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斌 《新财经》2008,(6):100-101
2005年4月29日,中国股市开启了股权分置改革这一伟大的变革。三年过去,回头看看三年前上市公司为股改而承诺的“豪言壮语”,为股改而描绘的“五彩蓝图”,却发现许多承诺并没有实现。本期“上市公司透视”选择了三家严重失信的公司,看看它们是怎样将承诺变为泡影的。  相似文献   

2.
唐志勇 《上海国资》2005,(12):20-21
金丰股改受挫再一次印证了信息爆炸时代的一条定律:“名人+媒体=影响力” 11月28日,上海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金丰投资”)成为 上海市第一家股改受挫的上市公司,同时 也是股改以来,继清华同方和科达机电之 后第三家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被否决的公司。 据金丰投资公告显示,在以现场和网  相似文献   

3.
2月27日,沪深两市49家公司亮相于第22批股改公司名单,这标志着完成股改和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市值已占A股总市值的53.85%。随着全流通市场雏形初现,证券市场正逐步恢复其“本来面目”,此刻再来回顾8家股改方案被否决的公司(截止3月3日),可以发现诸多共性。  相似文献   

4.
截至6月30日,沪深两市存在资金占用问题的上市公司有149家,占用金额合计328亿元。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股改和清欠工作已到了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有关方面统一思想、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综合各方力量,通过创新方式促进问题的解决,切实做到股改和清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CSR)对公司治理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经济效应:“抑制效应”和“饰窗效应”。那么针对公司违规行为,企业社会责任会产生何种影响呢?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探索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非商业行为与公司违规之间的经济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违规发生概率呈显著负相关,而对公司违规查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出“抑制效应”,而尚未表现出“饰窗效应”。此外,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在小规模公司以及面临竞争压力的公司内表现更为显著。进一步中介检验结果证实,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改善其盈利能力,缓解融资约束程度,进而降低公司违规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改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46家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又推出95家股改公司,随着《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意味着股改全面铺开,也就是说将进入攻坚阶段,真对上市公司存在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意见》给出了许多股改灵活性指导性措施,便于股改能够顺利推进。尤其是《意见》明确提出“对于绩差公司,鼓励以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作为对价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相似文献   

7.
G时代是收购上市公司的最佳时机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完成股改成为G股公司,A股市场正全面走向G时代。在G时代如何收购上市公司?这是大部分拟收购上市公司的投资人比较关心的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新财经》2005,(10)
纸尿裤兜不兜得住股改? 上市公司股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令人不禁想起了2001年吴敬琏与厉以宁、萧灼基等人关于中国股市的争论。吴敬琏说:“中国股市黑不得……中国资本市场连赌场都不如”。而厉派提出了“纸尿裤”理论——中国股市像一个婴儿,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关键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纸尿裤,能不能“兜”得住问题。  相似文献   

