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 前言 在纱线质量中,千米棉结数量被列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如何减少半成品和成纱的棉结杂质是纺纱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厂使用了较多的西非、美国等进口棉,与国产棉相比,进口棉均采用机械采摘,轧花普遍采用多刀片高速高产的工艺,因此,皮棉中短绒高,含杂大,尤其是七种有害疵点等细小杂质普遍偏高,在纺纱过程中不易去除,导致成纱及布面结杂大幅上升。为此,我们围绕棉结问题,主要针对清花、梳棉工序在工艺优化,新型针布及器材的使用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以C19.5tex品种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JC9.7tex是我公司重点品种,为提高该品种成纱质量,我们在该品种进行工艺优选试验。下面就具体情况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CJ14.5tex是我厂开台较多、效益较好的一个重点品种,为了提高CJ14.5tex成纱质量,我们做了大量的工艺研究,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棉结是成纱质量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与先进厂相比我公司J5.8tex成纱千米棉结仍然偏高,无法满足客户要求,为此我们围绕降低J5.8tex成纱千米棉结,在清梳工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公司安装了三台F1603气流纺纱机,主要生产58.3tex高档牛仔布用纱。随着竞争不断加剧,用户对棉纱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此,公司根据用户对成纱的质量要求,合理调整配棉、优选工艺参数,提高设备状态,吸收先进企业的经验,充分利用新技术,很快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围绕条干CV%值和CV。值的提高,从牵伸部件人手,合理配置纺专器材,细纱的半成品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优化工艺的作用。我们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在C14.5tex应厢无隔距块纺纱新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成纱的内在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NO.7-Ⅱ型自动络筒机生产T11.8tex强捻纱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2005年7月份,我公司继生产了JC11.7tex强捻纱、JC12.4tex强捻纱后,又开发生产了T11.8tex强捻纱品种,其织物T11.8/T11.8268/2281/1强捻纱品种布面光洁,手感滑爽,仿麻效果好,深受客户喜爱,是高档的服装及装饰用布。  相似文献   

8.
行业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合办技术交流转杯纺机纺杯负压的稳定措施一般来说,FA1603型转杯纺纱机,一直运行良好,所纺C58tex、C83tex转杯纱成纱质量好,在用户中有较高的信誉。但有时发现个别纺杯成纱重量偏差较大,有的差异竞高达50%以上。如C83tex纱百米重量应为8.33g,实际为3.92g,C58tex纱百米重量应为5.83g,实际为3.78g。经检测,喂人棉条定量均无差异。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对成纱质量异常的纺杯进行了认真观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纺杯座钉窜动;(2)工艺排风口堵塞;(3)排杂口堵塞;(4)密封圈老化、破损脱落;(5)纺杯紧锁装置间隙过大。…  相似文献   

9.
表面不处理胶辊在我厂JC14.5tex以以下精梳品种及C19.5、C14.5等纯棉品种上大面积使用,共计130余台。通过这一年多时间的实践,我们认为,只要工艺、操作及胶辊的保养方法适当,不仅可以改善成纱质量指标,而且可以降低牵伸元件的损耗及节约用电。以下我厂的应用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0.
减少涤棉混纺纱千米细节的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梭织机的增加,我公司生产的产品逐渐向高支、高密方向发展,对纱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细节使纱线强力产生“弱环”,造成织造过程中断经、断纬,从而影响织机效率,因此,减少成纱千米细节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T65/JC35 13tex是我公司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千米细节仅达到USTER2001公报的75%水平。  相似文献   

11.
0前言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生条经并条工序并合后,棉结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且在头道并条工序上升的幅度最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C14.5品种上,对头道并条工艺与成纱棉结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从降低棉结的角度出发,对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了逐个试验,并优选出了最佳头并工艺参数,从而使成纱棉结粒数由原来的每克15粒降到了现在每克11粒,降低了27%。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我厂新装了31台经纬合力公司生产的FA528细纱机,并采用气动加压、V型牵伸。使用一年来工作稳定,先后生产了C19.5tex、JC9.7tex品种,均能满足生产要求。现将工艺、质量、设备维护方面的情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成纱质量,延长皮辊使用周期,降低纺专器材消耗,我们在生产中将前皮辊直径加大至29.5mm,并分别在纯棉普梳、精梳、化纤品种上做不同直径的纺纱对比试验,实践证明,普梳纯棉品种上采用29.5mm皮辊后成纱条干改善明显。现就加大细纱前胶辊直径的试验推广应用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4.
纯棉类转杯纱转杯纺纯棉纱主要有牛仔布用转杯纱,纱支一般都比较粗,常用的有36.4 ̄x、48.6tex、58.3tex、72.9tex、83.3tex、97.2tex、106tex等转杯纱,牛仔布用转杯纱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但在产品质量上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转杯纺纯棉纱的也大量的用做针织用纱,因为转杯纱条干均匀接头少、弹性伸长较大,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已经逐步用于针织品种,而且比例越来越大。随着转杯纺纱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和产品档次的提高,在转杯纺纱机上生产精梳纱品种也越来越多,主要有Ji4.5tex、J18.2tex、J27.8tex、J36.4tex等品种。麻纤维混纺转杯纱转杯纺纱常用…  相似文献   

15.
纯棉精梳特细号纱其截面积中纤维根数少,纺纱难度大,特别是对精梳棉条的条干水平及棉结要求比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精梳条的质量,我们对精梳部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通过改进精梳工艺,提高精梳棉条质量,从而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在C14.5tex条干是CV%16.6%,19标是降低到16.0%以下。  相似文献   

17.
陈忠 《中国纺织》2002,(2):33-34
一、喷气纺纱的特点 喷气纺是利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纱条加捻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纺采用棉条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纱条引出后,通过清纱器卷绕到纱筒上,直接绕成筒子纱。 喷气纺可以纺制30-7.4tex(20-80英支)的纱线,适用于化纤与棉的纯纺及混纺。因喷气纺的特殊成纱机理,喷气纱的结构、性能与环锭纱有明显的差异,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喷气纺纱及其产品的特点: 1、纺纱速度高。喷气纺采用空气加捻,无高速回转机件(如环纺中的钢丝圈),实现了高速纺纱,纺纱速度可达120-300米/分,…  相似文献   

18.
细纱压力棒隔距块在纺纱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可以明显提高成纱质量,使成纱条干CV值、细节、粗节和棉结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一次性投资小、见效快,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纺织企业的重视和应用。我公司从2007年开始试验,并逐渐推广,目前已在JC7.29tex及以上高支纱上全面推广。在推广过程中,通过多次工艺参数调整及作好设备维护,压力棒隔距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精梳9.7tex系列品种一直是我厂的龙头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期该品种布面棉结有所上升,影响了布面质量,针对此现象,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工艺试验,从降低棉结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棉结上升幅度大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逐个试验优选。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我公司曾从1991年开始,在22台1294B型细纱机上使用气动加压V型牵伸装置。但因受机型和改造厂家制造精度等因素影响,暴露出一些问题,效果也不十分理想。但它却以先进的牵伸形式,优良的成纱质量(如:当年陕西省纺织公司随机抽样,T/C65/35 13.1tex条干CV值达14.6%),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我们也从中积累了大量的安装及实践经验,这也更坚定了我们继续探索V型牵伸装置的信心。2002年,我们公司购进了26台马佐里(东台)公司的DTM129型细纱机。配置了气动加压V型牵伸装置。通过近一年的使用,它以稳定的纺纱性能,优良的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