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对自创商誉价值不予确认;对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仅仅按照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入账价值。这不仅造成企业账面资产价值被低估,也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本文提出了自创无形资产价值应予揭示的理由、计量方法和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一、自创商誉应予揭示1.自创商誉价值应予揭示的理由。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诸如企业信誉、社会形象、商品品牌、人才素质、长期形成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特色等。这些资源对企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企业能比其他同类企业获得更高收益。然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确认外购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作为无形资产入账。传统观点认为,与形成自创商誉相关的各种支出,如广告费、培训费、研究与开发支出等,在费用发生时难以预测其经济效果,更难具体确认其成本计算对象,从谨慎性原则考虑,在费用发生时均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而不当作无形资产入账。但是,就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的关系来说,自创商誉是外购商誉的基础,外购商誉是自创商誉的转化形式,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外购商誉实质上是被购入企业的自...  相似文献   

2.
传统会计理论认为,只有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外购商誉才能在会计中加以确认,而自创商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确认。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能否确信提供给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是真实而公允的信息?本文试图从自创商誉的特征与会计确认标准出发,谈谈对几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商誉会计主要争论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百年来 ,会计理论界对商誉会计问题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商誉的本质、自创商誉的会计确认、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负商誉性质等问题的主要争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来,会计理论界对商誉会计问题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商誉的本质,自创商誉的会计确认,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负商誉性质等问题的主要争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创商誉所产生的支出应作为费用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分歧,本文重点探讨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同时,就企业在购并时形成负商誉的账务处理,也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商誉会计中几个争议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外购商誉是否应予确认、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会计处理问题等三个在商誉会计领域中仍存争议的主要方面作进一步批判性的思考,意欲抛砖引玉,使会计界同仁继续对这一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以对商誉进行恰当定位,制定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商誉会计准则,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  相似文献   

7.
何本芳 《新智慧》2004,(12B):44-45
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是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显增加。而我国传统会计对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则侧重于有形资产,对无形资产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在确认原则、确认范围和计量模式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对此,笔提出以下一些建议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外购正商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中争议较多。本文首先对商誉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主要参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的相关规定,从会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外购正商誉的确认条件以及外购正商誉入账价值的计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世界各国会计界对外购正商誉的各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最后对我国外购正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企业资产从有形化向无形化方向发展,在企业中凝聚着知识和智慧的无形资产与日俱增,无形资产的比重逐渐超过有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正日益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并成为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因此,会计核算必须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既要确认外购的无形资产,也要确认自创的无形资产,必须改进无形资产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和税法处理的差异入手,认为商誉无论是外购还是自创都尽量不予确认为好,并对商誉从要素构成和产生来源进行了纳税筹划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商誉处理的通行做法是不确认自创商誉,新的观点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自创与外购商誉一样,也应确认。在对上述两种做法进行了探讨的同时,笔者认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均不应由帐,而是通过其它途径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WTO保护期届满、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有资本的逐步退出,合并不失为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投资风险、增强竞争力的便捷之路。而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对于合并企业的后续发展影响深远,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外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重新认识。一、传统的商誉观从19世纪末商誉观的形成到亨德里克森三种商誉观的总结,人们普遍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商誉是特殊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商誉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在会计实务中出于三方面(稳健主义、确认价值基础的可靠性、以成本为基础的会计)的考虑,一般不确认自创商誉,只确认外购商誉。具体说来,对于如何确认外购商誉,传统的观点有以下几种:1.外购商誉的确认范围。较早的观点认为,外购商誉是并购企业在合并交易日所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所获股权相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然而,由于意识到购买成本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并非都是不可辨认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的概念。核心商誉包括两部分:一是被并购企业在被并购前已经存在的商誉在继续经营中的公允价值,称为“持续经营商誉”;二是代表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协作能力的公允价值,称为“合并商誉”。这一新...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对商誉的争论至今也未停止过 ,传统会计仅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 ,而对企业自创商誉不予计价入账。本文则认为虽然自创商誉具有不确定性 ,但其作为企业一项不可确指可预期的未来收益 ,符合资产的定义及确认的基本标准 ,应予确认。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会计世界里,究竟是否应该确认自创商誉,这主要取决于是否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笔者认为,商誉(无论是自创还是外购)都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无形经济资源,且基本符合确认的条件,因此,主张应对自创商誉也加以确认与计量,但考虑到自创商誉的特殊性,即将自创商誉作为永久性资产(不摊销)进行披露,但进行减值评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与计量并不符合资产计量的目的,自创商誉不应予以确认计量;外购商誉是购并企业为达到自身目的而支付的代价,因而可作为递延项目进行处理;在特定的购并情形下会出现负商誉,对负商誉的处理应本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16.
黄松平 《新智慧》2007,(9):16-17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按照商誉的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立和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源。外购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时产生的、非企业自创的商誉。新旧会计准则均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商誉实际是外购商誉。笔者认为,承认外购商誉、不承认自创商誉不符合一致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下,自创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绝大多数自创无形资产都不予以确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体系所产生的信息的有用性,进而也会动摇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目前这一状况加以改进,以便使会计信息能更真实、恰当地反映经济实际。  相似文献   

18.
未来商誉会计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誉会计模式的核心环节是商誉的确认、摊销与计量问题。现有商誉会计模式中存在许多争议,诸如商誉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应该确认和计量自创商誉?商誉是否需要摊销?是否存在负商誉?鉴于计量方法的不成熟性,未来商誉会计模式的发展思路是确认和摊销外购商誉,并把它纳入财务会计报告系统中;暂时不确认也不摊销自创商誉,可把它先纳入管理会计报告系统中,待条件成熟后,再纳入财务会计报告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无形资产而不再是传统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 ,其会计处理应予以相当的重视并应和其本质特征相适应。因此 ,有必要对无形资产计价基础的确定、核算范围的界定、自创商誉应否入帐等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无形资产而不再是传统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资源,其会计处理应予以相当的重视并应和基本质特征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对无形资产计价基础的确定、核算范围的界定、自创商誉应否入帐等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