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我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战略举措。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和龙头城市,从国际区位看,它既处于太平洋西岸亚洲繁荣经济带上,又是东北亚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贸易港口,还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蓝色金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发展方向应落脚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与海洋发展战略的整合与提升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在借鉴美国、日本金融支持蓝色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山东半岛金融发展实践,提出了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2015,(46)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渔业作为海洋产业的优势产业,其布局优化成为战略发展的重点问题,如何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布局的现状,发现当前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海洋渔业布局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云  郝淼 《现代商业》2012,(26):27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文章在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职教育应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认真研究文件精神,尤其是区域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具体规划,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的"适切性";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区域蓝色经济人才培养规划和人才供求信息更新平台,创新高职教育服务机制;立足专业优势,积极融入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产业,积极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会展业的发展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区域内会展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各主要城市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优势不明显、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为了明确各城市会展业发展定位,促进区域内会展业协调发展,本文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会展业关联产业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该区域会展业整体发展定位和各城市的具体定位。  相似文献   

6.
姜鸿飞  闫君 《商场现代化》2010,(24):136-137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战略构想。高等学校创新驱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支持和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针对蓝色经济区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等问题,给予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依托高校科研人才聚集优势,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筑服务发展网络,全方位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岛,是一座因海而生、以港而兴的城市。海洋,赋予了这座城市太多的含义,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成为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青岛,作为蓝色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2011年6月10日,以开局转型优质增长为主题的2011英国《金融时报》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在青举行,在一场名为打造蓝色战略新引擎的圆桌会议中,来自政府、银行、专家学者中的8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青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发展蓝色经济等方面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4月1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签署《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基金投资合作备忘录》。签约会后,总规模达100亿元的国内首只蓝色经济概念基金,将率先投注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当地蓝色经济提供资本支持。在蓝色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这一重大背景下,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的龙头城市,青岛迎来了在全省、全国区域战略分工中谋发展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的第四天,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0.
青岛台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电视台,由于青岛市作为计划单列市并且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注定了它不可能走寻常城市台发展的老路。青岛台依托青岛市在动画、数字电视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加强传媒相关产业链建设。同时,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台也希望能将自身产业影响扩大到整个半岛地区,并借鉴山东半岛传媒的合作经验,与5家胶东半岛城市台进行联盟。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做出正式批复,已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上升到国家级层面.蓝色经济区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蓝色经济区对内陆联动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扬长避短,将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弥补短板,创造新的优势来补充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港口经济是实现港口、城市、运输、产业、海陆彼此间相关联系、协调、结合、发展,具有流量型、开放型、区域型特点进而推动区域经济贸易繁荣的经济。2009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南翼的港口城市——日照,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依托港口,凭"蓝"而立,日照市发展海洋特色要重点关注在本文中分析的制约因素、优势所在和发展建议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正在积极推进,而早在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日照国际海洋城可持续建设已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支点和先行先试的"优质实验田"。因此,可持续建设经济战略研究对于日照国际海洋城的全面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以建设蓝色经济区为契机,提升和明晰山东半岛经济发展战略,对山东省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实现错位发展,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根据各区域的自然特点和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山东蓝色经济区和半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强化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半岛城市群的衔接与发展;发挥蓝色经济区对山东省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山东经济协调发展;重视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衔接与融合,推动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经济圈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加强蓝色经济区及半岛城市群与其他经济圈的协同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山东省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自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取得较快发展,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还进一步获批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以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辽宁应该学习借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尤其是青岛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的经验,从而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客观、准确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依据科学性、全面性等原则,建立区域物流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物流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在此基础上研究蓝色经济区(以下简称为蓝区)上市公司的发展,重点在于股权结构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日照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形成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要达到这个目标即要求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发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合理适度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9.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目前进入加速推进规划实施阶段。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青岛市在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正依托其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青岛的海洋科技实力十分雄厚,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相似文献   

20.
为蓝色护航     
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蓝色也将成为青岛经济的主色调,为了增加这一主色调的深度,2011年4月29日,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暨政银企合作推进会在青岛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