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大量增多的形势下,利用现有的司法资源,在处理民事纠纷中由以审判为主向以调解为主转变,提高矛盾化解率,缩短问题解决周期,减少诉讼成本,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减少社会稳定的压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诉讼调解方式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对我们建立和谐司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基层法院的司法实践中,诉讼调解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由于对诉讼调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法官调解能力的不足、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等原因,在实践中,诉讼调解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增强调节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来更好地推动诉讼调解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目标,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1]近几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也不断出台文件,鼓励建立健全各类的调解制度。2009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就明确了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工作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做好诉讼与非诉讼渠道的相互衔接。研究新型的调解制度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商事案件有别于传统的民事纠纷具有专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在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基层法院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可以探索的工作方式之一就是利用我国丰富的调解经验,针对商事纠纷的特点,探索一种适合解决商事纠纷的、与司法制度相衔接的调解机制。以司法的公信力和强制性对调解工作进行引导、监督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李赢 《魅力中国》2011,(11):142-142
本文简要地从能动司法对中国的重要影响入手,结合法律经济学分析和实证分析,探寻在中国目前能动司法环境下的民事调解应该如何进行,以及时我国民事调解立法的不足提出舍理的建议,期望能够借以对司法实践给予适当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燕凌 《黑河学刊》2013,(12):70-71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除行政赔偿案件外,人民法院不得用调解的方式审结行政案件。但在审判实践中,大量行政案件却是原被告在法院的默许乃至动员下通过"协调"解决的。事实上,调解作为现代司法理念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正在逐步强化。行政调解制度必将顺应司法为民的历史要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助推器"。现试从在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利益格局日益明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日益增多,而传统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却日渐式微,加之人民法院、司法局及下属的委托调解机构或民间力量人手不足、成本剧增、效果滞后等状况,己成为法院与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调解工作中的网络在线调解(以下简称网络调解或网调)形式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兴事物,发展过程中,它己逐渐成为一支独秀,为大调解体系做出自己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司法调解作为人民法院的结案方式,因其顺应了我国“和为贵”的法文化传统,契合了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特别是相对低廉的司法成本备受实务部门推崇和重视。然而,对一种法律程序的评价和构建则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设立一种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尤其是确保一种制度或程序具备最低限度的公正合理性,在笔者看来是对其评价或设计的首要价值标准。为此,以公正、而非和谐或效率为主题反思司法调解制度,从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对于纠纷解决和规则之治的和谐中重构司法调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斌 《理论观察》2010,(4):89-90
以法院为主的司法调解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激活民间大量可以赖以利用的调解资源,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等纳入大调解框架,构建以法院为枢纽的双向交通的立体化调解格局是破解调解难题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司法的概念及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司法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但进行的方式不同,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强调司法改革要尊重客观实际,不能操之过急,科学引导、稳步推进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司法的概念及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司法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但进行的方式不同,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强调司法改革要尊重客观实际,不能操之过急,科学引导、稳步推进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11.
郜建和 《魅力中国》2013,(16):312-312
现行法律对民事纠纷调解制度的规定有一些不舍理的地方。使调解的自愿原则和处分权原则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异化了调解的本质。对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如何在新形势下.尽量避免现行调解制度的弊端,重新建构一套完整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冯玲玲 《魅力中国》2010,(23):172-172
《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中提出“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大力发展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扩大调解主体范围,完善调解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加强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机制,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近年来,诉讼调解制度呈现强势的复兴态势,实务界也把诉讼调解率的提高和诉讼调解的运用作为一种实践中的强势命令。面对诉讼调解的强势局面,更需要我们对之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充分发挥诉讼调解的优势,也不能片面追求高诉讼调解结案率。  相似文献   

13.
徐慧 《中国经贸》2009,(8):145-145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有效解决凸显的社会矛盾,是现今理论探讨和司法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索新的纠纷解决办法,邢台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初步建立起综合解决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机制。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对其不成熟之处还需在实践中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14.
梁瑾 《魅力中国》2010,(33):63-63
法院调解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法院调解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在几十年的民事审判实践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所依赖的外部经济、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以及其制度设计本身不够完善等因素,使得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负面效应凸显。本文试图分析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适当重构。  相似文献   

15.
一、WTO中的“实力导向”与“规则导向”之争 WTO争端解决机制既不同于谈判等非司法解决争端,也不同于联合国国际法院那样的司法解决争端。有一种被称为、“二分法”的观点。将和平解决争端的各种:手段大致分成两种类型,即“实力导向”:(power—oriented)与“规则导向”(rule—oriented)。[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许可 《理论观察》2009,(5):82-83
一场关于司法职业化、司法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讨论在学界展开,而争论实质在于如何在司法公信力削弱的背景下重建司法的正当性。尽管司法大众化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保证了公众对司法的信赖,但由于社经环境的变化,现在亟需一种与司法职业化相容的司法民主方式以实现司法正当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观念是法治的精神先导,中国要实现法治必须改革旧的传统法观念,使其向现代法观念转变。司法改革是法观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实践基础。实现司法独立,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使人们在司法实践中体会法律的公平、公正,从而树立法律至上等现代法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把换位思考概念引入和谐司法建设领域,并就和谐司法建设发表了一点看法。理念决定行动,若换位思考成为每个司法人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谐司法建设的步伐必将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如何改进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 ,改革司法制度 ,克服司法腐败的角度 ,分析了作为领导党和作为执政党的不同地位与作用 ,研究了如何摆正党的领导权与国家司法权的关系问题 ,进而提出了从制度上改革改善党对司法的领导的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韩芳 《黑河学刊》2007,(3):93-95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理论上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也作为我国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然而,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在目前的审判实践中,有大量的行政案件是通过“调解”解决的,所以应对我国现有的行政诉讼调解立法重新进行思考,确立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