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698家上市公司2000~2019年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A股市场换手率效应的存在性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低换手率溢价现象,换手率与次月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平均而言,换手率最低组每月比换手率最高组的收益高出2.29%,并且该结论在控制了规模、流动性、特质波动率等8种定价因子之后依然稳健。此外,换手率效应无法用传统的FAMA因子定价模型解释,而从流动性溢价角度解释的比例也很低,平均仅为8.2%。进一步继承并拓展Twobeta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低换手率股票对应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现金流风险和较低的折现率风险,并且现金流风险拥有更高的风险价格,这造成了低换手率高收益现象,从而为换手率效应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曾幸幸 《企业导报》2012,(20):39-40
本文选用2001年至200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211支股票的月度数据,对个股的非系统风险和股票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于非系统风险的估计,本文采用了直接法,即对个股按照Fama的三因素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中的残差即为个股所面临的非系统波动率也即非系统风险。在得到个股的非系统波动率之后,本文将个股的公司规模因素、换手率因素、账面市值比因素以及滞后一期的非系统波动率作为自变量,个股的超额收益率作为因变量来研究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和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个股的非系统风险与预期收益之间是显著为负的关系,即若个股的非系统风险越大,则其预期收益越低。  相似文献   

3.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及投资者认知上的不足,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总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收益的预期偏误往往会影响其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决策,并最终影响到投资者实际的投资组合收益。那么,投资者的预期偏误会对投资者实际的投资组合收益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以风险中性投资者为例,给出投资者预期偏误大小的度量方法,建立出投资者预期偏误与投资收益的回归模型,用模拟论证的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资产流动性的高低是否影响资产的价格一直是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原理,选取换手率与Amivest流动比率作为股票流动性的衡量指标,采用LR两阶段截面回归方法与似无关回归(SUR)估计法,对上海股票市场的股票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换手率低或Amivest流动比率低,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研究同时发现,上海股票市场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票市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以2000年1月4日至2001年1月2日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交易的股票为样本,借鉴Debondt和Thaler(1985)的研究方法,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反转趋势”,同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反转趋势的主要因素,发现影响我国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CAR反转的主要因素有形成期的CAR、换手率和公司资产规模。最后,作者从心理学和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背景探讨这种反转趋势的心理成因和制度成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股票收益率与预期和非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长期来看,预期通货膨胀率与股票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小;非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股票收益率负相关。在短期内,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变动对股票收益变化无显著影响,只有非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才会显著降低股票收益。  相似文献   

7.
邹舟  楼百均 《企业经济》2013,(1):173-175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从上海A股市场随机抽取100支股票,计算它们的收益率,选择上证综合指数为市场组合的市场指数,并利用双层回归分析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的100支股票进行实证检验。虽然很多国外研究表明,CAPM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市场收益,并在资产估价、资本预算、投资风险分析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构建最优的证券投资组合,但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发现,CAPM模型并不适合中国的股票市场,股票预期收益率和系统风险之间不仅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且也不存在线性关系,除了系统风险外,非系统风险在解释股票收益上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量现象是目前证券投资领域中最为经典的异常现象之一,文章利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投资者季度持股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对股票收益动量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一个季度内,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与股票超额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第二,如果股票收益在前两个季度存在明显的动量现象,那么下一季度的股票收益率仍然取决于机构投资者的建仓行为,而与投资者的动量策略无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正动量组而言,如果下一季度机构投资者大幅度买入投资组合,则股票动量现象持续;反之,发生股票反转现象.负动量组和正动量组存在类似结论.此外,研究还发现动量现象在统计学上有意义,但由于股票收益无法提前预测,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没有意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该结论支持并补充完善了有效市场假说.  相似文献   

9.
财务界关于一般性企业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和测度研究,大多分别就市场的预期收益与市场风险的关系、企业预期收益与企业风险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以资本资产模型、杠杆理论、MM理论为代表的理论成果。尽管可以把贝塔值(β)理解为企业特定风险与市场组合风险之比,但这些研究都是依据资本市场理论进行的,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把企业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抽象掉,缺少企业收益、企业风险与企业销售量、市场占有率、资本  相似文献   

