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元通宝的产生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钊 《西安金融》2003,(11):60-61
中国古代货币有几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青铜仿贝的产生,它标志着中国丰富的铜资源成为铸造货币的主要原料。第二次是秦始皇统一币制,它确立了外圆内方的中国货币形式和面文记重的形制。第三次当属开元通宝的铸行和使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铜钱。这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货币有几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青铜仿贝的产生,它标志着中国丰富的铜资源成为铸造货币的主要原料。第二次是秦始皇统一币制,它确立了外圆内方的中国货币形式和面文记重的形制。第三次当属开元通宝的铸行和使用。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铜钱。这一次改革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长远的影响,本文试就开元通宝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和意义进行简略讨论。隋炀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修建东都、开凿运河、游兴江都、修整长城等一系列大规模工程,以及他军事经济外扩的战略思想,造成国库的大量亏耗,使得隋末国家经济极度危机,…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早铸行铅质钱币作为流通货币使用者,比较一致的看法当属公元909-924年五代十国时期的王审知.据《十国纪年·闽史》记载:"王审知为闽王,梁贞明元年,汀州、宁化县出铅,置铅场.二年铸铅钱,与铜钱并行."所铸铅钱有大铅钱,钱文为"开元通宝"(图1),背穿上闽下月(图2);小平铅钱背有"闽"、"殷"、"福"等字.但据考古资料发现,早在唐武宗(公元841年)时期的窖藏钱币中就发现有少量的铅质开元通宝,[1]同在五代十国,刘隐割据广州一方,公元910年为后梁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其弟刘龑(yan)继职.公元917年,龑(yan)称帝于番禺(今广州),改元乾亨,国号大汉,史称南汉.《十国纪年·汉史》载:"龑(yan)以国用不足,又铸铅钱,十当铜钱一".公元918年即开铸"乾亨重宝"光背铅钱(图3),据《广西历史货币》所载,在广西南宁、玉林等地曾多次出土过背"邕"、背"邑"的"乾亨重宝"铅钱.南汉政权还曾在桂州(今桂林)铸行铅质"开元通宝"五五钱.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为什么采用元作单位呢?一种说法认为,是从我国货币单位名称发展中演变而来。我国货币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货币的单位先后经历实物单位、重量单位等,最后发展到以元作单位。货币出现元是从唐初开始的。唐朝以前,铜钱都是以重量为单位名称,如半两、五铢等。唐高祖为了整顿币制,废五铢,改为开元通宝。开元是开辟新纪元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2003年初,笔者在咸阳二0二所发掘了9座汉唐墓葬.出土了一批汉唐钱币,经整理,完整、清晰可辨的有五铢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共计362枚,现将这批钱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公元618年5月,李渊废隋帝,建立唐朝,自称皇帝,建元武德,仍用隋朝旧钱。从《旧唐书·高祖记》载:"武德四年秋七月丁卯,废五铢,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青铜所铸,青铜成份为铜锡合金,但从开元成份定性可知,开元是用铅锡青铜铸成,铅多锡少,为铅锡铜三元合金。北京毛振伟先生对二枚开  相似文献   

7.
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春三月甲午,"罢半两钱,行五铢钱"起,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除五铢钱止.这种以五铢为钱文的铢两货币前后行用了七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货币.由于历史上的多次放铸、盗铸,五铢钱的版别纷繁复杂,是品种版别最多的历史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8.
1999年夏,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石桥镇出土一批开元通宝,约3000余枚。时隔不久,与之相邻的襄樊市宜城县城关镇也出土一批开元通宝,近2000枚。这两批钱币十分相似,所出钱币均钱体规整,锈色均匀,铜质发白,轮郭深峻,文字纤细,异常精美。两批钱中均无会昌开元钱,钱径大多数在2.5厘米左右,略大于初唐开元。因此可以推断这两批钱应为盛唐时期同一时期和同一铸地的钱币。这两批钱币中版式丰富,如右挑元、双挑元、断舟通、面星、背星及月纹者很多,虽然经过多人挑选,笔者仍挑选了一些很有特点的钱币,有些较为少见。现选拓15枚附后。如图1,开元通宝大字,“…  相似文献   

9.
元宝的由来     
钱三 《中国信用卡》2007,(9S):20-20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钱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旋读为“开通元宝”的。而元代呼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含义,黄金叫做金元宝,银锭叫做银元宝。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相似文献   

10.
江东     
惊鱼拨剌燕翩翩,独自江东上钓船。 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沈郎钱”是东晋时的一种货币。东晋建立之初,沿用孙吴地区原先流通的各种钱币。晋元帝沈充开始铸五铢钱,有大、中、小三等,大者叫比轮。形容钱大如轮;中者称“四文”,一般指足重形大的五铢,可折四枚剪边五铁;小钱指五铢小钱,又名沈郎钱,直径1.8—2.2厘米,重1.5克。  相似文献   

