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对我国光伏企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欧洲债务危机成为中国光伏快速发展的拐点,美国举起的反倾销大棒,更是雪上加霜。然而,面对危机,中国光伏企业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有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有的转向了新兴市场,还有的企业正沿着产业链向上延伸,参  相似文献   

2.
任晓鸿 《现代商业》2013,(34):85-85
面对依然严峻的国际市场,保定市的光伏企业更应该关注国内巨大市场的开发,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3.
周晗琛 《商》2013,(2):92-92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分支,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各国解决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新余市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了以赛维LDK为核心企业的较强生产能力,初步建立了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在国内已具有较明显的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本文立足于光伏产业整体状况以及江西省新余市光伏产业现状,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新余光伏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光伏竞争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一一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新余市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谈到国内危机四伏的光伏产业时表示,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而商务部将出台政策帮助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争取在国际光伏市场上保持合理的份额。面对未来世界经济不景气仍将持续的现状,开拓新兴市场成了不少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选择。2013年4月15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东迪拜能源、环保、水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光伏业2011年寒风瑟瑟。欧洲市场的不景气让中国光伏业如履薄冰,而美国酝酿的"双反"调查,更让中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已有8家在2011年11月17日-23日发布Q3财报,其中6家亏损、2家利润大幅下滑。面对行业低谷,汉能控股集团广东光伏有限公司却强势出击:2011年11月19日,广东省第一块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广东汉能河源基地正式下线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第二次"双反"结果的认定,近日加拿大开始了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光伏产业在刚刚摆脱产能过剩这一困境后,又面临着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这一大棒。面对此情况,光伏产业必须加大实施"走出去"的力度,而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寻求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已成为解决"双反"的突破口。在新兴市场中,拉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光伏企业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对绕开贸易壁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部分光伏企业的市场在海外,特别是一些有规模的光伏企业依赖海外市场更加严重,98%以上的产品仍依赖出口,这样美国针对我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所带来的冲击就会比其他产业大得多。美国抓住这样的机会打压中国的光伏企业也给我们提醒在积极应对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调查的同时要注意开发国内市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大也是世界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的无锡尚德破产重整,以至于被誉为"朝阳产业"的光伏产业遭到颠覆性打击。大自然春光明媚,朝气蓬勃,光伏产业却寒风凛冽,暮气沉沉。一时间人们对光伏产业失去信心。中国光伏产业受到重挫,主要表现是产能严重过剩,这其中既有欧美双反调查、国际市场遇冷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盲目扩张的原因,还有地方政府干预和银行失察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再次拖延了对中国光伏电池及光伏组件进口征收附件关税的判决。被业界普遍解读为是对中国光伏企业抱团应诉后的谨慎之举。2011年11月29日,包括国内光伏主营企业在内的近百家光伏企业在京联合召开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并宣布积极应诉  相似文献   

10.
光伏产业正在上演的贸易战终于扩散至欧洲。近日,以德国太阳能企业SolarWorld为首的一批光伏企业针对中国竞争对手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中国光伏产品至今仍然有超过74%以上的产品出口至欧盟,因而若欧盟立案,对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11.
胡延彦 《中国市场》2012,(48):64-65
在美国次贷危机及欧州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欧美光伏市场容量迅速萎缩,产能过剩矛盾开始凸显,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双反"调查,这对已入寒冬的中国光伏企业将是致命性打击。中国光伏企业该如何应对,本文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内外交困之际,如何应对美欧双反调查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12.
"双反"后我国光伏产业自身问题爆发,面临空前危机。为更好地发展光伏产业,政府鼓励产业整合,形成一批规模大的、优秀的光伏企业。本文比较分析"双反"前后我国光伏企业的兼并重组情况、产业集中度水平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状况来研究分析我国光伏产业在"双反"后的整合情况。结果得出:国外"双反"推进了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进程,提高了我国光伏产业的集中度水平和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欧洲光伏产品需求持续走软,连带装机量明显下降。比较突出的是意大利国内对于光伏产业补贴的相关政策摇摆不定,不少光伏产品进口商减少进口,致使中国部分光伏企业运往意大利港口的光伏组件出现压港现象,对国内光伏产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事实上,中国光伏产能去年达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0月19日,7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向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10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这是美方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发起的"双反"调查,也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相似文献   

15.
王秋花 《商》2013,(22):41-41
光伏企业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时代的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缺点。现阶段先伏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在财务、政策、市场和技术方面,相关企业和政府只有正确的认识到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合理有效的转移、规避和控制风险,才能促进光伏电池产业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光伏企业面临的风险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化解光佚企业风险的相关对策,为同行提供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光伏企业得到的快速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的光伏产品生产国。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市场需求量的相对减少,使得光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本文从分析光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入手,从目前光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7.
蒋旭 《价格月刊》2016,(10):58-61
近些年来,中国光伏企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且呈现出涉案金额与惩罚力度巨大、对高端产业打击日益严重等特征,对中国光伏经济发展、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光伏企业效益提升及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均产生了显著影响.这种现状的出现,既有欧美等发达国家抢占国际光伏市场的考量,也有中国光伏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产业价值链、市场、政府等不同层面.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行业协会,都应从自身职能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中国光伏产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同炙手可热的光伏企业海外上市军团相比,太阳能光热企业近几年在资本市场显得略为沉寂。 作为太阳能产业的一面旗帜,太阳能光热企业龙头皇明,面对这出热闹融资大戏,却表现得非常冷静,把自己的上市计划一拖再拖。直到2008年3月,才有正式消息传出,皇明将在年底登陆A股市场。  相似文献   

19.
正稳当的企业走得远,从来如此。那么,稳当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一:不赶潮流,敢于激流勇退美国商务部于2012年3月和5月出台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关税,税率之和接近35%,对国内光伏企业业绩影响从第一季度便开始显现。比如,河北晶龙集团控股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和河北最大的光伏企业英利一季度损失利润共计9953万元。受美国"双反"关税影响,和江苏、江西两省相比,河北光伏业最大特点是"两大巨头唱主角",占据了河北近几成的产能和出口。可问题是河北为数  相似文献   

20.
5月24日,由机电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光伏企业出席的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就美国反倾销初裁裁决阐明中国光伏企业的立场和应对举措,并举行光伏可持续发展联盟揭牌仪式。继2011年11月29日光伏企业在北京召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