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煤炭矿区多数远离经济和交通发达的中心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社会化功能同步建立,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我国资源型工矿城市的一条发展轨迹。尽管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之一是逐渐剥离企业长期以来担负的社会化职能,但是,从我国煤炭矿区的特点来看,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矿区建设必须与所在地的城乡社会发展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矿区生态恢复成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的煤炭矿区生态系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煤炭矿区的生态恢复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本文将现有的煤炭矿区生态恢复技术加以总结,进行了煤炭矿区生态恢复的成本研究,提出了原有使用价值和转换使用价值生态恢复类型下,煤炭矿区生态恢复成本的不同组合.从而为煤炭矿区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建立可供参考的成本预算模式,促进煤炭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考察鲁尔矿区的衰变过程,是对其形成、发展、兴盛、衰退、再生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内在规律性,为我国老矿区的再生提供有益的经验。 鲁尔矿区是德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区,长期被称为“德国工业引擎”。鲁尔矿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地质储量约2000亿吨,占原西德煤炭总储量的75%,煤炭质量好,品种齐全。鲁尔矿区利用其煤炭、内外交通及地理位置等区域优势,以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基础,建立了以煤炭、钢铁、重型机械、基础化工为主体的工业生产结构体系。鲁尔矿区曾经生产原西德全国90%的焦炭、30%的化工产品和80%的钢铁,其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以上,形成了以埃森、杜伊斯  相似文献   

4.
浅谈构筑韩城矿区煤炭营销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构筑韩城矿区煤炭营销新格局韩城矿务局运销公司宇文建民市场经济中,煤炭企业的效益、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来自于煤炭消费市场的"用户"。韩城矿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煤炭经营和销售有长足的发展,但与山西的潞安、晋城局相比差距很大。目前我局煤炭产品品种少,成本高而...  相似文献   

5.
从煤炭战略布局角度谈加大盘江矿区开发的意义重庆煤炭设计研究院杨勇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据预测,到2000年对煤炭的需求为14.5亿t,2010年为18亿t,2020年为22亿t。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相似文献   

6.
煤炭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随着煤炭工业的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伴随矿区的开发建设而产生的。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煤炭资源的行业发展,也影响了人类本身的生活环境。为此,本文阐释了矿区环境建设的内涵,分析了煤炭矿区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为了实现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使资源再利用技术有效的被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煤炭矿区的大气、水资源和土地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已逐渐成为影响矿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矿区生态产业链理论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矿区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改善生态环境。文章以超化矿区为例,根据煤炭生产特点,对矿区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延伸和优化,并对延伸后的产业链结构进行了相关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8.
煤炭矿区作为二氧化碳重要的地质封存场所,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阐述了在实现“双碳”目标下,煤炭矿区节能降碳路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煤炭矿区节能降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煤炭矿区所面临的形势,分别从政策法规、项目改造、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矿区资源等多方面提出煤炭矿区节能降碳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推动煤炭矿区朝着绿色、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略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矿区自营铁路的行为吴云,范玉坤矿区自营铁路作为矿区的基本生产单位,是由整个矿区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但作为分工它又是煤炭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它的产品是煤炭和材料的"位移"。其产品质量特性是安全、优质、经济、便利。由此可以看出,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矿区资源衰竭和矿业经济衰退,导致矿产企业弱化、农村空心化、环境重度污染等发展问题,实现京津冀矿区城乡绿色协调发展非常重要。首先提出矿区城乡经济面临的困境,然后分析京津冀矿区资源土地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矿区特点,提出了矿区经济发展优化建议:优化矿区发展空间布局,矿产工业与生态协调绿色发展,构建矿区乡村人才战略,借助矿产企业智能化发展的乡村建设,加强矿区制度建设和区域经济转型,为矿区城乡经济的具体实现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矿区开发强度是矿区开发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矿区内所有矿井连续服务年限的综合表现。一个矿区服务年限的长短,不仅直接影响着全部矿井建筑和设备、设施能否获得充分利用,而且也影响着矿区的全部辅助和附属企事业的规模和发展。由于矿区(特别是大矿区)生产的煤炭主要供一个甚至几个地区的工业使用,所以矿区的开发规模和服务年限还将对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布局(包括交通运输)产生影响。因此,根据矿区的具体条件合理地确定其开发强度,即  相似文献   

12.
神华新街矿区是神华集团今后最主要的煤炭生产接续基地和神华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提出了神华新街矿区建设目标,并从科学规划、数字化矿区、施工工艺创新、生态与环境保护并重、持续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认为神华新街矿区的建设必须科学规划、持续创新和高起点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煤炭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及我国煤炭资源形势,详细分析总结了我国在煤炭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煤炭行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及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矿区生态产业链,并分析了煤炭矿区产业链的优点。最后构建了一个煤炭矿区生态产业链,并分析了构建煤炭矿区产业链所带来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发展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作用。作为陕北煤炭基地的主力矿区,榆神矿区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在为国家提供优质煤炭的同时,煤炭开发对地下水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煤矿环评实施近40年,对规范煤炭绿色开采、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做出重要贡献,但由于理论认识不足,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矿井涌水量、地下水位等预测方面,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影响了煤矿地下水环评的准确性。本文以榆神矿区为例,梳理不同阶段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矿井涌水量等预测方法,分析预测值失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新阶段煤炭开发地下水影响预测评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煤炭企业集团各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实践党的和谐社会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要求,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努力建设和谐矿区。一、确立目标,明确创建和谐矿区的发展方向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的重大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社会组织的细胞,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无疑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和责…  相似文献   

16.
神东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东矿区是我国重点规划建设的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匮乏的水资源对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统筹规划和保护好矿区生态环境,是神东矿区开发中需要长期面对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借鉴企业形象设计和地区形象设计的有关理论 ,结合矿区的特殊性 ,建立一套适合于矿区发展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矿区形象设计方法和理论 ,是很有必要的。矿区形象设计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矿区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形象建设 ,涉及到本地区的发展规模、速度、水平、质量和模式等内容 ,是企业形象设计的扩大和延伸 ,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一、矿区形象设计执行机构设置和总体计划安排矿区形象建设不是一次性的工作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的调整完善 ,所以必须成立专…  相似文献   

18.
煤炭矿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产业链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煤炭矿区是由于煤炭资源开采加工行为而形成的持续具有共同经济特性、社会功能和环境属性的经济地理区域。在煤炭矿区中,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和支持本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期以来,煤炭矿区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煤炭矿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尖锐复杂的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淮南矿区地处华东经济腹地.淮南市是典型的煤炭城市.煤矿发展对当地贡献大,也带来安全、生态、企地工农等一系列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淮南矿业集团紧紧抓住煤炭行业进入大发展和产业升级时期的利好机遇.努力使科学发展观在企业具体化,大力建设和谐矿区,提升了企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归纳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而根据煤炭矿区开发的水资源影响及其特点,分析了各种方法在煤炭矿区规划环评中的适用性,认为水资源供需平衡法比较符合矿区实际,适用性较强。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法的通用模式进行了调整,提出了适合煤炭矿区规划环评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