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其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果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结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就企业存货减值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税务会计处理分别介绍如下:一、存货减值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企业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新准则对存货的会计处理在内容上变化不大,但涉及了第1、7、12、17和20号准则。本文重点分析新准则体系中有关存货会计处理的几点变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浅议非正常损失存货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存货的非正常损失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处理项目。企业发生存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如果不按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规定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企业利润不实,在纳税方面,也影响到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正确完整缴纳。 相似文献
5.
6.
对企业来说,存货是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新存货准则比旧存货准则更充分地揭示了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业绩进行了比较正确的衡量。旧准则在对存货计价时,只是按历史成本登记账簿,并没有引入公允价值。而新准则在对存货计价时,既峰持了以历史成本为主,义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对一些因为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增加的存货用公分价值计价。 相似文献
7.
按照税法的规定,非正常损失的存货是指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存货。本文主要讨论了企业增值税法限定下的存货非正常损坏的范围和内涵,存货非正常损失的基本会计处理以及涉及变价收入的存货非正常损失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情形的存货损失。不同原因产生的存货损失在会计及税务处理上存在差异,合理地区分存货损失,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财税处理。本文主要对存货损失的会计及增值税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情形的存货损失.不同原因产生的存货损失在会计及税务处理上存在差异,合理地区分存货损失,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财税处理.本文主要对存货损失的会计及增值税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齐新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4,(4):110-111
企业以存货对外捐赠,会计和税法规定存在差异。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各税种均对视同销售有所规定,但对视同销售的规定宏观原则上相同但具体规定又不完全一致。会计上只对确认收入和捐赠支出如何核算有规定,但视同销售的捐赠如何处理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并在实务中产生了不确认收入派和确认收入派两类观点。我国应尽量缩小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细化《企业会计准则》,以减少纳税调整业务量和工作量,更好地避免偷、漏、避税等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上处理不同。本文分别对外购无形资产、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会计与税法处理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做好实务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以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各种会计标准的结构、模式不同,相同会计标准又在不同的范围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构成复杂多样使企业存货会计核算变得有些茫然,会计实务中不断出现旧问题、新情况,特别是出现一些常规存货入账价值错误,存货发出处理随意、混乱等浅层问题,需要对企业存货会计核算的有关现行会计标准及会计实务处理加以梳理浅析,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因此,本文就企业存货会计基本原则及其他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存货只有对集团外企业实现销售才能作为存货销售利润实现来处理。内部购销行为实质是集团内存货的内部调拨,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要把集团内销售方未实现的的利润抵消。 相似文献
15.
16.
存货暂估入库是企业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因为在材料到达企业之后,其发票还未达到,只能将其作为正常外购入库来进行核算,企业之所以会出现存货暂估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会计分期导致,虽然存货暂估入库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但是会涉及到很多会计处理,需要及时的处理,否则会影响最终的企业核算。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内部存货交易形成的内部未实现销售利润,使得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文根据存货是否发生减值探讨了内部存货交易抵销产生的所得税问题,以期对会计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已于 2 0 0 0年 1月 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 ,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行为操纵利润。然而 ,笔者在学习及实践中发现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对存货处理的规范有疏漏之嫌 ,值得进一步探讨。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 ,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无论是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相交换 ,还是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它一般包括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损失是指在企业的El常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失,正确对存货损失进行会计处理,可以降低纳税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存货损失的会计与纳税处理的差异,并就企业存货损失的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