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中国1991-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和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省际TFP增长率的提高,并有效抑制了资本的“粗放式”积累,这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出于自身财政压力和政治晋升压力等原因,地方政府会直接或间接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这会固化中国目前依靠资本投入和积累速度提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金融发展和财政压力的地区差异,也会造成落后地区以更为“粗放”的方式实现增长。这会加剧落后地区金融风险的积累,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协调中国的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增长方式转移不再是一个“长期问题”,而是成为了2010年“刻不容缓”的经济目标。更重要的是“刻不容缓”的转型,将通过民生的改善来保增长调结构的方式得到推动。只要“国计”以“民生”为目标,再复杂的转型矛盾,再复杂的结构调整,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也能够理顺头绪。  相似文献   

3.
今后五年,浙江发展将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在这种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服务业水平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浙江“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咯重点,建立‘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之后,如何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发展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甘肃省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脱钩关系的分析,结果是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近期明显表现为弱脱钩状态的结论。同时基于环境库兹尼茨曲线(EKC)的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甘肃省的EKC曲线既不像某些国家所呈现的“U”形或者倒“U”形,也不像东部某些省份所呈现的“N”形或者倒“N”形,而是单调递增的一次形,说明甘肃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表现为正相关的单增关系,甘肃省的减排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分别从法律政策法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路径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11,(1):10-11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开局年” 2010年12月29日在杭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围绕“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2011年工作要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把深入推进“四大建设”作为重要着力点,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把保持物价平稳运行作为紧迫任务,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转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经济发展正处于宏观调控背景下短周期经济增长转折点和发展阶段转换中经济转型分叉点的“双碰头”,其转型的核心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7.
不能再简单地“扩内需、保增长”,应当着眼于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政策适度扩张,促进经济转型;货币政策要努力引导信贷资金“向下走”  相似文献   

8.
转型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直接决定着2020年中国能否实现全面小康,而“十二五”将是实现转型的关键五年。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世界呈现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区域化趋势。发展在这个新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转型,包括战略转型、经济转型、制度转型以及政府转型,其中经济转型是发展转型的核心。毋庸置疑,经济转型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通过从高速向“中速”增长的模式转化,努力实现政府从“经营型”到“服务型”的历史转型。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我们不再简单地以提高经济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姚先国 《浙江经济》2010,(23):16-17
经济发展过程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重要的是在危机时抓住机遇,调整结构,提升经济素质,加快转型,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转型比短期增长更重要,浙江应咬定转型不放松,率先实现增长方式转换和发展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典型的“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特征。这种发展模式在带来经济上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必须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文章对现行扩内需政策的效果进行了简要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增长模式转型在目标上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均衡和可持续性;在涵义上要强调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比较和竞争优势,并且对中国经济规模扩大后的对外经济关系作出适应性调整。面对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增长模式转型应当实施扩大内需、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稳定增长、金融改革和开放升级等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体制转型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转型国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近十多年来俄罗斯在体制转型方面迈出了大步,并使经济从衰退转入上升轨道,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对俄罗斯经济增长转型和宏现稳定设法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经济转型与增长方式转型这种双转型的内在联系和互动规律,对我国不无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5.
刘美 《环球财经》2012,(1):70-71
在2011年APEC峰会中,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各国关注的话题。龙柏宏易资本集团董事长王平从一名资深PE(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人的角度,向《环球财经》讲述了他对经济转型的理解:“促进内需对于经济转型非常重要,而在这个大的领域内,存在六方面的机遇。”而在实体经济转型过程中,投资业不仅面临很多机遇,也将迎接巨大的挑战。王平认为,PE行业应当积极转变盈利模式,“从财务型投资模式向提升价值、并购整合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为投资人带来持续的高回报。”  相似文献   

16.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稳定增长区间,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够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仍不够强劲,要全力以赴抓项目扩内需、抓产业促转型、抓改革增活力、抓民生保和谐,为明年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坚决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稳定增长区间,呈现出“增长平稳、转型提速、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不失时机地推进发展模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4,(22):14-16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的重要关头。必须加快推进增长方式、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三个转型,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结构由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结构转型,并实现这三个转型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2009年滦县要围绕“跨越发展、经济转型、改善民生”三大任务,以“跨越攻坚年”活动为主线,负重奋进,合力攻坚,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4%、16.6%和30%,实现科学发展的崭新跨越。  相似文献   

19.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充分估计中国经济增长“代价”。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特别是2003-2007年间以年均两位数的GDP增长速度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奇迹”。然而,伴随这一奇迹般增长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文汇》2007,(1):98-98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中心于2000年2月重建,并在2000年10月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任主任为张军教授。中心在科研上倡导中国现实问题导向,致力于中国经济市场转型、经济增长、工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