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决军转民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通过多年军转民的实践活动,寻找适合自身发展并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在追求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3.
军民融合装备研发投资中介,是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具有军民融合性质的、以促进军民融合式装备研发为目的的投资中介。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性质的投资中介。 相似文献
4.
所谓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理,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从军民产业融合的含义和特征看军民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军工产业创新,进而推动军民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改变原有的两大产业内部的垄断和竞争,使得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有利于提升军工产业和民用产业一致对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创新的组织边界模糊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用户的参与度增加、组织学习和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增加.网络环境下未来的技术创新组织发展趋势将进一步趋于无边界化、虚拟化和网络化.对思科公司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拉动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抉择,军民融合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良性互动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8.
9.
早期西方国家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是基于熊彼特的“线性模式”理论,技术创新被看作是一个线性过程,即发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并且这一过程是在企业内部发生,而其它企业采用新技术或开发新产品则是技术创新的扩散。因此研究与开发被认为是影响技术创新成败的最主要因素。后来随着技术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一定遵循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有不同的创新源。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企业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都有可能创新,而且创新通常在研究开发活动之外,在生产实践和…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中小企业创业导向、知识获取与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462份中小企业有效样本问卷调查,使用SPSS18和AMOS20.0分析测试创业导向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导向中的风险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在引入知识获取与整合变量后都变弱了,此时通过知识获取与整合创业导向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知识获取与整合可以作为创业导向风险维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而通过知识获取与整合并不影响创业导向创新维度和前瞻维度对于技术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因此,知识获取与整合在这种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中,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的融合发展愈发明显.立足中国情境,提出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的融合理论框架,以进一步厘清融合过程中所蕴含的机理.其中,外部环境主要分析制度供给、产业供给和要素供给对两者融合的外生推力作用;内部核心以5W1H作为关键维度,使用战略路线图工具分析两者融合的内生拉力作用.研究认为,要善于利用外部环境资源,并准确把握内部核心环节,才能推动产生1+1>2的融合效益,为高质量推动两者融合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结合全球石墨烯产业发明人和组织的联合申请专利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网络结构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深入讨论组织内部发明人网络密度、地理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心性与技术创新存在倒U形关系,过度的中心性对组织创新产生不利影响,发明人网络密度提升既可以增强中心性的积极作用,也可以降低过度中心性带来的负向效应;结构洞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向U形关系,且网络密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地理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均在网络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上具有调节作用,且前者的效应显著更强,即地理距离越近,越有利发挥网络结构带来的优势,加速异质性创新资源在网络的流动,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有效转化,提升组织技术创新能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通过动态调整组织内部发明人专利网络和组织间合作网络进而提升石墨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以在广东进行实施许可的388项农业发明专利为依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创新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专利实施许可网络特征。得出以下结论:①技术创新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让与专利来源具有明显的地理邻近特征,广东本省的让与专利数量最多;受让专利分布具有明显的经济邻近特征,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核心区受让专利数量最多。②个人、民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是让与专利的主要个体,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受让专利的主要个体,而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是促进技术创新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③技术创新服务广东乡村振兴的专利实施许可网络呈现一定“小世界”特征,网络结构呈较明显的“大分散、小聚集”趋势;个人、民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网络广度和深度拓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产业集群、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等基本理论,从网络结构的视角,在剖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主体、基础机制,并在知识创新动态性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包括知识找寻与获取、知识传递与扩散、知识引进与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的四阶段路径模型。以知识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成长提供有意义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在论证工业化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现状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技术层次相对偏低是我国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在于推动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