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资产,价值计量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因此成本模式并不适应现阶段无形资产计量的具体要求,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能降低本身所带有的经营风险。现阶段,我国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制度不完善、应用范围小、存在局限性等问题,需要完善与加强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外部市场环境建设,建立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评估与鉴定机制,强化企业内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实现无形资产多元化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2.
企业管理无形资产的目标就是实现价值最大化。本文分析影响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和抑制因素,并据此提出一些改进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在经济浪潮中逐渐拼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实现了企业的自我增值。但与此同时,尽管企业资产构成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管理制度与理念却没能适应这种变化,大部分来自企业外的无形资产其价值能够得到明确,而在企业内部生成的无形资产价值则常被忽略。多数企业只是在遇到购并等危机时才会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很少有企业对其进行战略性或系统性管理。鉴于此,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愈显重要,为更好地管理企业,本文就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沈晓慧 《技术经济》2001,20(12):55-56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兼并、出售、联营、与外商资合作经营等涉及企业产权变更、转让活动日益增多。在计量、评估企业资产价值时,无形资产价值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我国对无形资产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无论在对无形资产的认识还是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评估方面争议较大。本拟从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确认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论无形资产利用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无形资产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 ,在国内 ,许多企业却忽视了其价值不菲的无形资产。表现在 :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几乎不反映无形资产 ,即使反映 ,大多反映的也只是土地使用权和其他递延资产 ;许多优质商标惨遭廉价收购 ,甚至白白流失 ,许多外国企业依靠其商标等无形资产大量挤占中国市场。造成我国企业无形资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理论研究方面的滞后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联盟模式、技术研发支出对长期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基于合理的假设,构建了企业无形资产蓄积的实证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当公司进行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会降低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蓄积;而企业进行非涉及股权的战略联盟行为时,长期而言会促进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蓄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艾霖 《大陆桥视野》2022,(7):89-90+93
无形资产作为无实物形态的企业资产往往和商誉等资产相互联系,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难度较高,加之文化创意产业的无形资产与舆论走向关系也很大,不确定性较高,传媒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相关内部控制活动能够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资产,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本文结合相关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分析其无形资产面临的风险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应当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宣传,用法律手段保护无形资产,增强无形资产的法律意识,从内部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改进无形资产核算的方法,正确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建立无形资产审计制度,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注意对人才的合理安置,推进企业品牌战略,提升企业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9.
企业应当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宣传,用法律手段保护无形资产,增强无形资产的法律意识,从内部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改进无形资产核算的方法,正确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建立无形资产审计制度,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注意对人才的合理安置,推进企业品牌战略,提升企业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资产计量模式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形资产的计量模式与无形资产的计量模式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有形资产计量的关键是要测量有形资产的经济价值,无形资产计量的关键则是要测量无形资产在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有形资产通常采用单维财务计量模式,而无形资产则通常采用多维综合计量模式,两类资产计量模式的选择及其历史变迁与这两类资产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企业的作用机理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为了实现目的性计量和事实性计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