的关系可得出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干支流的河型分类及形态指标,分汊型河流的B/L平均为0.239,弯曲型河流的B/L平均为0.165。而蜿蜒型河道的B/L值则在很大幅度内变化,这是因为蜿蜒型河道断面较为窄深,变形较慢,B/L值很小(如长江下游平均为0.21),对河宽较大、变形较快的蜿蜒型河道,B/L值平均为0.45。就长江干流而言,上荆江属弯曲型,下荆江属蜿蜒型,城陵矶以下的中下游河段属分汊型。  相似文献   

13.
黄河河流系统功能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河流系统及其功能的概念,把黄河河流系统功能分成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两大类。正向功能包括生态环境、服务、文化娱乐功能3个亚类,具体功能包括河流输送、提供生境、调节气候、地貌塑造、水文调节和防洪排涝、纳污及水质净化、初级生产力、供水、水能发电、航运、提供产品、文化、休闲娱乐等;负向功能就是灾害性,包括水污染灾害、洪水和冰凌灾害。  相似文献   

14.
河流廊道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日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在此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河流廊道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功能,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概念与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对发达国家的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我国河流修复的一些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河流生态修复的现状,指出为做好河流生态修复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河流修复方法、应用技术、示范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明大多起源于河流,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深刻影响着河流。在现代社会,为了让河流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人类修建了大量的水工建筑物,改变了河流的原生态,打破了流域范围内的水域生态系统平衡,而河流生态系统又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改变在子牙河流域平原河流上也明显存在,该流域平原河流生态系统由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  相似文献   

16.
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可为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目标定量化提供技术方法。本文从自然河流生态状况的河流参照系统选择与构建出发,依据与参照系统的偏离程度,提出了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的生态指标矩阵方法和指标赋值准则。生态指标矩阵由要素层和指标层构成,包括生物质量、水文、物理化学和河流地貌4个要素,下设10项生态指标。从河流生态系统演替的动态特征出发,阐述了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的科学内涵,讨论了河流生态状况分级系统在确定生态修复目标、识别关键胁迫因子以及进行河流健康评估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步开展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作,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同步建设,但城镇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往往由于现状基础较差、生态景观要求高、沿岸建筑多征地困难、地质条件差、资金不足、工期不足等原因而推行困难,进展缓慢.该文通过广州市某河涌整治实例,对生态砖护岸、浆砌石护岸和生态U形板桩护岸在安全可靠性、生态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保障河流连通性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进我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作,亟需加强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基于河流生态系统四维结构和功能整体模型,构建了河流连通性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从4个维度凝练了构建河流连通性指数的5个评价指标,包括破碎度指数、库容调节系数、水资源利用消耗率、路网密度和城市夜间灯光指数;通过综合分析各个指标的阈值和权重,建立了河流连通性指数计算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及评价依据。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河流连通性评价的理论方法,为河流连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为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加速扩张,人类活动加剧,致使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受损和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对城市河流的生态需水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河流的生态需水不同于自然河流,在梳理已有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人类活动和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河流的显著影响,应用Tennant法计算河道基流生态需水量,同时用经验公式法计算城市河流的水面蒸发量、渗漏量以及河道外绿化带景观用水量作为补充,并以郑州市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河流生态需水量的方法有多种,主要介绍了南非科学家采用的"建块法"和澳大利亚科学家采用的"基准测量法".该两种方法通过使水流接近平均天然水流过程的途径来保证所确定的河流生态目标,它们与 "环境流量"、"最小生态流量"、"生态基流"等方法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