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环境对撬装LNG液化装置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严重降低深冷设备的液化能力,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高温环境对液化工艺的影响。采用加装冷水机组的措施克服了高温环境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液化装置处理量。  相似文献   

2.
液化天然气(LNG)在国民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LNG装置中用到的深冷阀门是项目的重要设备之一。本文从阀门的设计选型出发,阐述了LNG用深冷阀门的材料选用及处理特殊要求;对LNG深冷阀门的型式选择做了说明;对LNG深冷阀门的设计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阀门检验试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拥有数以万亿立方米计的含氧煤层气,此前都是直接向大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前不久,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北京赞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的含氧煤层气分离液化工业实验,在山西阳泉获得圆满成功。这一突破,将使我国的含氧煤层气资源作为清洁能源加以利用,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煤矿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系统总结了“十三五”以来煤矿区煤层气在地面开发、井下抽采、集输和利用方面技术发展基础;基于构建的煤矿区煤层气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从技术-经济-环境多维度指标量化评价了垂直井、丛式井、水平井、U型井4项典型地面开发技术,顶板高位钻孔抽采、本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和底板穿层钻孔抽采3项典型井下抽采技术,管道集输、压缩煤层气集输、液化煤层气集输3项集输技术,以及不同浓度煤层气发电、供热、制LNG和CNG等7项利用技术的综合效益。通过科学量化评价煤矿区煤层气开发—集输—利用全产业链的技术水平、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对煤矿区煤层气产业发展技术优选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油、气资源有限而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能源构成中占70%,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应从总量控制、调整结构、加速寻找低硫煤、加速东部勘探、积极开发煤层气和煤的液化、气化、洁净煤技术,加大洗选能力诸方面工作入手,保证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轻烃回收深冷装置运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天然气处理能力下降和轻烃收率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水化物冻堵、深冷区冷箱堵塞,分离器降液不畅、制冷膨胀比不足、膨胀机运行瓶颈等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高装置处理量和轻烃收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轻烃回收装置冷箱流道压差高是深冷轻烃回收工艺的常见问题,影响冷箱换热效果和安全运行,通常处理方式为注甲醇消压差和装置降负荷升温热吹。针对辽河油田的轻烃处理装置,分析冷箱流道压差高原因并制定对应措施,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目前,分子筛脱水是深冷装置中应用相对广泛,技术相对成熟的脱水系统。文章阐述了天然气脱水对深冷装置稳定运行的重要性,研究了分子筛脱水系统的工艺原理,分析了入口温度、吸附周期、再生气的流量、温度等因素对分子筛脱水效果以及分子筛使用寿命的影响,为分子筛脱水系统各工况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马倩 《化工管理》2023,(16):126-128
文章针对深冷空气分离法在制氧系统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从深冷空气分离法入手,分析了深冷空气分离法的主要原理和应用优势,并深入探讨了深冷空气分离法在制氧系统当中的实际应用要点,包括系统设计要求、原则、工艺流程以及机组设备等,并探讨了深冷空气分离法制氧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将制冷空气分离法应用在制氧系统当中,能够有效提高制氧量和氧气提取率,实现生产装置小型化,有助于降低成本费用,是提升氧气制备质量效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液化石油气虽然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新型资源,但是在存储以及运输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液化石油气储运及安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深冷液化空气储能技术,是将电能转化为液态空气的内能以实现能量存储的技术。储能时,电能将空气压缩、冷却并液化,同时存储该过程中释放的热能,用于释能时加热空气:释能时,液态空气被加压、气化,推动轮机发电,同时存储该过程的冷能,用于储能时冷却空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所使用的设备也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重要但是有与生产技术相匹配的生产设备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在工业生产中空气分离主要是通过深冷空气分离装置进行的,而深冷空气分离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空气中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以及其他气体进行分离,从而得到生产所需的气体。本文主要对深冷空气分离装置工艺特点以及设计原则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短缺,而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以煤液化技术使煤炭液体化产生的煤液化油来代替原油进行加氢改质工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神华集团百万吨级的煤直接液化项目中的以煤直接液化油为主要原料的加氢改质装置在节能降耗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其通过2008年试车成功以后多年来的开停工经验,在原装置基础上不断的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有效的节约和利用了能源,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了长足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实用技术     
含氧煤层气分离液化在山西实验成功并将工业化生产我国对含氧煤层气分离液化已于日前在山西省阳泉市阳煤集团实验成功。据介绍,这标志着数以万亿计立方米的清洁能源将广泛地用于工业、民用等领域,是我国矿井煤层气综合利用领域里的一场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的脱除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天然气生产中这种问题已经成为常见的问题。由于深冷装置入口气的二氧化碳量往往会超过生产设计值,逐渐成为天然气生产的制约瓶颈,本文就二氧化碳的脱离技术进行介绍,对膜分离法在深冷装置中应用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深冷装置中的脱水后天然气去除细小粉尘的分子筛过滤器选型,对后续进入采用板翅式换热器的狭窄致密通道顺畅换冷降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粉尘过滤器选型失误将运行装置的连续运行和板翅式换热器的通道淤堵,同时粉尘过滤器和板翅换热器压降增加导致气体进入到下端流程膨胀机的压力减小,进一步影响到液化产品的收率与经济效益。通过对各型过滤器筛选,改型为多组骨架外衬玻纤无纺布高效过滤器,实现了对分子筛粉尘有效拦截,减小了工作压差和停产拆卸解堵,延长了装置的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主要赋存于石炭-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三套煤系地层中,资源储量巨大,为10.7×1012m3。开发利用主要是二叠-三叠系煤层气为主,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以韩城、卓贺、庆阳地区为主,占煤层气资源储量60%。从发展战略问题角度来看:先采气,后采煤。通过地面开发和井下抽采利用,可加快煤矿瓦斯治理,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安全、环保多重效益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达36.81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是10.87万亿立方米,具备规模开发的资源基础。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煤层气产业,特别是地面开发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体制、技术、经济性及基础设施等是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国家能源局出台了《煤层气产业政策》,在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矿权重叠、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意见,为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步伐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煤层气产业将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开发利用综合效益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层气是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煤层气不仅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而且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问题,对于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煤层气开发利用效益的评估一直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综合价值进行定量评估成为当前一大难题。笔者将煤层气开发利用综合效益指标划分为环境效益、安全效益和能源效益三大评估指标,并结合煤层气开发利用工程实践,构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综合效益评估的定量模型,为我国煤层气资源的综合价值评估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同时也为政府和企业开发煤层气项目、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政策法规     
国家能源局发布煤层气产业政策 3月初,国家能源局发布《煤层气产业政策》,政策包括煤层气产业发展目标、市场准入条件、勘探开发布局、技术装备研发、资源协调开发、安全节能环保等内容。在产业准入方面,要求煤层气企业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和工程技术实力,从事勘探开发相关业务应具备相应资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