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工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体系通过走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其产业规模、产品质量等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引进大量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本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创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使产业要素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多种因素,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弱,直接制约着引进技术效益的发挥。因此,对技术引创能力的评价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创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FDI技术转移消化吸收的现状,在对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机制的建立,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元 《商》2013,(2):32+25-32,25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的研究有多个角度,本文将从自组织的角度出发,阐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点、动力来源和超循环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浅论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孟繁洁,赵丽艳技术引进对促进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技术引进目标的关键是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开发创新和出口创汇的良性运行机制。技术引进是一个知识的传输、综合和深化的系统过程,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同...  相似文献   

7.
技术引进关键是要消化吸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创新。从引进技术转变为自主研发,其成本远低于发明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造成这一情况既有出口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依赖于技术引进的原因,又有出口企业缺乏消化吸收能力、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出口企业可以通过观念创新、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发核心技术、管理营销创新,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大部分中国企业在技术引进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引进的仅仅是生产知识,而非研发知识,所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是不充分的,后发企业必须专注于研发知识的引进和获得,在此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才能够演化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造成这一情况既有出口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依赖于技术引进的原因,又有出口企业缺乏消化吸收能力、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观念创新、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管理营销创新、发挥国家的引导作用以及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是增强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催生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引发全球价值链深度重构和世界经贸格局重大变革。世界主要经济强国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争夺新一轮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抓手。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可能推动国际贸易规模扩大,提升服务贸易份额,并促进国际贸易交易模式平台化、小宗化,可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会。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也可能通过降低企业劳动力需求从而对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我国应部署并强化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快培育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促进"中国制造"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本土技术研发,也受到外国技术溢出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本土技术研发与贸易竞争优势间形成了良性的正向互动关系,但外国技术溢出却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的形成有明显的双向负面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于畅  邓洲 《全球化》2021,(2):89-101,134,135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制造环节的创新功能凸显、增值能力增强和要素投入升级,进而提高了制造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地位。新型制造技术的使用正在重构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伴随着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对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的参与程度有所提高。全球价值链调整导致中国制造业面临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同时又为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供了机会窗口。中国应谨防过早“去工业化”,通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能力、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策略应对全球价值链调整。  相似文献   

14.
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探讨产业升级,却忽视产业升级应该是多种路径的综合运用.文章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在坚持技术创新传统路径的基础上,还可以开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延伸融合、交叉融合以及关联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服务业,又是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国际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由完全制造向网络化总装制造转化、由本地制造向转移制造转化、由封闭型技术研究向全球化合作研究转化。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运行态势较好,但是行业内各企业发展不均衡、亏损现象较为严重、企业集中度低、集群效益不明显,并且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创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管理模式:在产品管理上实行标准化;在管理手段方面实现完全信息化;技术创新自主化和创新主体企业化;在区域管理方面,建立富含动态能力的区域创新网络并实现集群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AMOS软件对装备制造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于装备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学习与成长维度的影响最大。基于研究结果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更加注重学习与创新,用学习和持续改进建立竞争优势。同时,装备制造业应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此来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外国直接投资对福建省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计算了福建省28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2001-200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年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总体回归以及分年份的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总体水平较低,增长趋势缓慢,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溢出效应相对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选择"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域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装备制造业动态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4个细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脉冲响应比较研究,探究其双向互促性、行业异质性及长短期差异性。结果表明:二者虽然有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互促作用具有非对称性。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拉动力强劲。但无论辅助联动式或价值链嵌入式生产性服务,都只是短期助推装备制造业发展,仍难以构成高端服务能力和发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其长期匹配及推动作用较小。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程度不高,导致装备制造业对其拉动作用不明显,二者互动关联性较弱。不同互动机理及动态匹配方式下细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效应差异性显著。装备制造业来自于自身内部的信息变动影响显著。应加强装备制造业创新投资引资、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促使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效率,以促进沿线省域两大产业高层级耦合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中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制造业的三个技术类别、两个发展阶段以及三个影响渠道定量测算了制造业外迁对中国GDP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美出口以高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制造业受美制约较大,需要重点关注;(2)制造业外迁通过直接效应、关联效应和溢出效应三个渠道产生影响,短期内直接效应是主要影响渠道,而长期内溢出效应是造成部门间差异的主要因素;(3)短期内低技术制造业外迁对国内GDP的影响程度最大,长期内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将超过低技术制造业,而且中高技术制造业外迁更加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为减轻产业外迁的冲击,本文建议应对不同技术类别的制造业采取差异化政策,特别要注重强化中高技术制造业在产业链上的主导性与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制造业行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该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同时发现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研究开发人员的研发能力是影响其技术创新总体能力的重要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