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无锡纺织业是无锡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生产总量,出口创汇总量,产品质量档次,经济效益等各类指标长期居全省首位。为适应中国“入世、的挑战,无锡纺织业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方位拓展,形成了大发展的新格局,新起点,新飞跃。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的度量与发展取向——基于DEA的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相似文献   

3.
概述 几年前我在北京与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住所会面之后便产生了写作这篇文章的愿望。这次有幸与汪同三教授一起参加浙江省的考察并理顺了一些思路。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很简单的,但是其答案却极其复杂:通过对江苏和浙江两省利用外资与技术的实地考察,使我意识到,中国的工业化能否同时避免欧洲工业化过程中无法摆脱的农民的被逐出和贫困化?中国能否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些问题的另一个提法是,农村的工业化和集镇的发展能否既吸收农业和工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又吸收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四、工业化超前与城市化滞后的后果 结构转型过程中工业化超前与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和社会积症。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大干快上,超英赶美,50年代后期进入城市人口太多,加上对农业的计划统购和价格剪刀差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工业化的先发地区和经济增长极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圈,内陆地区总体上滞后于沿海地区。目前,中国工业化推进的空间态势总体上正处于从先发地区向更广阔的腹地空间加速扩散的过程。因势利导,积极有序地推进这一过程是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战略方向。腹地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增长多极化、均衡化、一体化、内需化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一些经济腹地的增长率已经高于曾经是前30年主要增长极的沿海中心城市经济,区域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基本扭转。沿海中心城市同经济腹地在经济版图中的比重也正在出现后者趋向上升的局面。经济腹地各地的区位、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并无同一的发展模式。必须立足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工业化。既要避免各地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又要防止无序的掠夺性开发和盲目投资而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作为工业化中期战略方向的腹地经济发展,除了要实现本阶段发展目标,同时也要超前部署工业化后期的战略意图,将发展战略的未来目标定位于打造产业国际竞争力高地和精致高端(尖端)产业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文章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条件和机遇,提出通过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制度创新战略等"五大战略"推进辽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并对加快推进辽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出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7.
衡量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水平的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分别确定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特征指标,即建筑业产值和机械工业产值。并以此构建衡量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水平的指标,即建筑业产值与机械工业产值的比值。进而使用该指标对中国及其他部分国家的现状做横向的比较,发现中国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的水平较其他国家滞后。同时对中国纵向的发展分析发现,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水平波动较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正处于全面的经济转型期。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由粗放向集约转型的基础上,中国又开始进入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容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正确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特征,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作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定位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以来,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从不同方面对新型工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但是其本质内涵在于:中国必须在加快完成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启动和叠加信息化时代的目标,在实现经…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一个艰难曲折而又辉煌神奇的历程,是和中华民族的屈辱与崛起紧密相连的。现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到了选择战略发展方向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又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因而我们应对现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大约有20亿平方米的建筑总量,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推动建筑节能,既能降低全社会建筑能耗和资源能耗,又能让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可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世界》2004,(4):10-10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于学军博士近日在接受《中国改革报》采访时认为,未来我国的人口问题将从以总量矛盾为主逐步过渡为总量和结构矛盾并存的局面。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人口转变的战略机遇期,用经济学家的话讲是现在我国正处于“人口机会窗口”的开启期。这个窗口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与“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即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任务,也是21世纪初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城镇化正在逐步向前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和研究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若干问题,对于如何立足中国情况,正确处理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及其并行时期的各种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也是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依法履行好监督职责是国家审计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几年参加的生态环境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张,有限国土空间面临承载规模更大、强度更高的经济社会活动。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预测,到2033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按照70%的城镇化率计算,到时城镇人口将在10亿人左右,比2010年6.7亿的城镇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协调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改变公平与效率失衡的局面,维护社会和谐,是一个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经过前30年的摸索和后30年的非均衡发展,中国经济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结构上都出现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以前  相似文献   

16.
童欣  邬爱其 《企业经济》2002,(12):40-41
一、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般所指的传统产业,是指工业化进程中前一阶段经过高速增长后保留下来的一系列产业.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传统产业的内涵是不同的.就当前中国的传统产业而言,主要是指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和重化工化阶段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群,在统计分类上大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原材料工业以及加工工业中的轻加工工业.  相似文献   

17.
论工业发展、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科学地理解并把握工业发展与工业化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如何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至关重要,它是我国政府制定有关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只有深刻理解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准确地认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丰富内涵,才能使政府制定出科学的工业化战略,以区别于工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步入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思考中国的能源外贸战略,为我国能源外贸战略的完善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从而更好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国际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转型升级,顺利走完工业化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升级版取得实效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形势。以安徽为例,基于对"十三五"时期机遇、挑战的分析,"十三五"时期安徽将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因此,"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实施深度城镇化战略、立体工业化战略和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发展动力机制,加快推进四化协调发展下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朱相远 《经济界》2002,(5):12-15
当代中国,随着工业化高潮的兴起,一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潮也即将到来。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我们必须发展工、农业生产;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唯有发展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由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将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也将存在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