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魏小真  凌新年 《数据》2007,(4):15-16
居民储蓄既是人们研究消费潜力的重要指标,又是反映资金活力的晴雨表。2006年末北京市居民储蓄达到8703.3亿元。正确引导和利用好居民储蓄,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居民的储蓄在1978年以前每年不过几亿元、十几亿元,在信贷资金来源中不占重要地位。如果和农民接受的贷款相抵,居民净储蓄更少。因此,居民储蓄没有被当作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只被用于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979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居民货币收入的迅速增加,居民储蓄也大幅度增长。从1978年到1983年,城乡居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陆的高储蓄与高房价是两个令人关注的经济现象。一些学者认为高房价导致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推高了中国大陆的储蓄率,这种观点既违背了传统的财富效应,也与国际经验相悖。基于2000年至2012年资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居民储蓄的变动只能解释我国总储蓄上升的35%。进一步利用我国大陆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静态、动态、空间面板、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房价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后发现,房价的上升会提升居民储蓄的说法无法得到实证检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储蓄行为计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影响居民储蓄行为解释变量的筛选 居民储蓄是现代社会总储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在银行中的储蓄存款.广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剩余部分,是城乡居民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之和.由于影响和决定居民储蓄的因素众多,因而居民储蓄的变动轨迹必然复杂多变.笔者通过对我国及西方储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及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发现影响居民储蓄行为最综合、最主要的经济解释变量可归结为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利率及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5.
近期居民储蓄超常增长,反映了个体私营部门较低的投资取向,央行有必要利用货币政策启动国内需求。1999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储蓄增加444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多增1551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储蓄额的584%。目前储蓄的持续高速增长,并不表明居民收入普遍提高,而是因为诸项改革措施使人们对未来支出预期增加,储蓄带有预防性色彩。目前的居民储蓄中,近30%来自城乡个体户的生产经营资金和各种机构以个人名义在银行的存款。居民储蓄超常增长也反映出个体和私营部门投资意愿较低,储蓄存款中有相当部分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同时,…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地方,提及发展,必谈投入;提及投入,必谈资金;提及资金,必谈储蓄。面对飞速增长、居高不下的个人储蓄和居民手持现金,一些决策者暗自高兴,常聊以自慰地说:有钱就好办事情,储蓄中的相当部分就是我的投入。他们常当机立断:加快资金变资本。  相似文献   

7.
虚拟资本对实体经济主要有以下促进作用:一、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和消费基金及其他闲散资金向生产资金转化。进行扩大再生产需要不断有新的资本形成。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全社会的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一般可划分为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各个部门都在进行储蓄和投资,但各部门的储蓄和投资通常是不对称的。具体说:居民部门的储蓄通常大大高于该部门的投资,是最大的资金盈余部门;企业部门的储蓄远远少于投资,是最大的资金短缺部门;政府部门的储蓄在其收入中的比例随政府经济项目支出的增长可能存在下降的趋势,因此,政府部门通常也是资金亏拙部门。如果不存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机制,各部门只能在自身储蓄的范围内进行投资转化,那么资本形成的规模就会大大下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特定的功能。为降低交易费用,产生了银行及其交易体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后来,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为进一步降低因资产规模扩大而引起的交易费用增加,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产生了虚拟资本,储蓄资金开始以虚拟资本为载体向投资直接转化。虚拟资本在将储蓄资金直接转化为投资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虚拟资本通过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蒲圻市审计局通过开展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发现当前银行部门将大量的营运资金外存,谋取高额储蓄"贴水"问题相当严重,且呈蔓延上升趋势,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银行资金外存"贴水"也是银行储蓄"贴水"的一种形式。表现为超过国家储蓄利率标准而支付的款项,属于非法的金融行为。但银行资金外存"贴水"较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9.
郑艳丽 《数据》2003,(7):31-32
居民储蓄既是一种潜在的购买力,又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基金。据统计,2003年5月末北京市居民储蓄达到4800多亿元。从规模看: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居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速度;从结构看,呈现城乡存款数量不均衡,不同阶层间存款数量不均衡,储蓄存款趋于活跃的特点;从趋势看,居民储蓄意愿不断增强,储蓄动机所涉及到的制度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加之强大的储蓄潜力作为支撑,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北京市居民储蓄仍会保持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居民储蓄的现状从规模看:2003年5月末居民储蓄达到4813.4亿元,同比增长23.5%。从1978年至2002年末,…  相似文献   

