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向雯 《银行家》2006,(4):79-82
银行存差,是我国在1979-1983年信贷资金管理制度中,作为控制银行贷款的指标提出的。存款大于贷款是存差,贷款大于存款是贷差。当时,存贷差额有“年末差额”和“年中临时差额”。其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我国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余额直接相减得出的数额,称为余额存差或余额贷差;二是用我国银行的当年存款和贷款累计增加额相减得出的数额,称为增加额存差或增加额贷差。  相似文献   

2.
罗振海同志在《这笔贷款该不该贷?》一文中,提出了贷与不贷的理由,并认为这笔贷款应该贷。笔者看法不同,认为这笔款不该贷!其理由如下:一、发放这笔贷款不利于银行内部实行企业化经营和经济核算制管理。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同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单位一样,必须实行科学化的企业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按照社会主义货币信用的原则,实现货币自身的增殖,来解决银行职工的工资和集体福利事业,为国家增加积累。发放上述这笔贷款,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呢?从表面看,发放的贷款是贷者的存款,且存款和贷款的利率都是4.8%,存贷款一年内应收、应付利息均是57.60元,好象银行、贷者两不亏。其实不然。按税法的现行规定,银行按业务总收入缴纳5%的工商税,这样,银行发放壹仟元贷款所收取的利息57.60元要上缴2.88元的税金。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利息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东西,受到控制和不断削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利息率经过近几年来的频频调整,那种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状况有所改变,但仍未能成为很好的经济杠杆。主要原因是: 第一,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偏低。过去,利率普遍偏低,存款不能保值,贷款不成压力,但存与贷的平均利差差距还较远。经过几次调整以后,存款利率大幅度上升,特别是今年又调整两次,基本上与物价上涨相适应,但贷款利率上升却不多,贷款的最高利率还低于存款的最高利率,存、贷的平均利率的差距反而缩小。如果再加上存款平均费用率,那么,存贷利差就更小了。若信贷基金和其他自有资金都按平均利率计算支付利息的话,农行就很难赚钱,甚至要亏本。这样,银行划不来,而贷款使用者却不在乎这一点利差,即使用贷款来存款,也不会形成多大的负担,结果,引起多贷、拖欠,利息起不了杠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就罗振海同志反映的这笔贷款而言,我认为应该贷放。下面拟从存贷款的关系浅谈这个问题。存款与贷款,既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有存款,也有贷款,有存款的同时,也可以贷款,未存款亦可贷款。存必取,贷必还。存款是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这一来源是信贷资金运用的前提。银行及信用社,只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今年第八期登载的《这笔款该不该贷》,文中争论的问题,依笔者看来,它同采用不采用存贷挂勾的问题有相似之处。现就对实行存贷挂勾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作为参加问题讨论的意见。据笔者听到和看到介绍存贷挂勾的一些做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主要方式:1.存款者优先贷款。农民在营业所或信用社开立存款户头,经常存款取款,是老客户,特别是年末有存款,申请存款时,优先给予支持。2.存贷定比例。农民贷款之前,要在所社先有一定数额的存款,并约定存款期限,到期提取存款,同时办理借款。存贷的比例,有的定为1:1,有的定为1:2(存1贷2)。这种方式,多用于耕牛、手拖、建房、买高档商品等贷款。3.贷款转存款。农民领取贷款时,要从中拿出一部分款额,作为个人储蓄存入所社。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第八期刊登宁明支行罗振海同志的来信,对在一个营业所发生的一社员三天内先存定期一年储蓄一千元,后因耕牛死亡又要求贷款1000元买耕牛,期限一年,一存一贷两笔款的利率同是月息4.8‰的问题,提出《这笔贷款该不该贷》的讨论。读后颇有感触。笔者认为,这是农业信贷管理业务中最具体最实际的,而又是借贷关系中最一般的问题,同时也是当前一些行、社对农村社员推行“存贷挂勾”到户的典型反映。有必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加深认识,这样才能正确地处理好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罗振海同志所反映的事实中,依笔者之管见,此笔贷款不该贷。因为:一、让借户提取其存款解决自己的生产投资较向银行贷款解决更为合理。在这里,我们撇  相似文献   

