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2007年既令人振奋,也充满挑战。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商业空前繁荣,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价值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增长方式仍然比较初级,面临着金融、外贸、环境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会计理论创新和会计制度变革,推动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制度创新也经历了会计准则的探讨与介绍阶段、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阶段、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国际协调阶段、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是孕育新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沃土,会计制度的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与会计准则建设都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会计理论创新和会计制度变革,推动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计制度创新也经历了会计准则的探讨与介绍阶段、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阶段、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国际协调阶段、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是孕育新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沃土,会计制度的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与会计准则建设都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展,国家分工向纵深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度越来越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中国经济如何发展面临更多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受中国影响,老挝选择了渐进式经济转型模式,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革新开放以前,但老挝经济转型绩效没有中国经济转型绩效显著,加强中国与老挝之间的经贸关系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老挝经济转型和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该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通过对中国与老挝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对比研究,以优势互补,促进中、老双边经济的发展,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契机促进中国和老挝双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用传统的GDP难以衡量出环境对当前经济与未来经济的影响,因此,进行绿色GDP核算是促进我国经济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了绿色GDP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中国向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企业管理》2010,(2):10-11
2009年是不平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复苏举步维艰。为应对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刺激计划,推动了经济快速企稳回升。如果说2009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那么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近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国经济年会”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对2009年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刊在此特摘发部分与会学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8.
郭岚 《集团经济研究》2007,(34):216-217
一、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的主基调 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体制改革,拉开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序幕,造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面貌: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崛起,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反贫困取得突出进展;从一个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协同商务与现代物流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商务——新经济带来的商务革命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通过全球市场进行配置,也将商业、贸易推向了全球化,而其最为突出的形式则是信息网络全球化。中国已经加入了WTO,中国经济也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众多国内外专家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企业在国际间的交往日趋频繁,社会化分工将越来越细,业务往来也越来越紧密复杂,如何协调企业间众多复杂的业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增长源泉的探讨一直是宏观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这种增长速度能否持续?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如何?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呈现了周期性的特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张连城教授所著,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与经济周期研究》一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对于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发展与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一、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从建国初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时期,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出口结构的优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中国贸易依存度高,当国际市场发生某种不利变化时,中国国内经济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文章首先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中国贸易发展现状,然后分析贸易出口增长变化、出口结构的变化、比较优势的变化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实质和动因,最后提出一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伴随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三十年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制度、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看到了企业发展中蕴含的智慧和出奇制胜的战略。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企业经济》也迎来了创刊三十周年。喜迎盛事之际,我们举办了"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学术论坛,4位嘉宾就此进行了大会发言:李海舰先生围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一崭新的主题进行了演讲,观点精辟,分析全面;唐庆南先生从自己创业的实践,总结了"创新商业模式,助推中国创造"的切身体会;刘瑞先生阐述了"积极发挥国有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汪玉奇先生高屋建瓴,思路创新,与刘瑞先生提出了相异的观点,强调调控国民经济,"重要的是经济手段"。各位演讲者各抒己见,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现将演讲中部分精彩内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会展业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临近,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会展业更趋成熟和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展览项目已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进入了"会展大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那些曾不起眼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那些成长型民营企业正在成长为中国经济的基本力量。它们以蚂蚁雄兵的魄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提供了多数的就业机会、上缴了半数的税收、并在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夹缝中像“鲶鱼”一样灵活转身。它们是成就中国未来的生力军,缺少了它们的成长模式,中国模式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湖南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6—31日在湖南省大庸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新闻出版单位的百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田夫同志主持了开幕式,并在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应是抑泡沫、控投资、调结构、强民生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较好. 国际经济环境将呈偏紧态势,三大发达经济体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了波折,这对中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但是,201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慢是缺乏增长后劲的表现,不是衰退,因此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不会过于严重.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区域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随之成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坚持工业化、市场化是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前进方向。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现代化,中国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很需要实现区域平衡。可中国地域太广,人口太多,同时,资源分布严重不均,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在给我们带来风险与动荡的同时,也带来高效、利润与发展机会。现结合当前实际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由李小建教授独著、科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中国特色经济地理探索》在同行中引起较大反响。李小建教授在新作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创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为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方向。全书分为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农户地理研究、公司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小尺度研究、区域研究,共5篇48章。此书基于作者30多年的研究,对国际背景下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充分反映了李小建教授的创新性学术思想、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包括从中国特殊国情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主张经济地理学的"地理"传统,一贯坚持经济地理学微观研究、"学"有所用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