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区域污染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重心的概念,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计算方法,采用1986-2007年中国各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区域污染等数据,计算出各年的区域污染重心和经济重心的演变路径,从移动距离、移动方向、路径对比、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角度阐述了经济重心与区域污染重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联系.结果表明:从整体演变轨迹看,所有重心均向偏南方向移动,相互间空间关系较为紧密.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1982-2007年人口数据和GDP数据,计算了各城市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集聚特征和经济集聚特征,两者在空间上的匹配关系及不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这两个地理集中度指数将长江三角洲16城市为三种类型: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阶段内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苏州市域内,历史轨迹呈现出人口和经济重心均向西南方向移动,并在向南移动上更具相关性的特点,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人口重心的移动;分析表明,未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将趋向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地域差异及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我国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性,应用模型分析中国人口经济的地域差异与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54-2007年中国人口重心由东经116.82.北纬34.72.转移至东经116.64.北纬34.92.,中国人口集中指数由1955年的0.542降低到0.510,人口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由0.372下降到0.261;1978-2007年中国经济重心由东经119.30.北纬38.26°转移至东经118.94°北纬37.13°,经济集中指数由0.525上升到0.590,经济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由0.035上升到0.093;1978-2007人口重心在经度方向上的移动与经济重心在经度方向移动的关联度最高,在纬度方向上的移动与第一产业重心在纬度方向移动的关联度最高;经济重心在经度方向上的移动与第一产业重心在经度方向移动的关联度最高,在纬度方向上的移动与第三产业重心在纬度方向移动的关联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历史研究中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历史概念,它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本文根据客观的历史事实,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浅析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转移及其影响。通过对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研究,了解经济重心对经济的重要性,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古代中国的影响,通过对古代经济的借鉴,了解现代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工业重心东移与“十二五”期间的区域产业转移和承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的工业经济都出现了高速发展。然而,由于区域间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工业重心(表现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在区域间的不断移动和调整。这种重心的移动和调整既反映了我国  相似文献   

6.
《经济地理》2012,32(4)
1978—2008年,中国的经济重心以1991年和200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向西南、东南和东北方向移动的三个阶段。为分析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首先指出了一般的贡献度分解方法在重心法研究中的不适用性及其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夏普里值的、适用于重心法的分解方法。基于此方法,给出了在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过程中的"引擎"和"逆引擎"省市和地区,并发现:第一阶段重心西移的原因既非西部投资的延迟效应,也非广州发展的副产品,而是由于东北经济发展过缓引起的。第二阶段重心东移的主要原因并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较量的结果,而是西部经济发展速度过缓为主导,辅之以东部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所致。第三阶段重心北移的主要原因也并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效果,而是完全是由西部发展过缓引起的。最后对区域发展政策做出评价,并指出优先发展西部经济是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1978—2008年中国经济重心迁移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2008年,中国的经济重心以1991年和200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向西南、东南和东北方向移动的三个阶段。为分析重心迁移的主导因素,首先指出了一般的贡献度分解方法在重心法研究中的不适用性及其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夏普里值的、适用于重心法的分解方法。基于此方法,给出了在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过程中的"引擎"和"逆引擎"省市和地区,并发现:第一阶段重心西移的原因既非西部投资的延迟效应,也非广州发展的副产品,而是由于东北经济发展过缓引起的。第二阶段重心东移的主要原因并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较量的结果,而是西部经济发展速度过缓为主导,辅之以东部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所致。第三阶段重心北移的主要原因也并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效果,而是完全是由西部发展过缓引起的。最后对区域发展政策做出评价,并指出优先发展西部经济是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人口应与经济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采用重心理论分析了湖南省1990年以来的人口、GDP、三大产业重心的区域分布特征,并探讨了重心动态演化的原因。实证表明:1湖南省人口、经济分布存在不均衡性,主要表现为西南与东北的差异。2从移动方向上来看,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移动方向一致,均由西南向东北移动;从移动幅度和移动速度上看,人口重心的移动滞后于经济重心的移动。3均衡性表现为偏移距离按第一产业产值重心、GDP重心、第三产业产值重心、人口重心、第二产业产值重心的顺序逐步降低,且各要素分布逐渐均衡化。4第一产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力量。最后对湖南的人口合理分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区工业重心时空变动轨迹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重心模型能够直观地衡量经济属性的动态演变过程以及区域差异,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采用1989—2009年天津市人口与工业总产值数据,引入重心测度模型,以人口重心为参照,对天津市工业重心在时空上的动态演变轨迹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各区县工业差异变动规律,对重心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与人口重心在北辰区内缓慢移动不同,21年来天津市工业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由市中心移动到市区外围,且在东西方向的不均衡性显著大于南北方向。