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休闲城市的标准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城市休闲的基本问题从规划实践的角度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城市休闲的产业体系、城市休闲的游憩方式与城市休闲的空间构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2011-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于2011年11月7~10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红珠山宾馆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闲暇时间分配与生活方式变迁及其城市的休闲气质。涉及的议题有:闲暇时间与休闲生活方式之间的变化;闲暇时间合理利用的意义与价值;国家政策对个人闲暇时间分配的影响;闲暇时间面临的挑战;闲暇时间与城市文化资本的积累;城市游憩空间与价值;什么是城市的休闲气质;宜居与城市  相似文献   

3.
吴毅 《旅游学刊》2006,21(12):11-11
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即游憩商业区,是近年来随着休闲观念在城市居民中的渗透而形成的集购物和休闲两大主体功能于一体的商业区.RBD是城市中商业服务和休闲服务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是城市文化的缩影,在城市中主要承担本地居民的购物和休闲需求的任务,同时也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建设相对成熟的RBD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较为典型的有上海、苏州、南京、广州、珠海等地区.  相似文献   

4.
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魏小安  李莹 《旅游学刊》2007,22(10):71-76
随着休闲概念的普及与发展,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在研究城市休闲影响因素和城市休闲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建设休闲城市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黄泰 《旅游学刊》2011,26(9):59-65
文章立足分形信息论新视野,选取等级信息维和空间信息维两项指标,对苏州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分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苏州休闲设施系统的等级结构及空间结构均具有分形特性,信息维数深入刻画了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分异特征,也为休闲设施系统的结构优化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优化判定的标准。其次,苏州休闲设施系统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核心松散—外围紧致的分形递变趋势,自组织能力的离心化现象较突出。这种结构模式与游憩需求结构相吻合,准确反映了成熟型休闲设施系统的空间发展态势,也说明休闲设施系统发展越成熟,越需要重视自组织优化能力的引导和提升。其三,信息维可以弥补简单统计方法的不足,为基于行为统计规律的环城游憩带理论提供分形信息论的比较依据。另外,与以往研究比较发现,休闲设施和旅游景点的信息分维存在差异,从分形信息论视角证实了旅游仅仅是游憩的一种非惯常方式,游憩对城乡社会发展的意义远远大于旅游。  相似文献   

6.
公共游憩是国家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公民游憩权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央政府和城市政府主导的游憩供给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游憩需求,游憩公共供给从普遍性供给转向面向弱势群体的供给,形成了由城市政府负责的城市游憩供给、由中央政府负责的国家公园公共游憩供给,由公共部门提供基础性游憩服务、由私人部门提供高端多样化的游憩服务的格局.本文阐述了西方学者对公共游憩供给与社会政策的思辨过程,探索中国公共游憩供给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社会议程.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是需求的集合体,亦是具有一定内聚力的经济形态,其规模化发展将带来公共物品的增加和其他可消费品的多样性((3))。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的《雅典宪章》明确提出,城市具有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4项基本功能。能否很好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游憩需求,是衡量城市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一、宜居宜游:城市竞争力中休闲和旅游的直接体现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现实和潜在能力((4))。  相似文献   

8.
城市游憩导向的公园绿地深度开发——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逢军 《旅游学刊》2006,21(8):18-23
公园绿地是一类重要的城市游憩资源,城市游憩对公园绿地开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首先通过比较游憩和旅游在设施、目的地等方面选择上的差异,来说明城市游憩对于公园绿地功能开发的意义;其次通过分析政府导向型公园绿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引出城市游憩导向的概念;再次通过比较城市游憩导向的公园绿地开发与传统园林绿化的不同特点,构建城市游憩导向的概念框架;第四,通过对城市游憩导向概念框架中深度开发的内涵解析,探讨公园绿地发展的新方向;最后,以上海市为例,从综合开发、整体开发、开发内容的深化以及管理模式的更新等4个方面对城市游憩导向的公园绿地深度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唐文跃 《旅游学刊》2007,22(11):70-77
游憩者通过对游憩地环境的感知而赋予这些地方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游憩活动的参与,游憩者与游憩地之间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关系,并影响到游憩者对这些地方和休闲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及其游憩行为.这是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国外游憩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国外地方感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分析了地方感研究中主要概念的维度与态度要素构成,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同时讨论了我国地方感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指出了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0.
真实性研究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真实性既包括旅游地的原真性,也包括游憩者对旅游地真实性的感知.文章以夫子庙这个城市RBD兼历史街区为例,从游憩者①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定位于满足游憩者体验历史文化和商业消费综合性需求的景区的"真实性".通过对游憩者真实性感知的夫子庙核心景点事物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出"仿古观光活动"和"购物体闲活动"这两个构建夫子庙真实性感知的因子,并分别比较了它们对于本地市民、暂住居民和外地游憩者以及文化体验型、娱乐休闲型和综合型动机游憩者感知夫子庙真实性的重要程度,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调查表明:夫子庙景区的游憩者主要动机包括文化体验和娱乐休闲,他们对于夫子庙的客观真实性整体把握较准确,但这些游憩者即使知道夫子庙没有真实保留多少古建筑,也仍然认为夫子庙是一个成功体现了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游览区.  相似文献   

