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秋玲 《企业导报》2013,(7):7-8,36
在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背景下,网络作为新型的领域,日益成为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政治的有力渠道。本文在论述网络化背景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具体形式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掣肘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民政治参与对保障我国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而制约农民政治参与有序化发展的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等四方面的障碍性因素。基于此,我们需要通过在农村地区加速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积极构建公民文化,提高农民自组织性,提高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制度,加快制度创新以促进农民的政治参与并为我国农村政治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政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导致公民消极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因,并试图提出一些促进公民有效参与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孙勤立 《价值工程》2011,30(22):291-292
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应忽视公民参与的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公民参与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价值,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通过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予以分析,指出缺少公民参与的公共政策执行将会导致种种的偏差行为,进而对完善公民参与的现实路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通过剖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存在的问题,探究阻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的措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不仅需要推进和完善制度建设,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还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完善决策体制,以法律形式明确公民参与的权利,将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公民要通过引导教育和民主实践提高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6.
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却往往带来负面影响.当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明显特征.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合理对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院公共决策是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此过程有其特定的主体,其中,公民是影响公共决策过程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程度日益增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强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公民参与具有不完善性,存在着各种非理性参与的现象,如低度参与和过度参与.各种公民的非理性参与行为对国家的政治生活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如降低政策合法性、导致决策失误、使政府权威丧失、引发政治动乱及影响政策制定效率等.这些非理性参与的形成有其观念、公民自身、政府措施、社会组织发展及制度背景,为实现公共决策中公民的理性参与至少应采取如下措施,即培养公民的公共理性、培育社会组织、拓宽并完善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并以制度来保障参与者权益.  相似文献   

8.
农民政治参与是指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投票选举、诉讼等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并试图影响各级部门决策的行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否健康影响着我国政治的发展。农民的政治参与锻炼和提高了农民自身乃至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政治能力,促进农村问题决策的科学化和农村政策运做的合理化,推进了农村乃至全国政治建设的民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既是我党确立的政治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目前,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在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渠道也日益制度化和多样化。但是,这种参与与党和政府确立的目标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农民政治参与的道路也有待拓宽和优化。所以,本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者在不同决策情况下,应该以怎样的标准选择不同范围,不同深度的公民参与形式这一核心问题,正是当今公共管理者在公民参与迅速反战背箭下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困境,探讨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经。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可以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合法性及执行力.目前,公民参与存在着政府认识不到位、 制度不健全、 参与能力低等问题.因此,必须转变地方政府观念,加强法律保障和制度建设,建立和信息公开制度等制度,确保公民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政治现象是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它源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传统政治思想、历史文化积淀、自然地理特点、阶层结构变迁等密切相关,并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政治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把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逐步转变为合法有序的制度化政治参与,不仅是目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微博政治参与近年来在诸多公共事件中发挥出巨大能量,微博政治参与对于公民社会建设的作用亦成为理论界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微博政治参与对公民社会发展的作用。微博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的内在要素之间存在契合关系,因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助推公民社会形成,但微博平台上的政治参与在公平性、稳定性、理性、制度性等方面存在固有的问题,微博建立的公共空间并非是符合公民社会要求的理想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意表达机制的开拓,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底层民意对于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一些由NGO和城市民众推动的民间议题,经过在媒体平台上的发酵,逐渐被纳入政府议程之中。当然这个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然而在网络媒体更有利于草根阶层在公共政策议程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以世博会为例讨论媒体市民社会在参与公共政策议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戴伟 《中外企业家》2013,(2Z):118-118
公民参与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有了新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类新媒体的出现给社会的各个阶层提供了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妥善解决问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氛围,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兴媒体社会深度和社会广度的不断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各方面受新兴媒体的影响愈发深刻,且呈现出与新兴媒体相类似的双面性。全面理解和认识新兴媒体本身特点及其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对提高现阶段公民政治参与水平,增强政治参与科学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农民是公民,应受到平等的对待,但目前我国农民在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等诸多领域备受歧视。因此,保护农民的平等权,必须要在宪法的层面上予以重视。首先要在宪法中确认农民应有的权利,其次,要尊重和保障农民已有的宪法权利,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的资源配置平衡。总之,在宪法的框架内消除对农民的二等公民的扭曲认识,尊重和保障宪法赋予农民的平等权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具有复杂的内涵体系,其基本内涵包括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等.对农民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农村基层民主的进步.应一如既往地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公民意识在农村得以树立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观念灌输;将公民意识的培养落实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近期关于农民问题的一些主要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镇企业》2003,(10):17-23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过去50年,我国大陆实际上已经形成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财政转移制度。正是这“两种制度”的设计安排和延续,导致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日盎扩大。受社会地位、经济贡献、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农民这一最大的社会群体始终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权。从全国来看,至今还没有哪个部门对农民负责。没有哪个部门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没有任何组织直接代表农民参与政策制订、替农民说话办事,维护农民的利益,他们在政治决策、财政转移支付、国家投资分配、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缺乏自己的代表,也缺乏社会声音。农民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如何处理好国家与农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我国农村的制度和政策究竟如何变革与调整?这个“革命”应该从规范税收、财政制度开始,继而进行户籍制度、乡镇机构改革等。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妥协,如何正视公民的利益表达,如何扩大公民选择的机会和范围,并切实提高他们参与选择的权利,以提升各项政策的效果,是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