区位条件、政府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引起工业重心迁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从技术推动力、市场拉动力、管制推动力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想解法的动态评价方法、熵值法和“厚今薄古”归一化法对中国内地30个省市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进行评价,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重心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化进行综合研判。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水平不高,区域间差异较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正空间自相关,东高西低的非均衡态势显著;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重心落点集中在河南省南部地区,与经济重心和高技术产业重心的迁移轨迹具有相似性,且东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相较南北方向更大。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制定针对性策略,构建区域绿色创新网络,搭建企业、政府、高校、市场等多方力量参与的绿色创新环境平台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奶牛饲养业是现代国家农业的核心行业。大部分发达国家乳业产值一般都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3以上,所以,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奶牛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借鉴美国奶牛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利用我国已经具备的加速奶牛业发展的条件,提出一些能促进我国奶牛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梯度产业双向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深、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加快实施“产业双向转移”,在积极、合理承接国外相对先进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主动加快向国外的产业转移,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竞业禁止规范与商业秘密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香真 《经济经纬》2007,(4):150-153
在现代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商业秘密作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体现和企业经济活动发展的基石越来越受到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也成为我国司法保护的新热点。竞业禁止是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有关竞业禁止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比较灵散,不宜操作,不利于竞业禁止的规范。作者试图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竞业禁止的规范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文 《经济问题》2008,(3):124-126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资源、能源供应紧张,加之电解铝产能过度膨胀,高耗电的电解铝工业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在此形势下,了解我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国电解铝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服务业正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是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之一。正确认识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对我国服务业的成长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需要首先了解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得出评估结果并分析国际竞争力变化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操作性建议与对策措施,并在一定层面上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创新链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华  张慧  张妍 《技术经济》2008,27(7):29-32
相对于消费者服务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它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创新链中各构成要素的创新作用及相关环节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创新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却十分滞后,这已成为国家创新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为此,本文认为应从组织创新、体制创新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7.
李文昌  段琼 《技术经济》2006,25(6):41-43,13
中国入世之后,面对欧美及日本这些汽车王国的挑战,中国的汽车工业压力陡然增大,许多人对中国汽车业能否与强者抗衡并能战胜强者心里没有把握。特别是作为中国汽车业的龙头企业———一汽集团,接连主动出击,在国内进行产业整合重组,使一汽集团在新世纪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就加速行驶进入汽车工业发展的快车道,让人感到,未来几年必定是中国汽车业发展最快的几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力行业规制效果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良平  刘小倩 《财经研究》2007,33(7):134-143
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据此,国家采取了诸多规制手段,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制自然垄断环节,促进相对有效竞争,提高经济效率。4年过去了,中国电力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文章从价格水平、价格结构、行业利润和经济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检验我国电力行业的规制效果,结果显示:规制制定了合理的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改进了电力行业效率,但在规制垄断利润和制止A-J效应方面仍未成功。  相似文献   

19.
高静 《经济与管理》2008,22(2):84-87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服务业对就业吸纳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是众多学者所思考的问题。通过对中国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就业结构、服务贸易就业总量,以及服务贸易逆差对就业影响的深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应继续加强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出口,更重要的是应该加强知识密集型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将外资引入生产者服务业,这是让服务贸易吸纳更多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沿海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三来一补产业中,中间品供应绝大多数都通过进口,因此其中间品采购本地后向化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在新贸易格局下,沿海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而契机则是中间品生产转型。在实转制等外贸新政下,中国沿海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在本地后向化的中间品采购方面,还是本地后向化的转型中间品生产方面都能为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