10.
缺乏可投资的金融产品,间接融资比重过高是中国金融市场两个非常鲜明问题.近些年我国居民储蓄增长迅速,相比之下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却极为短缺:储蓄一投资转化不畅使得大量储蓄类资产集中于银行体系,导致货币市场资金严重过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居民储蓄倾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分析中,与制约居民消费相关的居民储蓄倾向及其储蓄函数日益被人们关注。我国居民储蓄倾向有何特征?它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一、居民储蓄倾向及其现状与特征 居民储蓄倾向是指居民储蓄(S)在居民收入(P)中的比例,分为居民平均储蓄倾向(APS)和居民边际储蓄倾向(MPS)。居民平均储蓄倾向指平均每单位居民收入中所占有的居民储蓄,即APS=S/P。居民边际储蓄倾向指居民收入每变动一单位时的居民储蓄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波动是指整个经济收缩和扩张的过程,也即经济周期波动。 储蓄是收入用于消费后的剩余。社会总储蓄包括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储蓄。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是资金不足部门,个人部门是资金剩余部门。较高的个人储蓄存款比重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居民储蓄与投资选择:金融资产发展的含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对我国银行储蓄高企的原因进行探讨,认为单纯从消费角度解释与消化居民银行储蓄是不适当的,化解高储蓄的另一有效方式在于发展准储蓄替代产品、拓展金融投资渠道。金融资产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储蓄的价值,银行储蓄高企与居民直接投资所受的约束密切相关。我国现阶段低风险资产的缺乏,以及风险资产的广度和深度难以配比居民的投资选择,产生强制性银行储蓄,是现在储蓄高企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反思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大力培育储蓄替代型金融资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一、要合理确定银行储蓄利率总水平“六五”期间我国城镇储蓄事业发展很快,1985年底城镇居民储蓄余额达896亿元,其中五年期以上的为195亿元,占21.9%,城镇储蓄已成为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1979年至1985年职工曾四次增加工资,这是城镇储蓄存款增长的根本原因。据统计,居民的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已经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了2004年底的126196亿元,增加了599倍.其增长速度既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高额的居民储蓄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有着有利的一面,但也会带来的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为此,通过借鉴西方的储蓄理论,研究我国居民储蓄的内在特征,把握我国居民储蓄的未来走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储蓄函数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构建我国居民储蓄函数的基础上,以相关经济变量1994年-2000年的季度数据为依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进行实证分析,解释了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原因,并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如:名义利率和居民储蓄之间负相关,股市市值与居民储蓄正相关,制度因素对居民储蓄有积极影响等。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当前调控我国居民储蓄的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迅速,文章选取1978—2004年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高额储蓄存量和居民储蓄快速增长的原因和动力,认为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储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因素对居民储蓄有积极影响,名义利率和居民储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通货膨胀对储蓄有较微弱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一、投资越来越被居民所关注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2002年底我国居民储蓄余额高达8.47万亿元。加上居民个人外汇储蓄存款和1.5万亿元的现金等,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已超过10万亿元。根据《北京蓝皮书:2001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显示,北京市高收入家庭户均总资产已达235.6万元。  相似文献   

19.
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千变万化,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例如,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和政府调节、以及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背景,经历,价值观等都会对居民储蓄行为产生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变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储蓄利率、物价水平、社会消费风气、未来预期和生命周期。要改善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就必须要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保持适当的利率水平,稳定物价水平,增设银行储蓄网点。  相似文献   

20.
“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通过对我国居民在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上的消费行为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当中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储蓄”成分,未来预期收入当中也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在目前总需求不足的情形下,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流动性约束将是扩张社会消费需求的重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