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光润的表面、黄亮的色彩、细腻的纹理、唯美的神态……黄杨木雕所呈现给我们的尽是神韵之美。黄杨木雕,顾名思义是因其雕刻的木材是黄杨木而得名。黄杨,是一种矮小的常绿灌木,生长缓慢。俗话说:"千年难长黄杨木",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一般  相似文献   

2.
<正>乐清黄杨木雕是我国木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因取材于黄杨木而得名。因其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色泽黄亮,雕刻精细,造型生动,颇具艺术特色,与浙江的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合称为"浙江三雕",也因此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美术欣赏》一书中,张道霖提到:黄杨木雕,因用黄杨木作雕刻材料而得名。黄杨木质地坚细,色黄而温润,有象牙效果,易于雕刻小型人物陈设品,技法上有圆雕、镂雕、深浅浮雕及镶嵌等多种方法。产于浙江温州乐清,广州潮州等地。  相似文献   

3.
光润的表面、黄亮的色彩、细腻的纹理、唯美的神态……黄杨木雕所呈现给我们的尽是神韵之美。  相似文献   

4.
论写意木雕     
现代术雕的样式和创作几乎人人都有所了解.诸如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根雕等。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兼有叠雕、透雕、镂空雕、镶嵌雕、圆雕等类开型,题材以历吏故事、民间传说、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为主。乐清黄杨木雕的主要材料为黄杨木.表现题材也以人物、山水、花鸟、走兽为主。根雕以巧借天然纹理为主.在原有的块面纹理上雕刻出各种题材。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14,(8):86-87
<正>袁水法,男,1947年出生,浙江嵊州人,工艺美术师,获"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1968年,袁水法凭着美术功底,开始拜师学习木雕艺术。1980年考入嵊县工艺美术厂,担任木雕车间主任,创作的《八仙》、《岳飞》、《仕女》等根雕作品被送往国外展销。1988年,赴东阳怀鲁木雕工艺厂担任技师,研究创作日本佛教用品,制作的木雕佛像深受日本市场青睐。1991年1月应邀考察日本的佛教艺术。1991年创办嵊县城关雕刻艺术研究所(剡江艺术雕刻厂)。创作的根雕作品《达摩》、《夕照渔归》、《北国情怀》、《举杯邀明月》、《静夜思》、《天问》等,其中《达摩》在2002年省级展览会上获金奖,其他五件作品均录入《浙江根雕艺术》一书。黄杨木雕"水浒英雄谱"系列作品获国家级金奖,《林冲雪夜上梁山》作品也获全国金奖。黄杨木雕《十八罗汉》编入《木雕罗汉百态》一书。  相似文献   

6.
仿古木雕     
《中国集体经济》2014,(8):19-19
<正>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嵊州的仿古木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进入兴盛时期,主要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工艺精湛、古韵盎然。产品大多数依照明清时期的门窗、屏风、挂落、家具和各种装饰性浮雕进行仿制,然后以科学的方法予以处理,使产品由新成旧,以满足社会各界需求。  相似文献   

7.
青海民间木雕包括古代木雕遗存和现代木雕作品。其形态涉及建筑雕刻、宗教雕刻、生活用具;其造型涵盖了远古图腾、传统风俗等内容。形态各异、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宗教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8.
宋士亮 《魅力中国》2014,(26):73-73
徽州木雕历史悠久,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美学观念。通过分析徽州木雕的艺术特征和艺术特点,了解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朱金漆木雕艺术馆正式开馆,为宁波传统工艺朱金漆木雕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传承基地,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级非遗名录朱金漆木雕形成了"三位一体"保护新模式。"三位一体"非遗保护新模式的进一步落实,对宁波"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春秋 《今日重庆》2007,(1):144-145
初冬的一天傍晚,我走进木雕艺术家柯愈劬的家,仿佛进入工艺美术馆,数十件神态各异的木雕艺术品点缀在饭厅、客厅、书房里面,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1.
<正>在木雕造型中,仕女形象是常见的题材。叶润周、冯文土、高公博、林学善、佘国平、叶萌春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都创作过仕女的形象,受到大家的称道。我在对学生辅导木雕技法时,也常以仕女的形象作为教材进行讲解。那么何为仕女呢?从其名称的定义看,是指被授予官职的妇女。而在男人当道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入朝为官当属凤毛麟角,十分稀罕。因此,我认为这里指的仕女应该是封建中有一定地位或者有一技之长的妇女。  相似文献   

12.
刘佳一 《黑河学刊》2011,(12):31-32
土家族木雕是一种实用性与艺术性共存的民间艺术,展现了土家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追求与信仰,反映了土家族特有的审美情趣。从土家族木雕题材内涵和散点透视的角度进行探索,发现其粗犷浪漫的美学风格、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在少数民族美学和少数民族艺术传承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佛像作为鉴定来说有一个形式和种类,泥塑、石雕等等很多。作为工艺来说,不同的工艺有不同的特点。泥塑、木雕、石雕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佛像的收藏和鉴赏,可从五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朱金漆木雕     
杨古城 《宁波通讯》2013,(14):56-59
宁波朱金漆木雕,是一种漆朱贴金的优秀民间艺术。构图特点主要吸取民间绘画和文人山水花鸟的优点,并刻有诗句,题款和印章。造型古典、生动,刀法浑厚,金彩相间、绚烂富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万工轿"就是宁波明清木雕工艺等多方面艺人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2009年,复制成功的万工轿获得了第  相似文献   

15.
从全国的传统建筑雕刻遗存现状出发,指出了天津古建筑雕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地位,论述了天津传统建筑砖雕、木雕和石雕的基本概况。尤以杨柳青现今保存依旧完好的府邸建筑群一石家大院“尊美堂”为典例,探析了天津砖雕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体经济》2014,(8):82-83
<正>戚行长,男,1960年出生,浙江诸暨人,获得诸暨市首批"民间艺术家"、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1978年,由于酷爱美术,遂拜师学习木雕工艺,后专注研究石雕、砖雕工艺;1993年申办诸暨城关石刻雕塑社  相似文献   

17.
粽香寄深情     
熊怡 《今日重庆》2011,(6):88-91
红鼓、舞龙舞狮、打莲箫、车幺妹表演、旱地龙舟等民俗活动齐齐登场;梁平竹帘、黄杨木雕刻工艺、荣昌折扇、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引得人头攒动。6月2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重庆端午周”在南滨路洋人街开幕,邀请市民一同包粽子、浴兰汤、赏民俗,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8.
黎志辉 《发展》2014,(11):126-126
黄杨绢野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其幼虫多为植食性,喜欢隐蔽生活,危害园林植物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主要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使城市绿化工作损失巨大,失去花木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园林管理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植物检疫,进行人工防治,保护天敌,并适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开放潮》2005,(4):51-51
竹木雕源于竹木器,从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木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牙角雕,顾名思义,应为各种用兽牙、兽角制作的雕刻品,然而在收藏界,其含义则主要是指象牙和犀角的雕刻品。象牙以光洁如玉,柔韧细腻的质地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象牙雕作为一项特种工艺,在中国艺术史上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犀角雕在我国古代各种门类的工艺美术品中,属于既高雅又稀有的品种,与竹木、金玉等雕刻器物同为艺林珍赏之品。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雕刻工艺新品种。竹木牙角匏器的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情省力》2004,(3):42-44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白雕、木雕、竹雕四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四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四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