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香港银行业先进审计理念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金管局对银行的监管,由合规性监管发展到以资本为本的监管,再发展到目前的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1998年12月,金管局根据《香港银行业顾问研究报告》的建议,全面建立推行了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方法,把风险状况融入CAMEL评级制度内,其中风险状况是对认可机构的潜在风险与风险管理制度的质素两者平衡后评估得出.CAMEL评级制度每个项目均受到八种潜在风险(信贷、市场、利率、流动资金、业务操作、法律、信誉及策略)的一种或多种影响,而这些都是金管局指定须在监管程序中进行评估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日,中国银监会推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以下简称《评级体系》),为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的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作为银行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级体系》以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对股份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保监会现行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对于保险公司资本量的测度与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反映保险公司投资资产所具有的风险,迫切需要形成新一代监管制度。投资资产认可标准的确定是计量偿付能力的基础,本文应用风险价值模型度量了资产的某段时间风险价值,并与投资资产认可标准中风险折价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投资资产标准认可不当带来的松弛风险、过度约束风险及其他潜在风险。最后本文围绕偿付能力充足率这个核心内容,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确立风险监管理念 防范化解保险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清  黄德强 《福建金融》2006,(11):36-38
保险企业经营失败风险的不可接受性是实行保险监管的重要原因。如何避免保险企业经营失败风险及保险体系动荡风险,以确保保险业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险监管部门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其实质也就是监管什么和如何监管的问题。本文从存在保险监管风险的客观事实出发,通过构建监管风险模型,探讨风险监管的作用机制,阐述做好保险监管工作必须确立风险监管理念、加强风险监管技术创新和监管组织建设等主张。  相似文献   

5.
强化对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G-SIIs和D-SIIs)的监管,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和保险行业)系统性风险,但必须明确,系统重要性机构虽然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潜在导因,却并非唯一导因,至少同样重要的还包括系统运行目标和运行规则的设计。此外,如果以我国保险业作为参照系统,研究其是否面临行业系统性风险及其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不能先假定这种风险是内源性的(endogenous),它也可能是外源性的(exogenous),更可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综合效应。因此,在强化对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D-SIIs)监管的同时,更要积极探索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基本规律,加强行业治理,明确行业风险的监管主体,建立与相关领域的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我国利率市场化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具体表现为监管法律缺失、监管主体不明、监管方式落后等。总结国外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得出利率市场化的成功必须要建立充分的法律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监管制度以及注重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因此我国在完善利率市场化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时,应该树立风险监管新的理念、明确监管主体、改革监管方式,以保障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罗猛  陈颖  王胜邦 《新金融》2009,(11):44-48
2008年9月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凸显了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艰巨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G20峰会前三个主要利益代表方(美国的盖特纳、英国的特纳和欧盟委托的德拉罗西)以及IMF在2009年4月都提出了系统性风险分析报告。结合此次危机、监管调整及上述报告,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系统性风险的定义、特征、成因、监管措施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风险为本反洗饯监管制度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喆  杨爱萍  李涛 《海南金融》2011,(12):49-52
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是我国反洗钱监管的目标模式.为实现目标模式,促进金融机构主动、有效、全面开展反洗钱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需要开展准确的风险评估,保证金融机构具备以风险为本开展反洗钱工作的能力,以及能够对人民银行监管要求作准确应激.因制度激励是监管的本质,监管部门应从制度建设入手达成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条件,通过自上而下的和...  相似文献   

9.
张迪 《审计研究》2012,(3):106-112
借鉴Francis等(2005)将信息风险区分为基本面、信号传递、机会主义行为与纯噪音四方面风险的思路,本文研究审计师是否对信息风险的不同构成进行了区别对待。结合相关理论,本文选择了管理层预测报喜的公司为样本,以报喜"无变脸"代表信号传递风险或无风险,以"调增式变脸"代表基本面与机会主义披露策略的混合风险,实证发现"调增式变脸"更容易得到非标意见。进一步地选择"调增式变脸"的公司为分样本,以"扭亏型变脸"代表基本面风险,以"其他调增式变脸"代表机会主义披露策略风险,实证发现"扭亏型变脸"更容易得到非标意见。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对信息风险的不同构成进行了区别对待,且最关注基本面风险。  相似文献   

