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01.91万!这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六普”)公布的上海常住人口的最新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10年间,上海市常住人口共增加628.1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24%, 相似文献
2.
2301.91万!这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六普)公布的上海常住人口的最新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10年间,上海市常住人口共增加628.1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24%,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68倍。2010 相似文献
3.
4.
户籍制度是市民化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和绕不开的门槛,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7月30日,户籍改革新政的正式出台,将有利于消除传统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流动的负面影响,成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保障。由此,通过对户籍新政的解构,围绕“规范有序、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配套”的推进机理,重构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5.
《开发研究》2017,(5)
基于城镇地域范围统计的城镇人口比重和基于户籍制度统计的非农人口比重是测度城镇化率的两个常用方法,但近年来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异越来越大,基于两种统计口径构建了不完全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比较了两种统计口径下山东省1982—2015年总体城镇化率时间差异和2010年山东省县域单元的城镇化率空间差异;并分别分析了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的时间变动、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异格局。结果表明:(1)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差别显著,城镇化率Ⅰ的值高于城镇化率Ⅱ达10%左右,但其变动趋势类似;(2)两种统计口径下的城镇化率区域空间差异格局基本类似,都呈现出明显的行政等级性的空间分异,而沿海与内陆间的空间分异并不显著;(3)山东省不完全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在波动中先升后降;(4)不完全城镇化的绝对水平呈现出向高行政等级城市极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其相对水平呈现出空间集聚的分异特征,但行政等级性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购房和租房是城市居民实现住房消费的两种主要手段。结合厦门市房地产租购市场,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提出非厦门户籍人口购买住房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应用Log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得到预期房价、住房归属感、迁移可能性、工作稳定性、在厦门居住时间、购房首付的承受能力等是显著的正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8.
9.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陕西省的具体情况和必要的实地调查,运用SPSS19.0和EViews6.0软件,以非农人口比重作为人口转移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去研究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发展三产业、提高农民纯收入、发展医疗教育事业是人口转移的动因。陕西政府应提倡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促进农业人口的合理转移方案,提出大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景体华 《发展规划与结构调整》2005,(1):4-35
据北京市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149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3万人,增长2.5%,增幅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1‰,比上年增加1个千分点;死亡率5.4‰,增加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0.7‰,增加0.8个千分点。全市户籍人口1162.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 相似文献
11.
户籍登记先从城市开始中国的户籍迁移制度的建立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随后才扩大到农村。解放初期我们一进城,首先抓的就是户口。这主要是为了掌握人口变动情况。那时刚解放,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和官僚资本家溃逃离城,旧社会的残渣余孽受到收容改造,一部分居民迁出城市;加之城市经济暂时处于停滞状态,有的企业停产,大量人员待业,人民政府有组织地遣散城区的无业或非正当职业的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13.
形式上的转变很容易,走一个程序、打印一页纸就完成了变化,本质的转变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让一些农业户籍人口适应“市民”的新身份、新环境,是户籍新政下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深圳居民消费及购买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深圳的人口规模及其特征据深圳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截止2002年来深圳市常住人口为504.25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35.49万人增长7.6%。2002 年来暂住人口为364.8万,比上年增加了28.08万人,增长8.3%,而户籍人口2002年来为139.45万人,增加了7.41万人, 增长5.6%。深圳人口的基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5.
16.
贵州一、二、三产业对城镇化率的拉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城镇化率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别通过对全国和贵州建立以城镇化率为应变量,以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的比例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两个模型参数的不同来分析贵州一、二、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是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关系社区稳定、发展、和谐的大局。面对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共荣发展,创科学发展之先,争和谐社区之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小板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严肃管理秩序,更加注重服务,探索建立平等化、亲情化和人性化的管理举措,在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进行了极具意义的实践与探索,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0,(12):8-11
多年来,地方改革已经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教训,中央可以着手解决大城市户籍改革这个“两难”问题。建议采取“两保两新”的措施积极规范和指导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即保持原户籍人口享有的广泛权利不变,保持外来人口通过买房、投资以及知识和技能落户的快车道不变,同时为大多数外来人口提供一个新的易于攀登的落户阶梯,并在上升台阶上不断新增权利。 相似文献
19.
纵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文章论述了根据我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和特点,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