10.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单个股票的Beta和其收益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否认传统CAPM模型所揭示的风险-收益关系.但在所用模型中的预期收益和实证检验中运用的已实现收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运用Pettengill et al提出的条件CAPM模型对上海股市重新作检验,研究发现在牛市中Beta和收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熊市中Beta和收益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两者显示出一定的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海股市中条件CAPM模型具有相当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长期收益的角度研究现金认购类定向增发中大股东参与是发挥了支持效应还是侵占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认购比例与长期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大股东认购比例与折扣率之间在10%的水平下正相关;折扣率与长期收益率在10%的水平下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收益角度看,大股东没有发挥支持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侵占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构造赢家(输家)组合,并根据信息公告方式定义信息类型属于私人信息还是公开信息,然后考察股价波动与信息发布方式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股价波动和信息的公布方式存在紧密的联系,其中赢家组合整体表现出明显的收益反转现象,对私人信息存在过度反应;输家组合虽整体上未表现出明显的惯性现象或者反转现象,但其对私人信息表现出明显的过度反应。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预期收益贴现的收益法的理论体系的矛盾,分析两个逻辑悖论的解决。资本化率在收益法中的定义、求取、使用,性质和判断标准;分析收益法的价值函数;给出了两方面的重要结论:预期收益进行贴现的体系矛盾无法在内部得到解决,收益理论的价值函数应当重新给出解释;资本化率的定义不应当包括时间变量,收益可以与预期脱钩。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异质性企业出口选择理论,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能跨过出口门槛开展出口;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价格最低,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正相关。本文研究中国制造业出口价格和出口门槛的关系,发现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并且结合质量调整价格(quality-adjusted price)模型,对结果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门类中多数是出口价格与出口门槛负相关,二者之间的正负关系取决于企业能力指数。大多数行业处在以低价竞争为主的阶段。同时,本文还对中国出口门槛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15.
钟爱军 《财会通讯》2007,(10):69-71
一、证券最佳组合投资分析的Excel应用证券投资最佳组合的决策就是要寻求在给定期望收益目标下使风险水平最低的投资组合,或者在限定风险水平下使期望收益最高的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杠杆效应”及风险溢价假设认为资本市场收益与波动是负相关的。文章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层面的股价收益与波动是正相关的,并从实物期权对企业价值影响的角度解释该正向关系;按企业管理弹性及其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对企业进行分组,得出包含实物期权较多的hh组企业的正相关系数明显高于ll组,从而得出实物期权是决定这一正向关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财务界关于一般性企业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和测度研究,大多分别就市场的预期收益与市场风险的关系、企业预期收益与企业风险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以资本资产模型、杠杆理论、MM理论为代表的理论成果。尽管可以把贝塔值(β)理解为企业特定风险与市场组合风险之比,但这些研究都是依据资本市场理论进行的,往过去的研究中,往往把企业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抽象掉,缺少企业收益、企业风险与企业销售量、市场占有率、资本结构等会计变量指标之间以及与市场风险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很难反映企业特定风险在整个风险中的位置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用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管理层权力、非货币性私有收益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管理层权力在非货币性私有收益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货币性私有收益和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和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会显著增强非货币性私有收益和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契约组合 企业理论将企业解释为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契约组合,利益相关者是指向企业贡献了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和社会公共资本的组织和个人。这些组织和个人之所以将各自的生产要素通过企业生产的方式进行组合,是因为他们相信,合作生产的收益会多于他们各自独立生产的收益,或者是由于他们各自的生产要素若不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就无法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结合未预期盈余、投资者情绪、盈余公告后的收益变动等因素,设计了盈余公告后收益模型。对收益模型及基于盈余反应系数定义式模型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反应系数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