10.
史臣 《时代金融》2012,(30):139-140
为实现投资最优化、利润最大化,金融控股公司营运而生,但是随之产生的高风险也成为限制发展的一大因素。文章从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解析其可能伴随的风险,进而针对这些风险提出有效的监管措施,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监管制度以及外部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11.
杨勇平 《中国金融》2005,(16):48-50
近年来,以“德隆”、“托普”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风险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为避免上市公司风险由企业风险转化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甚至社会风险,需要通过构建综合监管体系,明确对上市公司风险行为的主要监管责任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加强交流与沟通,实现监管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和实施上市公司综合监管的协调配合机制、应对资本市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风险化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扩张可以在事实上起到加快利率市场化的作用,应适当鼓励金融创新和培育网络金融的发展。但由于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自身产品模式缺陷、相关监管框架缺位以及其脆弱性等因素都将放大风险。本文建议尽快对互联网金融进行适当的调控和监管,以保障消费者权益,避免大的系统波动。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境外成熟市场监管当局深刻认识到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对投行类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随着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信托公司业务模式的调整和创新业务的开展,信托监管也急需建立一个能综合反映信托公司潜在风险的、有效的风险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前提是要明确符合风险导向原则的监管目标。保险监管就是风险监管,风险有什么构成,监管体系就应该有相应的构成。本文从界定风险概念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风险的主体、形成及传导规律和风险的构成,提出我国保险监管的"三层次"目标体系: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督促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完善行业治理,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王萃 《西安金融》2006,(5):37-39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商业银行流动资金风险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商业银行流动资金风险监管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HKMA商业银行流动资金风险监管的制度体系及其核心机制,提出HKMA做法对中国内地的启示,旨在对我国内地的商业银行流动资金风险监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启动后,为防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风险,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方法。本文提出建立我国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年金监管体系,该体系是基于风险的金融监管理论在企业年金领域的应用和实践。建立基于风险的企业年金监管体系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确定企业年金的监管架构及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建立统一的风险监管平台,开发统一的企业年金风险监管系统,统一企业年金监管风险管理工具和风险指标,形成支持协同监管的技术系统平台;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凄定监管基础;切实严格执行管理机构的准入制度,形成优胜劣汰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充分发挥银行业监管机构的主 导作用 (一)在监管内容上要突出以风险 监管为核心的原则。一是制定风险监管 的长期规划,强化风险监管工作的持续 性和预见性。借助高效、科学的非现场 监管手段,通过持续监督被监管银行业 务、财务状况,组织结构及管理层变动 情况,新增业务及产品情况,内外部审 计情况,重大事件所反映的管理状况、 守法遵规情况,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分  相似文献   

18.
张绍瑞 《中国金融》2004,(12):42-43
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是当前国际上最新的也是比较通行的监管模式。该模式以规范的监管程序,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考核体系,对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前瞻性评估,了解和衡量被监管机构面临的风险类别及程度,关注其最大风险环节,采取主动的行动做好部署,防范现有的风险或潜在的风险,以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资产不透明的金融机构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进行监管套利不利于系统性风险的防控。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在经典银行道德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关联性,从资产透明度和监管套利的视角分析银行系统性风险累积的内在机理。而后利用2007-2018年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构建资产透明度指标和系统性风险指标(SRISKMES),对理论推论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1)资产不透明、监管套利会提高银行的系统性风险。(2)监管套利弱化了资产透明度和资本监管机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资产透明度与资本监管机制在约束系统性风险承担中的协调作用不明显。(3)以大银行为主的债权银行受监管套利的影响相较于受资产透明度的影响更明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完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以及监管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其所拥有的资本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屏障。尽管银行所面对风险和资本的内涵在发生着变化,且其对银行经营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对于以巴塞尔协议Ⅲ为代表的新监管原则势在必行的背景下,深刻理解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和资本的内涵并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适应新形势,对于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