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津汝  曾倩 《当代经济》2017,(34):16-18
本文梳理了经济学经典理论中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论述,以及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举措,认为政府应当通过自身的有为治理营造高效率的市场,重点应在完善要素自由流动、加大产权保护及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高效率市场形成后应真正做到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通过市场调节优化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而不是等到市场失灵后去做一个“干预者”或者“救市者”.  相似文献   

2.
始于2007年末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期间虽然有各国政府多次联合磋商和救市、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动性危机的冲击,但现在看来,全球经济特别是这些发达经济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巴曙松 《经济月刊》2011,(11):14-14
始于2007年末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期间虽然有各国政府多次联合磋商和救市、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动性危机的冲击,但现在看来,全球经济特别是这些发达经济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可持续的、内生性复苏,反而进一步演变为欧美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政府促进企业碳减排的作用机制、偏差影响及内在原因,分析了市场调节企业碳减排的客观作用、演变特点和主要缺陷,认为有效推动企业碳减排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因此,反思和分析企业碳减排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是探讨解决减排动力和活力问题的一个内在逻辑。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发展与减排的矛盾突出,反映了短期生存压力与长期转型发展的矛盾。现阶段我国推进企业碳减排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政府政策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二是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对企业减排的引导作用;三是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政府干预经济及其在市场经济中角色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能以"守夜人"来佐证政府干预经济的不合理性;政府干预并非完全基于市场失灵;好政府干预与坏政府干预是不同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不能完全替代;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岂止是干预;当代,政府不仅是宏观经济的调控者,而且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国家竞争力的培育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者;要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使政府的调控手段法制化。这就要求市场运行要立法,宏观调控也要立法,一切要按法律办事,这是政府调控市场体系的前提。在处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上,应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应放给市场去调节;而市场做不到的,政府才去调控,以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竞争,但盲目的、无规则的竞争有可能产生经济实力强的竞争者,采取非竞争的手段控制、引导市场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重创世界各国经济,其不利影响仍然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国际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促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和谐共生.行政权的运行须遵循法治原则,应当对政府干预经济进行法律规制,以此保障政府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以应对冲击.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一些宏观经济因素发生变化,例如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政府救市政策自然应逐步退出.笔者选择基于防范通货膨胀的视角来分析政府应如何选择最佳的救市政策退出方式,通过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金融危机中三类主要的政府救市政策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并根据三类救市政策不同的影响力度和滞后期,判断其合理的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9.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其界限是市场失灵的边界,超出这一边界就是"抑制".我们要辨证地看待我国政策市中的政府干预与抑制.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的股市需要救市,而在政府众多的措施中平准基金是短期最有效的.从长期来看,构建一个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完全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做起,才是保证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瑞典和日本两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同时遭遇金融危机。尽管危机的起因、类型、危机的演变过程以及政府救市的手段大致相同,但由于两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机参与救市,进而带来不同的救市效果:瑞典在短短两年内恢复经济增长,而日本则停滞了十年。目前,各国政府正积极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回顾和反思瑞典和日本的金融危机将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一童  丁闪 《经济论坛》2012,(11):61-62
自2011年4月以来,随着资金链断裂、借贷危机出现,加之政府收缩银根、楼市调控等宏观政策的实施,鄂尔多斯逐渐出现楼市危机及债务危机。从理论上剖析了此次危机与煤炭、房地产、民间借贷的关系,并对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做出预期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美国是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两大经济模式的典型。在2007年前后的金融危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危机前,受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宏观调控不力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在政府主导下的频繁调控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两国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调和,进而对各国的危机应对政策和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次贷危机干预的两难选择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次贷危机进行干预是个两难选择,它既要弥补金融市场失灵,也要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危机处理中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平衡更需要考虑干预的成本和收益,以确定干预的合理界限.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干预过程为中国提供了经验教训,其干预实践也对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危机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引致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一次成为讨论中的焦点问题,实际上,此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政府对市场长期实行不当干预的结果,是不恰当的政府调控、政府干预,是市场运行被长期扭曲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的总爆发,也是市场规律对这些后果最终所作出的强制平衡。因此,要正确地汲取危机的教训,最重要的应是反思政府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喆  宁维 《经济视角》2010,(5):52-53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重创世界各国经济,其不利影响仍然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国际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促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和谐共生。行政权的运行须遵循法治原则,应当对政府干预经济进行法律规制,以此保障政府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与市场关系及其作用的边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或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必要从理论上揭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基本关系,并探讨两者的作用边界。本文根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特点和规律,把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概括为相互替代、相互补充、完全排斥和共同失灵四种情况,并根据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的不同关系进一步揭示了两者的作用边界。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救市政策来应对危机,但是采取什么政策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将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政府的应急管理和宏观调控能力的挑战。因此,通过美国、欧盟和中国的主要救市政策与绩效的梳理对比分析,来探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政府干预经济行为及效果,为应对未来经济危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8.
楼市危机与“土地财政”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以来,我国十几个地方政府先后推出了拯救楼市的方案,中央政府先是默认继而肯定,最后财政部和央行联手打出"救市""组合拳".政府联合"救市"的背后折射出了地方政府巨大的"土地财政"利益,也暴露出地方政府倚重"土地财政"模式的危机.危机也是转机.通过调整地方经济结构,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地方财权结构,构建"税收财政"模式,完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可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的重要产业,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3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众多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是房价仍然居高难下,政策调控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实现.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房地产的价格跟地方政府的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分析了高房价背后地方政府的所获得的财政收益、政绩收益以及寻租收益,指出地方政府的"经济人"本性会驱使地方政府做出种种有限理性的行为,推动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20.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熬点问题.大部分学者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典型观点,认为是市场失灵(需求不足)或者说政府的管制和干预不够造成了经济的萧条.为了应对萧条,政府应该尽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拯救市场.刺激经济.而在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和罗斯巴德看来,大萧条的根源并不是经济的自由放任,恰恰是政府的干预,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做法不是去刺激经济、积极救市,而应该是放弃干预,采取自由的市场原则.本文试图就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来解读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