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本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技术引进的模式概述从技术转移的角度看,技术主要由人、物与信息这三种要素构成。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以来,各个国家都比较重视技术引进,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各自的国情不同与国际环境的变化,在技术转移的要素上各有所重,从而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技术引进模式。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电子制造业经营模式O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EM作为外包的方式,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目前OEM在我国家电行业、IT领域被广泛采用。但其尚存在法律、品牌质量、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合作双方应在确定对方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结成合作伙伴,提升OEM层次,逆转OEM方向,真正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都决定了制造业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业的兴起以及物流企业的成功,传统制造业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机遇。因此,制造业只有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从制造业地位、物流企业主要运作模式、相应的物流模式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制造业对物流模式选择的简单分析进行初步探讨并做出总结,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物流企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6.
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应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区位优势、基础资源优势、基础雄厚的装备制造业等优势进行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田娟  马涛 《商场现代化》2008,(15):130-131
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的地位日益提高,制造业纷纷开展物流改革,推行现代物流管理。但这其中成功的企业却并不多见。本文基于这种现状,针对不同的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思路,分别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生产商品属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企业和施工、建筑等行业的企业三种类型的企业来分析,得出适应其生存和发展的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元 《商》2013,(2):32+25-32,25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的研究有多个角度,本文将从自组织的角度出发,阐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点、动力来源和超循环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陈艳  刘占军 《商业研究》2003,(17):113-116
分析了近年来制造业发展滞后于其它商业的主要原因,从战略角度提出了制造业新的经营战略——下 游战略,在阐述其核心理念的基础上,针对下游战略应采取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技术引进是世界各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本文阐述了技术引进的内涵及内容,分析了技术引进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指出了我国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提出了以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探讨产业升级,却忽视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文章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传统路径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关联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制造企业动态管理模式主要因素的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加升  李柏洲 《商业研究》2005,15(24):58-62
动态管理模式系统是一种要素、结构、目的、功能都可以不断变化的自组织系统,是在既定的规则下,让个子系统主动变革、自组织学习,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炼出影响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主要因素,为建立动态管理模式系统,研究因素间的互动关系和管理模式变革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关玉红  安小圣 《商业研究》2005,(24):147-149
物流战略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战略类型是实施物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类型的了解有助于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物流战略,规划长远的发展,从而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赵忠华  李磊 《商业研究》2006,(13):33-34
“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向世界做出的宣示和承诺。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也影响甚至改变了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国和平崛起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实施和平崛起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国际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由完全制造向网络化总装制造转化、由本地制造向转移制造转化、由封闭型技术研究向全球化合作研究转化。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运行态势较好,但是行业内各企业发展不均衡、亏损现象较为严重、企业集中度低、集群效益不明显,并且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创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管理模式:在产品管理上实行标准化;在管理手段方面实现完全信息化;技术创新自主化和创新主体企业化;在区域管理方面,建立富含动态能力的区域创新网络并实现集群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使得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制造业升级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业升级在增强国际竞争力中的影响以及制造业升级面临的国外技术优势压力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提出了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非洲国家普遍谋求推进工业化,特别是希望引进制造业领域的直接投资,以提升自身工业生产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我国对非洲制造业的投资在过去十多年获得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分散、无序"问题。基于非洲制造业现状及中国企业对非洲制造业投资实践,本文提出"进口替代"型和"出口导向"型两种适用于对非洲制造业投资的路径,认为应当加强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总体规划,结合非洲各国具体国情,加大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我国企业采取合适的投资路径,提升对非洲制造业投资的质量与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从16个国家的进口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等中间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各细分行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效率提升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国可获得全球高级要素资源,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在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显著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效率,但物流服务业大幅度降低了装备制造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自主创新力驱动产业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注意到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还存在着重技术引进而轻消化自主研发技术投入不足,支柱产业自主研发技术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应该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加以引导力度,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郑晓奋  李少付 《财贸研究》2010,21(3):124-127
选取安徽制造业为样本,构建制造业行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测度和评价样本行业创新能力的相对强弱。结果表明,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因此,应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研究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重视创新成果的产出形式,从而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