9.
股权改革的三阶段托宾q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试图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评价提供一种方法,并对股改效应做初步考察。文章将股改以来的时间序列分为三个阶段,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股权改革对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改启动期,股权改革使多数公司的价值得到提升,且提高幅度相近;在新股发行酝酿期,股改效应进一步扩大,但优质公司的扩大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公司;而在股改与新股发行并行期,劣质公司的股改效应迅速回落,而优质公司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正在完善,公司价值正趋于理性分化。为确保后期股改顺利推进、巩固已有的股改成果,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股权分置改革和规范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工作(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自从国家开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我委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同时对我全省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重点围绕改革原则、组织框架建立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意见建议。2005年8月,省政府组建了由省经委、省国资委、四川证监局、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等部门参加的“四川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联席会议”。我委作为牵头部门,主要负责拟制完成了全省股改工作计划,指导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改工作,参与国…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大股东是指持有较大比例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东,根据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大股东应当切实保证上市公司资产完整、人员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和业务独立,理论上大股东破产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甚微;但在普遍意义上,大股东往往对上市公司施加较强的实际控制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一些强势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无处不在,上市公司从制度、管理到财务,无不深深的打着大股东的烙印;其二,一些大股东与上市公司业务关联性很强,上市公司破产对上市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其三,或有损失,大股东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都可能在破产时给上市公司带来实际损失。因此,大股东的破产对上市公司乃至社会公众还是存在较大的现实影响,大股东破产也不能说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破产行为。文章以某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X公司为例,分析了该公司最终走向破产清算的原因,总结出该公司在破产清算中主要存在的财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同类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沪深两市2006年6月30日完成股改的596家工业类上市公司股改前后各两期的半年度数据,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了股改前后产品市场竞争、企业最终所有权性质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改之后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有了显著的提高;无论是股改前还是之后,产品市场竞争始终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自然人或民营企业最终控制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国家控制的实业公司最终控制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从产品市场竞争与最终控制人性质的交互作用来看,在股改之前,产品市场竞争与国家控制的投资管理公司控制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股改之后,产品市场竞争与自然人或民营企业控制具有显著的互补作用,与国家控制的实业公司最终控制具有显著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明贺  周杰 《北方经济》2006,(13):39-40
一、导论 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要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继续搞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和发展.随着6月4日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了全面股改第35批名单,股改公司的比例已占内地股票市场上的60%以上,股改可以说是进入了攻坚阶段.目前,各个公司推出的股改方案不一,有配售方案、基金方案、权证方案、回购方案、转股方案,到底谁是谁非也无定论.但是股改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实现股份全流通,发挥证券市场的应有功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博弈论视野下的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关于非流通股流通权的讨价还价博弈,博弈主体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历史流通股东等。对价博弈中,非流通股东拥有先动优势和耐心优势,不利于保护流通股东的权益;而“未完成股改,暂停再融资和股权激励改革”等措施,有利于纠正耐心优势;从先动优势看,应赋予流通股东以股改提案权。股权分置改革首先应保证程序理性;当前试点公司的股改结果并未真正进入全流通,对于试点之后进入股改的公司没有学习价值;应逐步试行全流通。在对价形式上,应简单合理,要有利于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应摒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较大的权证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晓农 《开放导报》2006,(5):104-106
本文采用已经完成股改的38批共101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改所引起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变化、第一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率分别变化以及绝对控股股东变化的情况,并分析了由此变化对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中小股东利益、内部人控制以及公司经营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航  邵维佳 《中国经贸》2009,(24):120-121
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股市最为敏感的问题。2005年4月的“股改”作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一次重要尝试,从务虚讨论到务实开展,历时长、涉及面广,其初衷由之前的单纯变现转变为解决非流通股股东流通权的取得问题、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约束机制。此次改革后大盘连续攀升并不断创出新高,使我国资本市场呈现少有的市场繁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量的研究分析都一致肯定了“股改”的重要推动作用。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到达高峰期,股市一路下跌,2008年4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股东集中出售超过一定数量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行为进行规范。接着,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客户证券交易行为管理实施细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限制交易实施细则》,严管大小非减持。目前深沪两市“股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股改”后续非流通股“解禁”对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存在什么样的影响,“解禁日”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路径如何却不得而知。本文从“股改”历程入手,剖析了“股改”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以便为理解上市公司“股改”行为的后续市场反应提供有益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析展望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颁发《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股市进入"股权分置改革时代"。截止2006年1月11日,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总数已达434家,占沪深两市1358家上市公司(不含纯B股公司)的32.03%总市值为12047.54亿元,占两市总市值的36.47%;总流通市值为4508.93亿元,占两市总流通市值的42.76%。根据预测,按照现在的进度,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股改和进入股改程  相似文献   

18.
业绩评价成为整个期权计划中难度最大、分歧最多的部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启动,对上市公司的高管推行股权激励机制也已是箭已上弦。继紫江企业和清华同方在试点方案中提出了股权激励之后,在已公布股改方案的31家二批试点公司中,金发科技、恒生电子、中化国际、中信证券四公司在股改方案中“捆绑”了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19.
钟精腾 《新财经》2006,(2):79-83
长期以来,股权分置等制度性缺陷使得证券市场“弱肉强食”现象触目惊心股改已全面铺开,预计年内上市公司的股改有望完成,即上市公司即将迈入全流通时代。因此可以说,今年是股市的转折年。弹指一挥间,中国股市用十五年的时间匆匆走过了西方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路。温故而知新,本文通过历史数据对十五年来证券市场利润分配进行结构性剖析,找出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原罪”,不但有助于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过去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中国股市。  相似文献   

20.
梁丽娟  王欣 《改革与战略》2008,24(2):138-140
文章以沪深2005年年底完成股改的2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幅度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应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减持幅度一次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