11.
元宝的由来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钱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行世时,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旋读为"开通元  相似文献   

12.
杨建东 《西安金融》2003,(10):63-63
《钱币研究》2003年第2期刊载候海智、刘百林同志的大作《传形五铢说蜀汉》,所提供的五铢拓片应为东汉钱币,不是蜀汉五铢。传形五铢,在西汉元鼎四年的刘胜墓中已有发现,东汉、蜀汉亦有传形五铢。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径略大,而“五铢”的钱径一般小于直百五铢,蜀汉的传形五铢钱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初,笔者在咸阳二O二所发掘了9座汉唐墓葬,出土了一批汉唐钱币,经整理,完整、清晰可辨的有五铢、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共计362枚,现将这批钱币介绍如下:五铢,360枚,8座汉墓均有出土,可分为7式。Ⅰ式,78枚。“五”字交笔较直,“铢”字金头呈三角形,朱字上方下圆。有的穿上  相似文献   

14.
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废止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钱币。既有图案,又有缀文的五铢钱与同时代的缀文半两钱,见之于出土报告和著录的却不多,钱上缀文超过八个字的五铢与半两钱,更是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秋,在防城港市企沙镇再次出土一批古铜钱.这批古铜钱全部为五铢钱,约70多斤,是防城港市出土五铢钱数量最多的一次.与前几年公车镇洲美村出土的大批古铜钱不同,洲美出土的古铜钱以北宋钱为主,并夹有前朝和后代的少量钱币,这次出土的全部为青一色的五铢钱,并未夹有前朝或后代钱币,由此可以初步确定这批五铢钱是在汉朝时期沉淀在防城港市的,这对研究防城港市的货币历史、马援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泛议开元钱     
开元通宝是陕西省钱币学会研究的重点之一。曾经召开唐代钱币研讨会,编辑唐代钱币专辑,《钱币研究》历年刊登了各地发现的开元钱;并就其版别分类、铸造方法、出土断代等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就各期中的个别开元钱作一回顾性的追溯,并谈几点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董鹏冈 《西安金融》2003,(11):61-62
近来,整理所藏,发现几枚唐开元通宝钱较为特别,现介绍给大家以便共同鉴赏研究。图1,开元通宝,中开门,扁口井,短一元,通字末笔略上钩;熟坑,红古铜色包桨,径2.5,穿径0.7,厚0.1cm,重3.5g;面文开宝间,靠穿左上角有一小星,背左下外廓内侧一竖月纹。此钱精整可爱,令人爱不释手,属唐初武德开元。捡选自神木县城一铜匠旧藏的5公斤左右唐宋古钱中。图2,开元通宝,小开门,方口井,通字三点顿连,通字末笔的钩向内收,元字第二笔左挑而收笔下顿。熟坑,钱色灰白闪黄,径2.4cm,穿径0.6,厚0.1cm,重3.25g,属会昌开元钱,为零星集得。图3,开元通宝,型制同图2,但厚…  相似文献   

18.
顺治通宝背“户”,是“顺治五式”钱制中的单汉字钱。其制式仿唐会昌开元纪局纪地钱式,特点是钱背铸一汉字,以纪铸地或铸局之名。如顺治通宝背“户”者,大清户部宝泉局之铸币也。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设局开铸。会昌开元这一钱式,在宋朝时就曾得到过继承。北宋哲宗元年间铸过小  相似文献   

19.
本人集到一枚揩书至正通宝钱,径2.4厘米,重2.6克,翠绿入骨,从字体、颜色、声音来看,属真品无疑。元朝前身是蒙古国,初建于1206年,忽必烈至元8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元朝以发行纸钞为主,虽各朝都铸过铜钱,但数量甚少。改国号前后,所铸小平铜钱,多为光背,有少量星月纹,至元通宝背“王”者罕见。顺帝至正10年(1350年)铸造至正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背蒙文地支纪年,或蒙文纪值、蒙汉文纪年纪值三种。笔者查阅现代多种钱币专著和钱币目录,几乎没有涉及光背至正通宝小平钱的论述,更未见相关图拓。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  相似文献   

20.
王泰初 《西安金融》2004,(10):59-61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长安区郭杜镇西北政治学院南校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西汉御史大夫张汤墓①,该墓出土了八枚西汉五铢钱。由于张汤因诬陷而自杀于元鼎二年,即赤仄五铢始铸之年,因此张汤墓出土的这八枚五铢钱对武帝赤仄钱形、制考证有着非同寻常意义。张汤墓出土的八枚五铢钱,从实物形态归纳可分为两种:一种穿下半星、鎏金、郭较宽肉较厚,该钱仅发现一枚,重3.8克;另一种素面,字较细、郭较窄、肉较薄,共发七枚,除一枚3.7克重外其余几枚重量在2.7至2.9克之间(钱见图1至图8)。张汤墓出土的这八枚五铢钱对于考证西汉赤仄钱形、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