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会再次考察温州,深感今日的温州巳非昔日可比,特别是那些在同行业中声名卓著的企业,他们的经营理念,质量观念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温州的打火机是温州人的骄傲,它把温州人"小商品,大市场"的理念演绎到了一种极至.一个小小的打火机,一年的产值达几十亿,占世界打火机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可从去年10月份开始,温州的打火机厂商就笑不起来了,欧盟将要推出CR法案,这个法案将可能使温州的打火机业一蹶不振.温州的扣火机命运如何.  相似文献   

3.
杨波 《发展》2004,(2):20-21
“温州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曾在我国受到普遍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近年来,温州的会展业也以自身的模式,快速发展着。一次出差的机会,让我有机会采访了温州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徐日盈……。温州市会展业协会于2001年5月21日成立。现有协会会员63个,由温州地区从事会议、展览、广告、展示设备、服务等业务的企业、个人以及与会展业相关的社会团体自愿组成,属非营利性、自律性社会团体法人。据协会统计,2002年是温州会展业最活跃的一年,召开了首届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为温州展览规模和档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2年温州展…  相似文献   

4.
温州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可表述为“更加富裕、文明、和谐、大气的国际性工贸名城”。要淡化过去人们心目中的“吃在温州”、“穿在温州”等印象,树立温州是“创业乐王”、“人才高地”“活力源泉”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5.
温州,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奇迹,一个被海内外媒体不间断追逐的沿海山城,曾让多少人为之喝彩、为之鼓吹。正当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的“温州模式”大红大紫的烟尘慢慢消退时,最近,温州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这次关注对温州却不是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一个品牌符号,这座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创”的意识、“放”的姿态、“民”的力量,感受到这座商业城市商气四溢、商机四伏、商潮四涌的独特魅力;温州人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种典型代表。 2005年12月8日,在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民营企业 (中国·温州)对话世界500强”活动中,温州商人——  相似文献   

7.
“模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架.也不是样板和楷模。“温州模式”的运行形成了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秩序”。有了这样一种“自发秩序”.温州人就有无穷的应变能力.就会催生出“新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8.
温州鞋业在国外市场屡遭损失,原因值得深思 温州企业与政府、与当地人,没有很好的融合,以及其危机意识不够,都是导致温州企业受损的原因。温州企业只是在海外发展的我国企业的一部分,他们的失败教训对其他在海外的发展企业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方经济》2003,(9):1-1
谈民营经济就不能不说"苏温模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作为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探索模式的代表,"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哪种才是中国应该走的道路,成为当时颇具争议的话题,甚至上升到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高度.二十多年后,两种模式之争似乎以"苏南模式"向"温州模式"转化而终结.  相似文献   

10.
由企业外迁引起的对"温州模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温州是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时间里,温州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速度、水平和活力三项指标曾高居全国前列,拥有"中国鞋都"、"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包装城"等19个"国"字规模的产业.温州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快速、制度创新活跃的一块热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在全国名列前茅,率先以市场化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土财主"到"资本家"温商热衷深造谋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从"土财主"向"资本家"转型的关键时期,把生意做到世界各个角落的温州商人开始热衷深造谋转型。浙江大学EMBA俱乐部瞅准时机,近  相似文献   

12.
绿色壁垒作为环境问题跨界化及环境治理全球化的产物,是该开放体系的表征。绿色壁垒具双重属性:对于环境保护,其有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各国实际状况的差异与相关标准与规则的模糊性,也使其有被狭隘贸易保护主义者滥用,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可能。温州 CR 法案让我们意识到应对壁垒既需政府护航,更需各主体自觉;触摸到建构温州多中心环境行政范式的本土资源,更让我们感受到全球市民社会力量的涌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浙江省温州市扶贫老区工作办公室,于9月21日邀请全市革命老区的老红军、老交通员、老游击队员及老党员代表参加“温州市革命老区‘三老’代表座谈会”,与几十年来为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前辈同庆共和国五十华诞,共叙温州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变化真大啊在这次座谈会上,“三老”代表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变化真大啊!”举行座谈会之前,温州市扶贫老区工作办公室组织“三老”代表一行,参观了温州的城市建设,温州大桥、飞机场…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起,温州市委、市政府针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问题,在温州开展“效能革命”,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效能革命”不亚于一场风暴。到目前为止,全市有400余名机关干部落马,148余名工作人员因违反规定而受到行政告诫、降级、降职、撤职和辞退等处理,260多人被通报批评,温州“效能革命”活动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引起  相似文献   

15.
沈云 《沪港经济》2003,(8):45-46
据悉,上海南汇将惊现“五角大楼”,不过,这不是美国国防部在中国的克隆,而是一座超大型口岸商贸物流中心的崛起。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五角大楼”开发商——上海麦格茂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昌宁。温州实业家的世纪梦想 《沪港经济》记者:目前,国内不少民营企业家都加大了在上海的投资力度,你来自温州,能否介绍一下温州老板在这方面的情况? 胡昌宁:我认为,现在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长江三  相似文献   

16.
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瑾 《北方经济》2002,(10):27-28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钢铁、汽车挡风玻璃等出口产品接连在美国遭受反倾销制裁,温州出口欧洲打火机的命运又即将受到来自欧盟CR法案的威胁.虽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但遭遇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眼下最大的烦扰.  相似文献   

17.
言实 《浙江经济》2004,(9):44-45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的现象——炒房。从去年起关于温州购房团的种种说法就不绝于耳.很多人将上海、抗州等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原因归咎于温州购房团的大举进入,眼下.长三角地区反“炒房”的政策频频出台.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不约而同地祭起了交易、税收等政策调控的利剑.以封杀“炒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中旬,在中国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地区,"中瑞"、"中驰"两家民间财团相继挂牌.财团的诞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财团俨然成为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时隔4个月,在2004年国庆前夕,两家财团高薪礼聘的职业经理人悄然离去.中瑞财团成立后首个大型运作项目中瑞·曼哈顿空中别墅的二期土地款延期交付,温州当地的金融机构也接到指令,严格控制对两家财团的大额贷款.两家财团经营同时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19.
任晓 《浙江经济》2004,(20):37-38
温州的市场体制大体上还是一种古典的初级的市场经济体制。完成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要靠长期的制度演化。而制度变迁的结果可能是不确定的,有可能会出现对初级市场经济制度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在中国,有什么比钱还值钱,那一定是土地。在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的一个区域土地市场必然会产生一个价格最高者即地王,而地王市场的狂热程度则是另一种对中国经济极为重要的预示。中国房市路在何方,一切还看地王。回望整个2010年,地王迭出,势不可挡。在京沪这样的地王故地,新地王在各大央企和巨鳄的角逐中不断刷新纪录,制造了令人瞠目、近乎泡沫的价格标尺;在东莞与南京,另类地王叙述着更多值得玩味的业态内涵;而在财都温州,地王的出现则似乎宣示了温州资本的最新走向。而以上的种种,都显示出中国的房地产业今后走向。如果把北京的土地全部卖掉,可以制造出超过美国一年的GDP的财富,那么中国的房地产是成了佛还是成了妖?如果地王的制造成为资本们习以为常的游戏,那么谁又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不论如何质疑,显然在2011年,我们仍不容易与地王说再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