11.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dwindling natural areas can negatively impact a destination's image. Nonprofit land trusts have become important organizations in the US conservation movement and elsewhere. Their method of negotiating with landowners to protect land, yet leave the land in private ownership and on the tax rolls, is often popular with the public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is study explains how land trusts operate. It measured the collaboration potential between land trusts and tourism entities in the US, from the land trust representatives’ point of view, by embedding six propositions considered necessary for collaboration into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 email survey of land trusts in the US yielded 279 usable replies. Approximately 71% of the representatives’ intention to collaborate was accounted for, with opinions of peers (subjective norm) providing the most influence; 64% of the representatives’ attitude toward collaboration was identified. Land trusts were found to be able and willing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economical method of protecting the landscape, while working with tourism entities that could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 promotion and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areas to both local population and tourists.  相似文献   

12.
Tourism involving national parks manifests itself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as heritage tourism because national parks represent important symbols of the national landscape. This paper traces the journey of the proposed National Park Thy in northwestern Denmark from ordinary landscape to symbolic landscape, to candidacy for national park status and focus for heritage tourism.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ocesses at work in Denmark are similar to those underpinning the creation of national parks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3.
旅游服务损害赔偿责任相关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治国 《旅游学刊》2001,16(4):69-72
旅游给人们带来精神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中旅行社违约给旅游者造成损害的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此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旅游合同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损害赔偿责任承担的问题,同时通过对旅游本质分析和对精神损害赔偿本质及其适用范围的分析,指出为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对旅行社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应予赔偿。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土地增值收益再分配过程的土地收储,不断导致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识别居民对土地收储意愿态度特征及其作用机制,不但有助于乡村旅游开发土地收储的顺利进行,更对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北W村为例,采用扎根理论对非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的536条数据资料进行层级编码分析,探析乡村旅游开发土地收储阶段居民征地意愿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居民在土地收储阶段的意愿会依据个体条件产生差异化价值需求,并根据需求的被满足程度形成积极响应、条件支持、矛盾屈从和顽强抵抗4种典型形态。通过扎根理论形成的"条件-需求-意愿"作用路径,可对意愿细分形成原因进行阐释,其本质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地理环境影响人行为选择的一种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境外国家公园社区管理冲突:表现、溯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燕  邓毅  张浩  王建英  梁滨 《旅游学刊》2017,(1):111-122
国家公园社区冲突研究对于目前中国正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以境外国家公园社区冲突为现实案例,梳理公园管理机构与社区之间冲突的具体表现,发现社区冲突是由公园定界、公园生态保护和公园开发利用3个方面所引致,由此追根溯源至土地政策、利益机制和管理手段。当这三者置身于国家公园体制框架中时,从土地权属保障制度、社区参与制度和特许经营制度3个方面着手预防或改善公园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文章提出的4类土地权属关系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的矛盾,PAC模式保证了社区在国家公园利益分配和补偿中的重要地位,透明顺畅的信息沟通增强社区对公园的信任和信心,社区特许经营制度向社区的倾斜可保障失地社区居民生计。当社区居民“得以偿失”,社区冲突就会止于源头。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competency advocates argue that competency-based pay (CBP) can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improv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few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BP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workplace. This study examines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CBP and their creative performance, along with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in this relationship. A survey design with a sample of 219 Hong Kong Chinese employees from the hotel and service sectors was adopted. The results support that employee creativity is predicted by both CBP (reward for knowledge and reward for skill)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need for achievement, need for power). In addition, need for power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BP (reward for knowledge and reward for skill)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产权边界、层次差异与旅游用地资源配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任何权利的界定都是不充分的,部分权利因而被置于公共领域。残缺的权利如果未能赋予另一有行动能力和意愿的主体,其租金将在竞争中趋于消散,产生资源配置无效率。我国旅游用地制度造成了旅游相关主体的产权残缺,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也影响人们之间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8.
文谨  宫辉力 《旅游学刊》2007,22(9):18-22
了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各种信息的需求,对于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自助旅游者的角度,以北京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自助旅游者对北京有关信息的需求,探讨了游客社会特征、收入与其对目的地信息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社会特征和收入不同,自助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有显著差别.旅游目的地的自身特点也影响自助旅游者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9.
旅游区服务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莹 《旅游学刊》2001,16(5):33-38
文章从旅游区服务质量标准制定的两大过程、四个环节出发,分析了目前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有效控制旅游区服务质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国外休假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劲松 《旅游学刊》2006,21(11):19-24
中国休假制度的改进和完善,离不开对国际经验的借鉴.本文首先对国外休假制度和休假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接着针对中国情况,深入探究了其对中国休假制度的借鉴作用.本文从新的视角审视了中国休假制度,拓展了休假制度研究的领域,并且指明了中国休假制度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