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丹 《中国商办工业》2007,19(12):84-8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历程包括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融入四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党的执政方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此,分析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包括促进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扭转环境污染加剧的态势,继而从生态保护机制、生态社会宣传以及生态立法三个维度探讨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所谓生态文明,即要求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生态文明,即要求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周丹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2):84-8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改变我们的发展观,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6.
柳忠田 《中国市场》2015,(9):102-10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等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理念,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经济利益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水利工程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基于传统水利和水资源的主要生态恢复情况,这是正在开发的生态水利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与之前的普通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是符合生态条件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同时也是实现现代生物学与传统水利建设有效结合的需求。本文就如何解决生态水利的发展过程,并结合现代生活用水需求,以此来保护环境。同时在控制淡水的条件下,促进相互平衡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商》2016,(1)
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这是十三五规划的新要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就要在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上下功夫,不断强化生态伦理道德建设,最终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绿色发展与人民幸福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绿色发展理念深深地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为当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绿色发展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意识、伦理心境、伦理准则、伦理诉求等多种要素;从可持续方向、统筹方法与目标归宿等方面,厘清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价值维度;揭示出和谐共生、绿水青山、普惠民生、共同体意识、保护制度、全球整体观等崭新的伦理原则,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价值追求与伦理遵循。  相似文献   

11.
张洁 《现代商贸工业》2023,(23):159-161
马克思在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使用了“人化自然”一词,并由此形成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马克思这一科学理论的形成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具象化考察和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发展完成的。马克思人化自然概念的客观性、双向性、实践性及其价值走向凸显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在新时代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形成发展,延展人化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不仅能够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指引,并且能够构建更为健康有序的“自然的人化”模式,实现“人的自然化”,建立起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相互交融的情感联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环境部推行的一项环境保护机制,自实施以来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揭示小流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中国自身的国情,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必然要求中国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还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4.
王敬文 《华商》2014,(13):60-6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包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探究发展现的演进,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新型工业化问题,得出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应该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论。实现途径是建设生态工业,在初期则应该大力进行生态工业园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和人类学构成了生态人类学当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关系、天人圈态良性循环的生态自由,表征了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生态人类学属于人类学门类,是在文化生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学习了生态人类学及其它理论知识,我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从统一走向对立,由此造成了生态危机。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正视自然的价值,理解自然,逐步完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制度,构建美好的生态文化,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小区绿化与景观合理设计,提高了现代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小区道路设计、小区广场设计和小区点状景观设计中,要融入生态特色理念,满足绿化格致要求,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求。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明,就是以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特征的文明。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然而中国工业文明进程,"唯GDP论英雄"等一系列失衡发展引发了严重的伦理危机,即对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造成巨大破坏。和谐文明理念的树立及付诸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伦理危机,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文学批评理论,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维度对福斯特小说进行透视,阐述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我和谐的生态思想,从而实现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