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大香格里拉整体对外开放与各行政区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大香格里拉"对外开放的特殊性,沿着整体上的对外开放和各行政区之间的合作展开,提出了该区域整体对外开放的主要路径是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开发,抓住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时机和对口支援条件扩大与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各行政区之间应建立合作开发与开放的机制、合力打造"香格里拉"品牌、合作招商、合作建立外贸出口的支撑服务体系、合作营造对外开放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和《中药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与实施,为两岸中医药产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着重就当前海峡两岸中医药产业交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努力寻求两岸中医药产业合作发展的路径与可行方式,建立中医药交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宁波经济》2010,(6):29-29
作为开放型经济社会优势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现代港航物流的合作发展机制成为《方案》中分量最重的内容。《方案》要求,以港口发展为中心,加速发展港口合作机制、物流业发展机制和监管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4.
两岸服务业合作相对制造业严重滞后,ECFA的签署以及台商全球经营战略的转变促进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国际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要求两岸服务业深入开展合作,生产性服务业是重点合作部门,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两岸应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拓展完善合作方式和建立服务业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广东广州与福建龙岩建立对口合作关系,穗龙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聚焦“国家要求、龙岩所需、广州所能”,两市确定了10个重点合作领域,各项协作、共建、交流走深走实,只争朝夕。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地域相近、资源禀赋和产业同构等现象是制约其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瓶颈。区域分工与合作会带来区域利益的增进,经济区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区域间互动与合作。而政府间的非合作博弈等原因导致了彼此间的合作障碍。构建区域间政府合作的互动机制和产业合作机制,对实现三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的十二类产业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潜在优势指数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国际产能合作下中国和巴基斯坦产业竞争力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产业竞争力结果显示,中国轻纺和通信产业竞争力最强,船舶、建材、铁路和电力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巴基斯坦轻纺产业竞争力最强,建材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巴基斯坦细分产业的潜在优势大多较强,其中轻纺、铁路和钢铁潜在优势最强.全球价值链分工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通信、轻纺和建材产业GVC的位置指数提高较为明显,巴基斯坦轻纺GVC地位提升较为明显.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国家层面应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支持政策,产业层面要推进境外产业园区与产能制造行业协同发展,企业层面须加强两国跨国企业新技术研发和经营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扬州与台湾合作发展文创产业是推进海峡两岸文化、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岸政治文化交流的方式之一。本文通过简析扬州与台湾两地文创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阐释两岸文创产业良好的合作基础、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合作的互补性等,提出了整合政府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旅游合作的障碍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学  李秀斌 《改革与战略》2010,26(1):138-141
文章分析了粤港澳的区域特殊性,剖析了该区域的旅游合作中存在的社会制度差异、“行政区经济”制约、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三大障碍;评述了该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得失。文章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创新的四个方面:统一区域发展观并形成区域旅游发展合力;调整行政区划结构并创新旅游合作宏观协调机制;创新区域旅游合作的制度和环境,整合区域旅游发展的资源和要素;开展旅游产业的深层次合作,形成有效的微观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家强 《老区建设》2023,(10):12-19
湘赣边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历史相通、产业相融,经济合作基础好、发展潜力大。随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湘赣边区域经济往来越来越紧密,合作成效越来越凸显,但也面临着区域开放度不够、市场要素支撑不强、产业同质化且区域内存在无序竞争、合作程度不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推进赣湘边区域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建议从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优化市场要素配置、夯实协同发展基础、健全合作机制、探索经济合作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方面发力,为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省际交界地区协同发展样板区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黄浦 《中国经贸》2009,(15):91-91
在日前举办的南京2009重大项目洽谈会上,《南京、合肥、南昌科学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备忘录》正式签署,三方将建立日常协调机制,并实行高层定期会晤制度推动三方合作,泛长三角由理论描述正式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备忘录》显示.三方力求打造“具有突出竞争力的区域板块“,并在规划、市场、产业、机制对接上均有严格而明确的约定。  相似文献   

12.
近日,科技部下发《关于选择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认定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20个产业联盟为国家试点联盟。《通知》指出,各试点联盟要通过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21,(4):49-49
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支持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通过集成创新、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促进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向区域、园区、乡镇集聚,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指导办法》,组织专家组对2020年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申报单位进行严格评审考察,认定以下19家单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4.
推动两岸农业合作机制与合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岸农业合作已成为实现两岸农业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努力,两岸农业合作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成效的合作机制与摸式。未来需要在现有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上,以两岸农业为一个整体的大框架,同时在互利双赢的原则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有利两岸农业永续发展的合作机制与新模式,将两岸农业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建立有组织的两岸农业论坛或常态对日交流机制;完善大陆对台湾水果、蔬菜的零关税进口与便利化措施机制,扩大双方农产品市场准入范围,逐渐向“准CEPA机制”过渡;在现行“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基础上,推动两岸农业产业与企业的合作。给予双方更优惠与便利的投资待遇,最大化地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势互补;建立两岸农产品贸易对岛内市场调节机制,即岛内产品过剩时大陆即时扩大进口,岛内农产品供应不足引起市场价格大涨时扩大从大陆进口;尽快建立两岸农业安全合作机制,就传统病虫害、重大病疫、基因食品与农产品污染等农业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协商。  相似文献   

15.
李非  张路阳 《亚太经济》2012,(1):131-137
2008年以来,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衍生了合作机制创新的诉求。笔者通过对现今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新态势的观察,对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机制的内容、构成与运行方式进行总结,并提出两岸高科技产业可能达成的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闽台高科技产业走合作与协同发展之路已成为提升双方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现状和创新合作机制的思路等方面.文章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指出其参考价值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王广宏 《首都经济》2014,(11):92-93
《北京市国有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调整、改革、合作、创新"八字方针,引导市属国有企业不断深化与其它主体的资源整合。市委市政府2014年7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又提出,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的合作;推进市属国有企业与区(县)企业优质资源整合,促进市区国有经济合作发展;加强国有企业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发展;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健全合作发展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紧密联系互相影响,新时期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互动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中国入世后农业发展的要求.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的互动发展,必须转变观念,端正对合作经济的认识,健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改革机制,并建立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产业错位发展的合作机制及其利益补偿:自珠三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彩周 《改革》2012,(7):63-72
错位发展是我国地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错位主要有基础性与延伸性两类。基础性层次主要包括产业梯度转移型、产业配套型、特色产品型三种类型。延伸性包括互补型产业错位等。地方政府应根据产业错位发展的不同层次,有效参与引导产业错位发展,特别需要建立产业错位发展的地区合作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11,(12):8-8
11月5日,香港科技园公司与保定高新区签订了《建立“伙伴基地”合作备忘录》,由香港科技园公司申请建立的“香港国家绿色科技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与保定高新区管委会管理下的“保定国家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立“伙伴”关系,互为“伙伴基地”。双方将借助各自绿色科技领域的资源平台,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展开合作,并推动两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