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在金融精准扶贫过程中,重点在"帮扶"。要充分抓好"贫"这个切入点,立足"扶"这个出发点,瞄准"精准"这个关键点。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商业银行的自身逐利本性与精准扶贫政策性、公益性之间的内在矛盾是当前金融精准扶贫中亟待破解的关键性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大数据创新信用管理,将成为化解这一难题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当前基层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着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忽视思想扶贫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基层精准扶贫更精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7.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突出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县,是扶贫攻坚的关键点和主战场.金融机构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对接国家扶贫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个值得实践和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9.
10.
文章论述了金融精准扶贫与工匠精神的契合,从客观条件、主观因素两方面论述了当前金融精准扶贫需要工匠精神,之后在工匠精神视角下对当前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了审视,认为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在追求量的同时对质的兼顾有所忽视、扶贫开发的政策性与银行经营的商业性存在矛盾、粗放式经营与工匠精神不一致、脱贫人口的退出与返贫的矛盾依然存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积极构建脱贫攻坚的金融"造血机制",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资金支持的可获得性,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金融服务配套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湘潭县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份郑重承诺、一项重大民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向贫困发起"总攻",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新成效。本文介绍了湘潭县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我国扶贫项目经历了多项发展阶段,分别表现为体制方面的扶贫工作、大规模扶贫、攻坚扶贫、扶贫新开发以及对扶贫效果进行巩固。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扶贫项目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现状中,要想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就应当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探究,了解存在的各项问题,然后制定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时代金融》2016,(36)
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是"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以普惠金融理念引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对策,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丰富惠农支付服务功能,助力精准扶贫,真正体现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的作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站的有力推手,央行支付作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有力推手,在惠农资金兑付、加速农村资金流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支付服务三农"现状和问题,让央行支付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下面以广南县为例,对央行支付"服务三农"、"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是基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不足、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扩大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创新扶贫政策.目前,中国金融扶贫工作存在扶贫资金投放不到位、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落后、贫困人口金融意识缺乏、小额贷款服务难以助推个人脱贫的四大困境,建议应从明确货币政策工具的指导地位、完善银行服务体系、引入互联网金融、推广综合扶贫工程四个方面创新金融扶贫的工作机制,通过兴建扶贫工程解决我国最贫困人口的扶贫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重庆市贫困发生率逐年递减,即财政扶贫资金总体上起着重要的减贫效果。实证发现: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在当期和下一期都能够促进贫困地区精准脱贫;产业发展脱贫可以带动一个贫困村或地方改变贫困面貌,实现整村脱贫;培训教育脱贫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和知识,从而实现稳定就业来提高贫困户收入进而脱贫。为此提出建议,一是坚持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针对剩余贫困村的深度贫困户制定个性扶贫措施,才能有效实现精准脱贫;二是强化资金项目绩效的过程管理。全面落实资金分配结果公告和乡村两级公告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切实加强扶贫绩效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推进产业扶贫。贫困村应当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精准择业育业,实行一村一品,从而实现稳定、持续的脱贫致富;四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20.
普惠金融提出至今,中国通过普惠金融进行金融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限于传统金融模式存在的金融机构高经营成本、低效率、金融服务不均衡等共性问题,精准扶贫始终无法达到"最后一公里"。数字普惠金融实现了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成本可承担性、金融供需的可匹配性,是金融精准扶贫的助力器。本文从分析传统金融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着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借助数字化新技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在逻辑机理,梳理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精准扶贫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