7.
过去银行对信用社存贷利率分别为月息2.7‰和1.8‰,存贷利率倒挂,信用社向银行借款转存银行有利可图.这几年把对信用社存贷款利率拉平,并适当予以提高.这说明我们开始注意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利率倒挂的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变.在利率倒挂的情况下,因为信用社有利差可“吃”,有的信用社资金并不缺,也要向银行借款,用以转存银行.而我们有的同志却怕信用社亏损,自己面子不好过,也给予贷款照顾,这纯属恩赐观点;利率平挂以后,由于贷款利率低于定期储蓄存款一年期利率,信用社由于容易取得银行贷款,个别社也就不积极吸收定期储蓄,让定期储蓄存款给银行办,当然也不能全怪信用社,银行的同志也有仅办定期,不办活期,图简便,贪安逸的思想.事实  相似文献   

8.
对于“存贷挂钩,差额包干”办法持反对和否定观点的同志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存贷挂钩,以存定贷忽视或者颠倒了我国存贷关系的本质,从根本上看,我们是贷款创造存款,而不是相反;二是存贷挂钩体制没有考虑(忽视了)派生存款的因素.这两方面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以贷促存”的自我平衡,从而使信贷规模失控,使“差额控制”实际上变成无法控制,造成信用膨胀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王海慧  李健 《上海金融》2013,(3):31-34,116
本文选取2010年底我国存贷款总额排名前25位的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以及收入、费用等截面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设定单家银行机构的利润函数,并在古诺动态博弈模型的框架下,对存款利率管制放松后的银行业利润、资产等变化情形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存款利率管制放开后,存、贷款利率共同上升,但存贷利差短期内并未收缩;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由于存在规模不经济性,规模扩张的动力较弱,存、贷款规模份额和利润均有所下降,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中介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0.
存(贷)差是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的差额,存款大于贷款是存差,贷款大于存款是贷差。贷存比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的比例,即贷存比=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998年以前,四川省金融机构存贷差额一般表现为贷差,当时在全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全国1995年起由贷差转为存差)。1994年,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差达到最高点385亿元,以后便逐年回落,1998年,全省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并且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第四期发表的马一现同志关于银行对信用社贷款实行“以存定贷”,“以收定贷”一文。精读之后,本人对文章中的基本论点,有不同意见,现提出来以供研究讨论。 一、文中说到“马克思认为,银行主要信贷资金的来源是存款。银行对信用社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信用社存款。”这是不符合马克思说的信贷资金的来源是存款的本来含义的。笔者认为,银行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是从整个社会而言,并不是说用某单位或某个人的存款再借给某单位或某人,你存多少钱贷给你多少。假如某单位存入银行一万元,才能借到一万元,(指帐面余额)。这样的傻事是不会有人干的,因为这样要白白负担银行的存贷利差。  相似文献   

12.
论合理利差     
利差是指利率之间的差额。如存款与贷款利率、银行与信用社利率、联行之间的利率差额等等,统称利差。本文所讲的利差是指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差额,也把存款利率大于贷款利率的差额称之为倒挂,利率倒挂是银行经济工作中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合理利差是指存贷利  相似文献   

13.
实行对亏损商业企业“存贷分户”管理和逐笔核定贷款限额,有利于银行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这与“存贷合一”管理办法相比是较为优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实行“存贷分户”管理和如何核定贷款限额呢?谈谈本人不成熟的一些看法:1.逐笔核贷问题.从发展情况看,供销社的购销业务今后是极其频繁的,如果每笔贷款都要企业填写“借款申请书”向银行申请借款,而银行就要逐笔审查、核定期限,这样做不但对银行业务上增加了压力,也会造成企业很多麻烦,在实际执行中双方都难以做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应采用一种既有利于双方业务的开展,又利于银行监督企业购销业务的活动的办法,其做法是:企业每10—15天编制一次进货计划,分别大类列出计划所要购进商品清单,以及所需贷款金额;连同“借款申请书”一并送交开户银行申请贷款,经审查后,一笔贷给企业转入存款户使用.  相似文献   

