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广州市液体牛奶的消费调查及营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向伟  文吉 《消费经济》2002,18(5):33-35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消费者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也悄然发生变化,饮食方式愈加简便快捷,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牛奶是含有最多最全营养成分的食品之一,尤其是液体牛奶,更是食用方便,已被越来越多的都市消费者接受,牛奶的需求量与日增多.广州市场,是众商家在广东省的必争之地,也是牛奶消费状况的晴雨表.本文将通过市场调查的数据,分析广大消费者在液体牛奶方面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并从消费者的行为表现中探索商家在经营这一市场时应该采取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虽然蒙牛以“超级女声”包装的是常温乳饮料“酸酸乳”,但对酸奶等低温奶和冷饮等均有拉动作用。本文从市场数据分析的角度.概要地介绍了包装牛奶在北京地区的消费情况,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邱德生 《华糖商情》2001,(22):32-32
众多厂商同台唱戏,竞推五彩纷呈的新品,促进了苏州牛奶市场的日益繁荣。苏州市场上的牛奶产品来自全国各地,有来自内蒙的“伊利”、来自上海的“光明”、来自南京的“卫岗”、来自无锡的“雪浪”、,也有苏州的地产奶,还有从黑龙江、广东等地运来的各种品牌的牛奶。品种的多样化,为不同消费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4.
《致富天地》2007,(3):40-40
2006年,中国人均喝牛奶超过了20公斤。有一句名言:“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我们的邻国印度,人均消费牛奶达到80公斤,欧美发达国家则高达300公斤。[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5,(15):47-47
目前,银鹭集团出品的一款“牛奶花生”在山东市场销售火爆。该产品为听装半流体,在牛奶中存在整粒的花生,创意独树一帜,得到了山东消费者的青睐。据悉,它一个月可以销售几千箱。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11日引发的中国乳业大地震,让蓬勃发展中的中国乳品工业遭受重创,市场消费曾经一度低靡不振,很多消费者甚至不再饮用牛奶,而  相似文献   

7.
《销售与管理》2006,(6):18-18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说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保险被更多消费者重视,刷卡消费日渐成为时尚。为把握中青年消费者金融消费的脉搏,CTR市场研究个案研究部对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的中青年网民进行了一次在线调查。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牛奶消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结构和能力得到持续改善。本论文以辽阳市场为例,主要从液态牛奶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入手。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分析了城市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以期对乳品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读者之声     
《糖烟酒周刊》2007,(5):2-3
做不好内部管理就做不好市场;给个提价的理由;食品做社区要注意三点;把握糖果的刚性消费;中国乳业第三次商机——“3.0版本”牛奶时代;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特仑苏;二线糖果品牌要靠产品创新打开市场.  相似文献   

10.
刘逢秋 《中国广告》2006,(3):119-120
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Georg Simmel)说“越是容易激动的年代,时尚的变化越迅速”即时尚越有市场。而中国就处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激动年代”,国人对时尚的追求,远超越了计划经济时代,甚至超过了国外成熟市场中相对稳定的消费者。中国已悄然进入了“时尚消费”的新时代。对于时尚消费,按G齐美尔解释.则是“示同”和“示异”的结合。“示同”就是借消费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某个社会阶层的一致性;“示异”则是借消费显示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差异性。时尚消费使消费者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22日,福建惠尔康乳业公司“突然”宣布退出福建鲜奶市场。作为厦门少数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之一、且在厦门鲜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惠尔康,此举不啻于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人们对该地牛奶市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物价》2005,(9):31-31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不久前在新浪财经撰说,为什么中国经济总是在“一放就热,一控就冷,大起大落”的怪圈里循环,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首先,中国国民经济增长中,投资的增长速度较快,消费的增长速度较低。与韩国和日本经济成长的数据比较,中国的GDP投资率高其15%,甚至到25%。显然,投资主导着经济增长,消费明显被压低了。投资主导,经济增长容易波动;消费薄弱,使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性差。其次,政府行政性为主的调控方式,加剧了国民经济的“一放就热”和“一收就冷”。由于经济增长的投资主导性,使政府一看经济过冷,最容易扩张的是投资,就放松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新动态     
《糖烟酒周刊》2006,(1):68-68
“劲霸”撕开温州市场防线;“沾着吃”为饼干创新带来新思路;“传奇世界”饮料走进网吧;太原市场热衷沙棘汁;“向上走”成为饼干业大趋势;调味品显露休闲新趋势;达能牛奶佳钙饼干市场下滑;镇江饼干消费受制沙琪玛;  相似文献   

14.
《销售与管理》2006,(4):21-21
“美容”是一个朝阳行业,特别是2007年12月11日美容市场将全面开放,外国的投资者将会涌进中国这个“美好”的大市场,这会给中国本土的营运者们一个大冲击。中国消费者将会有什么样的消费趋势呢?  相似文献   

15.
商讯快报     
《商场现代化》2004,(7):1-4
“含乳饮品”可不是“牛奶”广州市消委会根据近期对25种牛乳产品的测试结果,发布了关于牛奶产品的消费提示。“含乳饮料”不等于“牛奶”目前市场上的牛奶饮品品种一般可分为“牛乳”和“含乳饮料”两大种类,只有前者才是人们常说的“牛奶”,它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奶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消费特点分析 (一)中国土壤生成的畸形奢侈消费现状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奢侈品年消费总额达86亿美元,已超过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作为一个经济处于长期发展,人均GDP1000多美元的国家,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奢侈品消费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90%的奢侈品购买者是本土消费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富有的消费者,一类是年轻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健康的食品,特别是富含人体必需元素的乳品日益得到重视,而与国际牛奶的平均消费水平相比,我国的牛奶消费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乳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不仅跨国乳业巨头欲分一杯羹,国内的“饲料大王”希望集团、“豆奶大王”维维集团等亦携巨资杀入,而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全国性领导品牌IlII快了跑马圈地、抢夺奶源的步伐。从目前情况看,乳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几大乳品巨头占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乳品企业1500多家,但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不到10家,前10家乳品企业年收入占整个乳品市场的70%以上。在目前乳业竞争格局的划分已经非常清晰的情况下,蒙牛的快速成长模式已不可能被区域中小型乳品企业复制。  相似文献   

18.
从狂热喜爱,购买成风;到消费理性,谨慎行事,SUV在中国市场的种种表现,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的成熟,消费者在购买SUV产品时,已经不仅仅追求的是suv刚猛粗犷的外形,而更加强调其“动力澎湃”心脏之下所需要的成本代价。如今以华泰圣达菲2.OCRDi VGT柴油版为代表的城市SUV,凭借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技术和兼顾SUV越野性及轿车舒适性的跨界设计理念,能否让一部分喜欢轿车的用户转而选择SUV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广告导报》2005,(2):7-7
曾经有专家预测2005年中国个人平均年收入将达到1000美金,这标志着国民的消费能力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市场的真正载体是消费者。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中国社会分层在加剧,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分化瓦解和演变,新的消费族群和消费观念在生成。目前中国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迅速壮大。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收入标准去定义“中国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20.
功能饮料是2004年最热的市场消费热点之一。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功能饮料的热湖,但“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非常困难。长时间内,市场上除了红牛外很难找到其他功能饮料的踪迹。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