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洪霞 《济南金融》2007,(11):35-37
当前我国的金融业已经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后WTO时代,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在此背景下,我国已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对我国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金融业已经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后WTO时代,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在此背景下,我国已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对我国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共同趋势下,我国现行的机构性监管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因而是金融业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在借鉴英国的功能性监管框架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脱媒、国际化、互联网化的快速推进,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原有的分业监管体系亟须全面提升。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的跨时、跨市场配置,金融监管的核心就是防范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监管部门职能发挥有限的背景下,中央决定实施分业监  相似文献   

5.
尹洪霞 《南方金融》2007,(10):37-39
在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下,我国金融业也呈现出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原有的机构性金融监管模式将面临挑战。功能性金融监管是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的监管,它是金融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模式的最优选择。本文对我国如何构建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混业经营传统的关于金融体系的“机构观点”认为,金融行业的设立与机构的组织结构是相对固定的,金融体系的调整与改革是在这个既定的前提下进行的。而默顿与博迪提出的“功能观点”认为,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跨时空配置经济资源,金融体系的功能相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更具稳定性,很少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金融体系的功能及竞争性组合方式决定了金融产品及金融机构的外在形式。因此,金融业的行业划分是相对的、动态的,金融机构的形式、金融业务范围和产品门类是可变的,它们都是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经历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的重要时期,伴随产生的跨市场金融风险因其复杂性与危害性而亟待研究。本文对跨市场金融风险界定后,将现阶段我国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载体分为三类:交叉性金融产品、全国公开性金融市场、金融控股公司。剖析了跨市场金融风险在不同载体中的传递方式与风险特点,并基于前文分析建议构建我国的"伞式综合监管 功能监管"模式,以有效防范跨市场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今年初发生的票据融资事件反映出金融体系内部的金融通道乱象问题。不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偏离自身的职能定位,通过创新金融通道"串联"模式实现资金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层层叠加延长资金链条,借金融创新之名行监管套利之实。金融通道成本最终将转嫁给资金终端需求者,从而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要根治这一金融乱象,必须通过加强监管,促使各类金融机构坚持其市场定位,约束金融机构的主业边界,通过围绕主业的创新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重庆金融》2001,(8):8-11
金融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体系,指一个国家的金融组织体系,即有些什么金融机构,它们在经济社会中各自发挥什么职能的作用,广义的金融体系,除了金融组织体系,还包括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调控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是以金融组织体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因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是金融机构。但是,除了金融机构,其他的社会机构企业和居民也可以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由于现代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高风险行业的特点,必须对金融业和金融市场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金融综合经营的推进,金融业务和金融风险出现跨业、跨市场的交叉与传染,加强功能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反映了我国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确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加强功能监管呼声的背后,我们还缺乏一些冷静和深入的思考,很多人都在谈功能监管,但到底什么是功能监管、它能解决哪些矛盾、如何定位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关系、功能监管是作为当前分业监管体制的补充还是取代分业监管和  相似文献   

11.
梅声洪  梁涛 《新金融》2016,(4):33-37
次贷危机的发生提高了人们对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关注程度,人们开始反思只强调微观审慎监管,忽视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实际上宏观审慎监管对金融消费保护具有重要影响:减少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控制金融机构的共同风险暴露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侵犯;控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跨市场、跨行业风险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侵犯以及预警与化解系统性风险,从而避免金融消费者权益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文章探讨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存在的不足,对我国如何健全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市场失灵之后,政府“看得见的手”就要对现有的金融体系进行改造,包括制度创新、机构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政策扶持来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效率的金融监管是以金融监管体系完整、监管依据充分和监管手段先进为基础,以金融政策传导的有序、畅通和统一为关键,防止金融体系的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性,结合国际、国内金融监管形式及新的监管理念、构建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总体思路,我们可以构建包括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体系、金融行业自律体系、社会联合监管防范体系四个层次的我国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能够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客观栽体,尽可能地通过科学手段解决金融体系的“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14.
粟勤 《海南金融》2014,(9):33-37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而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和金融包容性,并与主流金融进行对比,对于理解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把握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意义重大。金融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是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尽管互联网金融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和本质,但却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完善了金融功能,弥补了主流金融体系部分金融功能的缺失。为此,须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保障金融安全、改机构监管为功能监管等措施,才能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自由竞争加速了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监管框架内的适应性变革,其风险已经不再局限于混业风险;外部监管滞后和内部治理不健全有特殊的制度、市场、国情诱因。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应当构建"伞形+双峰"的监管主框架,在既有的分业机构监管基础上,引入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协调的监管机制;内部治理路径包括公司治理、股东资格、市场自律机制和信息披露规则。互联网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当从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特殊性出发,构建综合监管框架,适当引入监管外包等创新性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16.
宏观审慎监管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系统对经济体系的负外部溢出而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宏观审慎监管不仅关注外生性风险,而且重视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特征,即跨行业与时间两个视角。跨行业视角上,宏观审慎监管的任务就是发现整个系统的风险,依照单个机构风险在系统性风险中的贡献调整监管工具;时间视角上,当积累的金融失衡最终发生调整时,危机就会以资金流短缺的形式出现并随时间推移愈发严重,为抑制这种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特征,监管当局则主要通过逆周期政策实施监管。而宏观审慎监管的开展需要以会计数据为基础,以会计准则为指导,同时,进行市场约束也依赖于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和宏观审慎监管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因此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相关会计准则的调整成为监管部门和会计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成为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近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正日益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梳理和借鉴国际监管经验,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十二个原则,探索了有效的新金融监管范式。总的看来,对于互联网金融这样一类新出现的金融业态,金融监管应当体现开放性、包容性、适应性;坚持鼓励和规范并重、培育和防险并举,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构建包括市场自律、司法干预和外部监管在内的三位一体安全网,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武传德  李蒙  孙钰雯 《银行家》2022,(10):77-81+7
<正>自1987年我国首家财务公司成立以来,财务公司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12月末,全行业法人机构数量达到256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已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典型模式和有效载体,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未来,财务公司将在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创新下,在企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在金融同业的竞争合作下,以推进集团司库体系建设为发展方向,持续深化内部金融功能;以择机金融控股平台构建为发展方向,加快拓展外部金融功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控制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控制金融风险。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金融体系中仍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本文认为,从宏观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我国当前金融风险控制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与投资者风险补偿机制问题,跨市场、跨系统金融风险监管及监管当局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问题,金融危机应急处理机制问题。本文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后,在强化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全面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共识。宏观审慎监管将整个金融体系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重点关注那些对金融稳定具有系统重要性影响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采取针对性的逆周期监管措施进行调节,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包括宏观审慎监测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安排三大要素。美英等国为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立了相应的宏观审慎监管机构,其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应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实体,启动宏观审慎监测分析系统,并注重研究开发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