14.
存贷挂钩是银行或信用社与社员群众签订的存贷结合合同。社员群众为建房、购买机械、耕牛等较大金额的生产生活资料,把自筹资金逐步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存到一定程度时,不足部份由银行或信用社根据合同户的具体情况给予贷款解决,这叫先存后贷。另一种是社员群众为发展某项生产,与银行、信用社签订合同,先给以贷款支持,出售产品有收入后,逐步把款存入银行、信用社,这叫先贷后存。存贷挂钩可以培养社员群众勤俭节约,参加储蓄的社会主义风尚;帮助社员群众积小钱办大事,解决生产生活上的特大困难;能充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许多基层银行、信用社、邮由局把揽储任务下达到职工个人,并与职工工资、奖金挂钩。这种做法不仅给银行(邮电)职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给客户增添了不少麻烦,给社会和银行带来了不良影响。一、争相揽储,变相提高存、贷利率。为完成分配的揽储任务,有的行社多方拉存款,在存款利息之外,以各种名目的揽储费、协储费、手续费、好处费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同时又利用客户求贷心切,要客户贷后留一定比例金额在存款户或转入储蓄变相提高贷款利率。其后果是经营成本与非法收入同时增加,造成利率的混乱,影响金融秩序。二、乱拉存款…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人民银行从1982年3月份起,先后在白城、吉林、通化三个地区、十个市、县的十三个储蓄所试办耐用消费品储蓄小额贷款业务。到今年三月底,已经发放贷款437,790元,先后解决了近1,000名职工和居民消费资金暂缺的困难。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帮助一部分职工购置了电视机1,014台,洗衣机160台,自行车31辆,摩托车14辆,收录机29台,家具6件,建房、修房、购房350间。开办这项业务,扩大了储蓄的业务范围,对促进生产、指导消费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试办的情况看,由于发放小额贷款,吸引了更多人积极参加储蓄,以贷款促进了存款。洮安县东风储蓄所1982年发放贷款34,110元,贷款户贷后月存780元,年末存款余额5,295元,按契约计算到期存款可达22,700元,加上贷款的抵押18,550元,贷存率为121%。由此可见,贷款不但没有减少存款余额,反而促进了存款的增长。银行开办消费性贷款业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希望银行继续把这项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17.
一、利率管制条件下的农村民间金融利率剖析 (一)低利率政策对正规金融可贷资金的"挤出效应" 在中国的利率体系中,目前实际被管制的主要是银行存款利率,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即"存款利率能下不能上,贷款利率封底不封顶".从各国经验看,所谓利率管制,主要就是指存款利率管制.从理论上说,存款利率对一国经济的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稳定作用,存款利率的变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上不封顶"并不意味着银行会纷纷放出"高利贷",因为银行之间也存在吸引客户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洛宁县农业银行长水营业所、信用社,从支持生产出发,根据当前农民的迫切要求,开办化肥存贷结合专项储蓄,很受群众欢迎。农村实行大包干以后,社员生产积极性日益高涨,每遇到农忙季节,需用化肥量大,要求贷款多,出现了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长水营业所,信用社开办了化肥存贷结合专项贷款。办法是:1. 按照春播、夏种、秋收三个农忙季节,让社员自由选择,根据种地需肥多少,约定期限,最长半年,最短三个月,先存后贷。2. 贷款按存款额实行一比一,即存10元贷10元。3.存款和贷款按现行利率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我国银行的存贷差主要是地域间的问题,总体上看是贷款大于存款。对贷差问题普遍的理解是经济生活中的资金需求巨大,银行仅仅靠吸收存款这项资金来源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靠中央银行的资金支持,超出吸收存款能力发放贷款,是造成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是不正常的现象。1996年经济软着陆以来,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内需不振,这一时期我国的银行业又转为存差,而且逐年上升。1998年9月末金融机构的存贷差是9236.5亿元,占全部存款余额的10%,2000年10月末,存贷差达到2.3万多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20%。到2002…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山区贷差县变存差县说起肖许华周宁县是一个老区贫困县,今年前几个月,该县连续出现存差,到7月底全县银行、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5147.3万元,各项存款余额(包括邮政储蓄)16859.3万元,存贷轧抵后存差1712万元.这样.周宁资金长期依靠国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