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首都经济圈人才一体化发展,既有利于北京和周边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区域整体人才竞争力,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推动京津冀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解决首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人口规模过快增长与环境资源承载力有限间的长期性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区域协同发展可以在区域内依托各自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既有利于各区域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缓解首都的压力。文章在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未来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策略及效应,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丁一文 《天津经济》2014,(10):16-19
特大城市的人口问题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城市人口规模持续高位攀升,人口的过快增长形成了交通拥堵、就业紧张、住房困难、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探索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疏散人口,是首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应通过产业发展和功能提升增强首都周边区域对人口吸引力,引导京津冀区域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的演变对于检验三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区域创新产出综合知识,应用引力模型探讨北京和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北京下科技创新的引力变化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基于断裂点模型分析了北京-天津、北京-河北以及天津-河北的创新产出辐射区间的演变过程。得到以下结论:①京津冀区域创新合作背景下,三地空间联系不够均衡,北京的核心地位较为稳定;②天津市逐步扩大自身的创新辐射范围;③在三地的交界处存在创新辐射较弱地带,需要重点定位以实现三地整合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产业升级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目前,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京津产业转移对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保障京津产业转移对接中的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必须打破行政区划,实现人才、资金、科技、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唯此才能实现多方共赢,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日前,河北省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前行步伐。多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程明 《北方经济》2016,(7):61-64
一、"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历程 自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被列入国家发改委2012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开始,京津冀合作便拉开了序幕.2013年,河北省先后与天津市和北京市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进了京津冀合作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做出了明确部署,并被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相继对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协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标志着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当前北京与天津、河北等周边区域尚未形成良好、有序的城市—区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首都经济圈竞争力的提高和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迫切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调整和改进。一、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孟祥林 《北方经济》2015,(10):54-56
京津冀三地在历史上同属一个行政区划,京津两个大都市与河北省北部地区形成的"包围与被包围"的区域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上经历了"首都经济圈"、"大北京经济圈"、"环渤海经济链"、"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是在这30多年的探索中对京津冀区域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相似文献   

10.
首次应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同时测算了多区域空间分布模式下北京市17类产业的中心性和聚集性特征,定量化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空间的圈层结构,并提出了北京市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空间表现为多功能单中心聚集的结构,具备多维向心性的空间圈层分化特征,共包括7个圈层,其中,金融业高度聚集在核心圈层,并且聚集程度持续提升;科技、信息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于中心圈层;居民服务等主要生活性服务业处在产业空间的中间圈层,并且逐步表现为空间均衡化发展;第二产业分布在产业空间的外围圈层,特别是制造业处在最外围圈层且持续郊区化分散发展;北京市第二产业表现为空间离散化聚集发展,第三产业基本表现为空间集中化聚集发展。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区域的高度聚集持续发展可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进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逐渐向外围圈层甚至跨区域扩散。中间圈层既是现代工业经济以及由中心圈层向外扩散的传统工业等的重要分布区域,也是北京市主要的消费和生产服务业集中区域,这将导致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的高度集中,因而应加快中心城区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的疏解以及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目前北京市制造业布局主要是东北—西南方向,北部地区布局规模较大,从京津冀区域格局出发引导制造业向东南方向集中应是未来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的重要方向。此外,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时要充分考虑产业的空间共聚集性和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唐茂华 《天津经济》2011,(10):19-22
新时期,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形势发生了诸多积极的变化,京津冀都市圈应在涵盖三省市的空间范围来统筹规划,三地形成合理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同时,作为河北省的重大战略,环首都经济圈需要创新发展思路,将其建成北京的城市功能的拓展区,而不仅仅是产业集聚区,重点在若干城市高端功能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或称之为以首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已是老生常谈。尽管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环首都经济圈、首都经济圈等等概念换了无数个,北京周边的一些河北县市也以电话区号统一的形式,向外界显示出合作正在进行中,但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拥有两个直辖市的“金三角”,所谓的合作只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  相似文献   

13.
产业价值链分工是区域产业整合发展的主导趋势,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对于区域产业整合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分工,以产业间分工,而不是以产业价值链分工为主导。津冀与北京基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工发展十分明显,第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具有较强互补性。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相应提出北京主导首都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4.
携手共赢     
《首都经济》2013,(7):3-3
“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明确表述。“打造首都经济圈”首次写入国家发展规划,成为国家级的发展战略,意在大力推动京津冀的深度合作,促进这一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而党的十八大又再次提出了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凸显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5.
延庆县是首都生态涵养区,承担着保障首都生态平衡的重要使命。在首都产业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延庆以2014年世界葡萄大会召开为契机,与河北省怀来县在葡萄和葡萄酒产业上进行深度合作,双方已完成环境共建一期工程,编制了延怀酒庄精品旅游线路,并正在积极协商成立延怀产区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联盟、建立葡萄酒产业发展基金等合作事宜。在产业疏解上,延庆县始终将生态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对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的环保不达标企业实行  相似文献   

16.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电力协同发展也将成为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对该地区的电力产业效率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建设京津冀区域电力市场,实现电力优化调度,提高该地区电力产业的市场绩效,提升京津冀能源系统安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本文基于DEA,对2004年~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电力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电力产业技术效率不断提高,但改善空间较小,而规模效率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发电标准煤耗、供电标准煤耗、发电厂用电率和线路损失率等。  相似文献   

17.
吴玫 《天津经济》2010,(11):14-18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科技发达、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引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构建区域共同市场,实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流动与深层次整合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战略举措。建立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整合京津冀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是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口岸服务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升级、金融创新与合作、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发挥先行引领作用,积累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区域创新发展新版图的重大战略抉择。雄安新区战略也为京津冀区域的可持续性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运用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泰尔系数和集中度指数,在省域(北京、天津、河北)、轴域城市群(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京秦唐发展轴)和市域(河北省11个地级市)定量分析多空间尺度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并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因子分析。研究表明,在省域、轴域城市群和市域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明显,创新集聚存在区域空间集聚效应,且创新差异依次减小,但是影响不同空间尺度京津冀区域创新差异原因不存在一致性,因此促进不同空间尺度下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样化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和制度安排,推动京津冀区域内各主体间的互动与协作,探索深化区域创新协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既是推动“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战略路径,也是更好发挥首都特大型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